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6年,互聯網下半場的概念被愈來愈多的公司提及,這些公司大多為從戰場中廝殺出來的O2O企業,經歷了瘋狂補貼與競爭之后,他們開始回歸“互聯網+”中的行業本身,開始考慮如何將商業引到良性發展的軌道上,尋找可行的商業模式與盈利空間。貓眼電影就是其中之一。
在12月8日舉辦的 “2016第一財經數據盛典”上,貓眼電影CEO鄭志昊發表了主題演講并接受了新浪科技專訪。
互聯網+電影下半場:回歸行業本身
鄭志昊首先表明,貓眼不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而是一家從O2O和互聯網戰場里走出來的公司,是電影文化產業的一員,是互聯網+電影綜合娛樂平臺。
他提到,當貓眼從“互聯網+”進入傳統的、擁有百年歷史的傳統電影行業,需要一個融合、重構、優化和升維的過程。“好聽點叫融合,說白點就是搬小板凳回小學直接聽課,踏踏實實向行業老司機們學行業的規律,沒有什么捷徑可談。”
鄭志昊介紹說,自貓眼從美團分拆出來便制定了一縱一橫的戰略, 縱向深入產業鏈多個環節,拓展IP孵化、投資、制作、宣發等業務;橫向加強四大平臺建設,包括交易平臺、大數據平臺、媒體信息平臺和營銷平臺。“貓眼要做的是電影行業每個產業鏈環節的水、電、煤。僅做票務不足以代表企業真正的能力,具備服務全產業鏈的綜合能力,才能夠給電影行業帶來長久價值。”
電影行業進入大數據時代
而貓眼進行產業升級的過程也反映了整個互聯網+電影行業從線上線下的簡單對接轉為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元素挖掘用戶信息背后的價值。
據鄭志昊介紹,在O2O大戰中廝殺出來的公司擁有多年積累的互聯網大數據基因,積累了用戶在交易行為、購票信息、用戶喜好等方面行業數據,能更清晰地厘清用戶理解和靶向,做精準營銷。
今年,貓眼在多部電影的宣發上都較為成功,《你的名字。》和《驢得水》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通過前期分析,判斷《你的名字。》的目標受眾是年輕人,從而采用了相冊濾鏡的場景預熱,引爆目標人群關注;《驢得水》也是如此,從早期的數據挖掘中,貓眼看到電影受眾人群會有文青、話劇愛好者,從而基于人群做相應的營銷。
“在成長過程中,不要貪量,而要求質,只有說服電影的精準目標觀眾,才能說服口碑,只有當你說服口碑,才能說服票房。”鄭志昊說。
戰略重組后續:獨立運作與上市計劃,考慮行業并購機會
今年6月,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宣布控股貓眼,成為其第一大股東。當提及貓眼戰略重組為何選擇光線,鄭志昊表示,當時是有很多種選擇,而首先要考慮的是互聯網進入下半場需要擁抱行業,潛心學習這個行業。
經過半年時間,鄭志昊也表示雙方磨合得非常好,第一,從光線獲得了電影行業的新認知,宣發團隊有了實戰經驗的持續提升,將互聯網+效應釋放,產生了乘法效應;第二,貓眼仍獨立發展。
同時,他也提到,目前貓眼對資本的需求不是特別高。在戰略重組完成后,貓眼去年的盈利水平也被公開出來,2015凈利潤為2.38萬元,雖然數字并不很樂觀,但相對于行業其它玩家而言,至少已達到盈利線。在今年6月,貓眼對外公布,已經實現盈利。
另外,鄭志昊也透露說,貓眼目前也正在看行業內的并購重組機會,會考慮并購一些優質項目標的。他認為,這是產業發展的一個趨勢,未來電影行業的并購重組會越來越多地發生。但對貓眼而言,目前更重要還是做好基礎的產品與服務,為用戶和合作伙伴持續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