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消息,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香港參加一個國際慈善論壇時透露,騰訊希望每年拿出1-2%的利潤投入公益,同時通過互聯網平臺的影響力和各種技術手段,騰訊正促成更多公益活動,并使之更為透明,更加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馬化騰:騰訊希望每年把1-2%利潤投入公益
馬化騰是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主辦的“慈善共創 都市聚焦” 國際慈善論壇上提到上述信息的。該論壇是香港特區首個聚焦城市社會議題的國際慈善論壇,吸引了逾千名來自全球各地、特別是亞太區和大中華區內慈善事業機構及業內權威人士。
馬化騰在回答主持人提問時談到,騰訊1998年成立后經歷六七年的發展,到了從生存進入發展階段的時候,我們五位創始人就開始思考怎么利用我們平臺這么多用戶的影響力以及我們的企業創造的財富能夠為社會做更多的事情,我們在2006到2007年期間開始去思考和籌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益基金會,同時我們內部定了一個規則,每年要拿出差不多至少1%的利潤投入公益,我們歷年捐獻比例大概在1%至2%,未來會保持差不多的百分比。
據公開數據顯示,騰訊2015年的凈利潤高達324.1億元,同比漲逾30%。這意味著,按照這一比例,騰訊每年投入公益的資金會隨利潤水漲船高。
馬化騰稱,我們希望不僅僅能夠出錢,更關鍵是發揮我們在平臺上的影響力。騰訊基金會搭建了一個目前看來非常活躍的公益平臺,它的目的就是把數千家公益組織、NGO、很多公益項目與我們數億用戶連接在一起。
“我們這個平臺能夠解決透明度的問題以及實現了‘千人千面’,也就是每個人選擇他最感興趣的項目,可能就是在他身邊或者最熟悉的公益項目進行捐助,而且還可以不用一次性捐款,可以設定每個月的月捐計劃。” 馬化騰認為,這是將騰訊做互聯網產品的經驗用到了公益領域,效果非常好。
在談到新技術運用于公益時,他指出,因為中國人用手機特別多,近年互聯網技術連接公益方面中國也走得比較前。以騰訊公益平臺的為例,現在百分之九十的捐助是通過手機完成的,其中百分之八十來自社交化捐助,比如有個災難,我認領一個捐助,我發給我朋友,讓我朋友一起捐。
馬化騰還提到,騰訊關注很多技術上的小創新如何融入公益。例如微信運動,每天走的步數超過1萬步后就可以捐出去,有贊助商配捐一定金額到你想要支持的公益項目,再比如捐聲音,通過微信錄音,愛心網友們可以為盲人錄制一本有聲讀物,還有通過QQ全城助力發布信息尋找丟失兒童等。
值得注意的是,馬化騰提到微信正在探索一種急救功能。“比如說突然間有人心臟病發,我怎么能夠找到最近的心臟的AED這個設備,或者有急救功能這樣的人、志愿者在哪里,用新技術一按,他就可以收到call,他知道你在哪里,就可以過來幫助。”
中國公益事業規模正在快速成長,從2006年的100億元,在近十年的時間里,增長至1000億元。但馬化騰認為,中國公益事業發展才剛開始,長遠要向西方學習,目前有個核心問題是人才,“中國慈善公益人才實在太缺了,特別懂得這些過程來龍去脈的這些人才特別難找,也非常稀缺”。
他在論壇上表示,公益慈善是非常綜合的問題,其實是一個社會財富和資源再分配的過程,這個過程牽扯到社會、政府、企業、個人多方面,也涉及到理念、人才以及政策等等方面,需要我們全社會各個方面一起共同努力。
在多年技術公益的經驗基礎上,騰訊從2015年開始發起“99公益日”活動,連續兩年刷新了互聯網的公益募捐紀錄。騰訊公益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9月7日至9月9日,通過騰訊公益平臺,99公益日愛心網友捐款3.05億元,共有677萬人次參與捐款。通過在朋友圈發起的“一起捐”,不少用戶紛紛變身社交網絡里的平民英雄。加上騰訊基金會及愛心企業的配捐,此次善款總額超過6億,將支持逾3600個公益項目。
馬化騰與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在一封發給員工的內部郵件中表示,“99公益日真正的價值,不在于短短幾天的捐款數額”,讓“指尖公益”融入到每個人、每一天的生活中去,這才是99公益日的真正意義和初心所在。
除了參與騰訊在公益領域的探索,馬化騰個人還參與了不同領域的項目,包括兒童醫療,抗災搶險和環境保護等。今年4月馬化騰宣布,個人將捐出一億股騰訊股票注入正在籌建中的公益慈善基金,透過各家公益慈善組織和項目,支持在中國內地為主的醫療、教育、環保等公益慈善項目以及全球前沿科技和基礎學科的探索。
他在宣布捐贈時表示:“通過十年的公益實踐和探索,日益感到需要一個更長遠、更高效的系統規劃和架構,以善用財富回饋社會。同時通過專業團隊提升公益活動的管理效率, 我本人也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到騰訊的戰略、產品體驗,以及更長遠的公益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