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錘子連續三天占據了熱點,1是巨虧,2是贏了官司,3是傳出被小米收購。
錘子就是以這樣一種矛盾的方式存在:一方面在社交媒體烈火烹油,一點小事件甚至謠言就能上頭條。另一方面連連虧損,人員流失,產品嚴重斷檔。這樣的矛盾其實是一類公司的典型特征,這類公司特點是創始人或者CEO本身就是一個社會關注度高的人,用現在通俗的說法就是網紅,跨界創業。
老羅在創立錘子科技以前就是個貨真價實的網紅,那些彪悍的事跡自行搜索。
人類思維的一個巨大的坑是喜歡簡單因果關系。比如說大部分都相信這樣的因果關系:一個網紅有大量關注度,有大量的粉絲,因此這個人做什么賣什么都會成功,經濟學還生生造了個詞叫粉絲經濟。 這個邏輯的坑是:“網紅”的本身是一個“果”,而不是“因”。一個人因為在某個領域干出了牛逼的事情所以這個人紅了,而不是因為他/她/它是網紅所以干成了牛逼的事。在同一領域里,網紅的效應和其本身的特長繼續相得益彰,這個人就有機會成為一個偉大的傳奇,比如喬布斯。
但是,如果網紅跨界的話,會怎么樣?
網紅確實有很高的人氣,但粉絲并不是宗教信徒那般供奉你。喜歡看你的語錄,聽你相聲吹牛逼并且頻頻給你點贊的人并不見得是你的用戶,大量的人只是廉價的消遣或者獵奇而已。另一個老羅,羅振宇在最新的一期羅輯思維里面提到網紅的兩個特點一是和周圍人零和效應。網紅需要絕對的聚焦,周圍不能有任何人分走這樣光芒。二是容易產生錯覺,看不清真相,誤以為掌聲和點贊就意味著繁花似錦。第二條對于跨界的網紅來說尤為明顯。不單是老羅,雕爺牛腩,汪峰耳機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當然跨界也有其自身的優勢,比如老羅就能提出“情懷”二字,并且在很多產品細節處體現了出來,科技界這幫黑粗硬漢是不可能做到的,就算偶爾凌晨憋尿突發靈感,一到公司內部討論也是基本被一群黑粗硬漢給噴沒了。所以,情懷本身并不是一種發明,而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堅持,每個人身上都有,只是人一旦簡單粗暴地活的太久就忘記了。
所以到了購物這樣無比現實的行為,情懷能主導多少?消費者的決策往往還是被電視的廣告,被各種軟文,被排名,被各種KOL收費的瞎話所引導,還自以為自己根據事實在做著獨立自主的自我選擇。
老羅也曾有過很多豪言壯語,最后老羅選擇的還是坦誠的接受打臉。沒有繼續用謊言掩蓋真相。然而不是有那個故事嗎?謊言和真相一起去河里洗澡,謊言穿走了真相的衣服,而真相又不愿意穿謊言的衣服,所以只好赤裸裸的丑陋。丘吉爾那句名言:"真相還沒有穿好鞋,謊言已經走遍全城”。這些都是老羅不幸。那些偉大而正確的公司依靠公關公司編織無數的謊言穿著真相的外衣早已跑遍全球,老羅鞋還沒穿好。
情懷沒有死也不會死,只是在這樣操蛋的世界里逐漸凋零而已
BTW,我個人是不太相信小米收購錘子,因為同是網紅的老雷沒有理由收購另一個做著同樣事情,還是跨界過來的網紅,一山不容二紅。京城四老(老雷老周老賈老羅)里面最著迷在硬件產品的人就是老雷,當年風流倜儻的投資人如今卻俯首甘為孺子牛,親手定義產品/親身朝拜供應鏈/親口營銷忽悠/親切結交各路KOL。這位親已經迷的無藥可救,就像孩子遇到心愛的玩具,又怎么會相信其他人說的:老羅能把小米拉出低端的泥潭。要出來也只能是老雷自己爬出來。
阿里投資手機就像是土財主給自己的傻兒子云OS討媳婦;樂視投資手機的規模已經夠大,現有兩大團隊如何擺放都是問題;倒是老周這幾年在手機領域折戟沉沙,連他自己也快從一個昔日網紅混成了網黑了,若是能夠有個正確的自我認知,把錘子收了真是一樁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