所有的在位者都是從顛覆者過來的,所以所有的在位者對顛覆者都很警惕。競爭不可避免,但在硅谷 “創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過勢力如日中天的Facebook似乎正在扼殺所有下一個Facebook的生存空間,難道擺在它們面前的就只有要么被買下來要么被埋葬掉兩條路了嗎?《連線》的這篇文章再次提出了這個反壟斷的話題。
2010年,Foursquare聯合創始人Naveen Selvadurai相信他的公司,以及其他幾家社交媒體的新貴——Twitter、Tymblr和Path——可以在Facebook的夾縫中開辟出一片小天地。
但是Facebook有其他打算。那年,社交巨頭引入了一項允許用戶在任何地方“簽到”的功能,這算是對Foursquare應用主要功能的一種抄襲。作為回應,Selvadurai構思了一個社交媒體新貴的“反Facebook聯盟”,準備要像Davids(大衛)一樣干掉這個行業的巨人Goliath。最起碼,他們可以共享生存策略。Selvadurai跟Path、Twitter以及Instagram的朋友會有非正式的討論,他們都共同面臨著關鍵功能被Facebook抄襲的威脅。他說:“這是常識,即便在當時,Facebook也會對著一家公司說類似‘加入我們,否則我們就抄你們’的話。”看得再遠一點,他們認為Facebook封閉的“圍墻花園”正在傷害他們最鐘愛的開放互聯網的特質——任何人都可以開發出可以為數百萬人所用的東西來。
這聯盟沒能走多遠。2012年,Facebook以10億美元收購了Instagram。次年,Yahoo以11億美元收購了Tumblr。Path慢慢江河日下,最終被出售。Foursquare仍然保持獨立,但已經把app拆分成兩個產品并且采取了新的策略。
Selvadurai 2012年離開了Foursquare,從產品的推出時機過早用戶還不習慣在網上共享自己的位置,到Facebook的抄襲,對于公司的苦苦掙扎他提到了很多原因。他說做互聯網消費者產品“真的很有趣。但為什么這些年來卻越做越艱難了呢?因為那些大玩家正在變得越來越大。”
現在,Facebook正面臨著各條戰線上的挑戰。美國國會正在調查俄羅斯如何利用Facebook影響去年美國大選的事情。隱私活動人士指責Facebook跟政府的合作。一些監管者認為該公司已經變得太大太強大了。媒體業對其通過內容分發進行控制產生了警覺。而在它的后院,硅谷的很多人認為Facebook咄咄逼人的競爭戰略正在令創新窒息。
自從2012年以來,Facebook就在不斷地抄襲或者收購其他發展勢頭良好的社交媒體app。其中包括了對Instagram的收購,以及更令人震驚的,220億美元對Whatsapp的收購。Facebook還曾試圖以33億美元收購Snap,被拒絕后至少對后者最獨特的功能進行了10次的抄襲嘗試。上周,該公司又收購了tbh,一家最近幾個月火起來的面向青少年的匿名app。
Facebook有可能是通過它的另一項收購發現tbh的。2013年,Facebook收購了Onavo,這家以色列初創企業做了一款app,這款app可以讓用戶監控自己使用了多少的移動數據流量。據《華爾街日報》今年8月報道,Facebook收購了Onavo之后,就開始利用從Onavo的數百萬用戶那里收集到的數據跟蹤哪一款app流行度正在上升。據稱Onavo的數據說服了Facebook應該收購Whatsapp并且抄襲Periscope和Meerkat流媒體直播服務。
Facebook不是唯一對網絡新貴發動圍追堵截的硅谷公司。Amazon對Diapers.com發動了價格戰,然后再把被斗得身體削弱的競爭對手收歸囊下。當Google Maps的競爭對手Waze變得流行時,該公司就把它給買下來了。但Facebook識別目標的速度,砸錢的大方程度,以及抄襲產品的無恥都超過了同行。
很多觀察家認為Facebook正在沖擊硅谷的傳統觀念,也就是競爭是意料之中的,但“創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對于自己可能被崛起的顛覆者取代,技術公司一直都很理解。因為這些公司就曾經是顛覆者,而且每個人都讀過《唯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和《創新者的窘境》。初創企業是硅谷的命根子,這是一個封閉的產業,往往像個小鎮一樣在運作。沒人想被看成是惡霸,總想扼殺年輕初創企業的成功機會。
投資者私下抱怨說自己再也不投社交媒體公司了。他們提出,再也不會有第二個Whatsapp,因為Facebook會在它達到那種規模之前就把它買下來或者埋起來。的確,按照數據提供商CB Insights的數據,自2014年以來,對互聯網和移動社交媒體公司的投資數量就在穩步下降。該機構預測,今年該類別的全球投資總額將只有6.93億美元,還不到2014年14億美元的一半。與此同時,一些創始人把公司早晚要賣身給Facebook視為不可避免。Facebook前員工Josh Lee最近在Twiiter上面開玩笑說應該有人設立一支慈善基金給那些拒絕Facebook收購要約的創始人行行好。
現為自由職業設計師的Lee擔心Facebook得到鞏固的權力會制造創造力的真空,因為它對收購的每一家公司都灌輸了Facebook之道。如果越來越多有著不同理念的創業者出來爭奪大家的時間和注意力的話,他說:“我們最終就能得到更多多元化的產品,在更多關于事情應該怎么做的反面例子的支持下,更加充分地對我們的技術公司進行分析和提出質疑。”
比方說,Snap很大程度上已經避免了假新聞的問題,因為它的內容是由人策劃而不是按“喜歡”數排名的。這表明了新鮮思維的價值,Lee說:“我想這其實也許是Snap給世界最好的禮物:表明扎克之道并不是唯一的辦法。”Facebook仍然對Snap構成威脅。去年在Instagram抄了它的“stories”功能之后,Snap的用戶增長就出現了明顯放緩。
隨著Facebook的野心不斷膨脹,此類多樣性尤其關鍵。Facebook的同名app月活用戶數已經達到了20億;其子產品Whatsapp、Instagram以及Facebook Messenger分別也達到了13億、8億和13億。除了社交網絡以外,該公司的產品現在還在進一步向新聞、視頻、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支付、客戶服務、電子商務以及無人機互聯網接入服務等發動攻勢。幾乎沒有什么能夠阻止Facebook在這些新進入的領域采用類似的策略。初創企業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