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互聯網經濟已經在很多行業釋放出了超過美國的能量。如果漫步在美國街頭,你會被無處不在的ATM取款機所吸引,哪怕再小的熱狗店,也可能有一臺正襟危坐的ATM就在顯眼的位置,在美國線下交易,你要么刷信用卡,要么用現金,面值1美元是美國流動最廣的貨幣,如果需要找零,收銀員會很認真的給你一把硬幣,從四分之一美金,到一美分的銅幣,毫厘不差。
中國經濟恰好跳過了這個階段:在美國快速建立信用體系的時候,國內銀行的信用卡并未像美國一樣普及,甚至到現在,各大銀行的支行也未在中國的土地上完全滲透到末端城市,所以中國完美的錯過了通過信用卡完善的支付體系,反而是由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的網絡支付成功的把中國商業的支付體系連接起來,形成不可忽視的金融力量,跳過了信用卡時代的中國,極有可能率先進入無現金社會。
不管是信用卡社會還是無現金社會,其實令人艷羨的不是支付方式的轉移,而是依托相關支付方式的商業的蓬勃發展,正如現在國內互聯網公司所爭取的商業模式一樣,涉及到收費,也繞不過支付方式這個門檻,更有甚者,花重金去購買一張網絡支付牌照,完善其商業閉環,看似是必然之路,但也是無奈之舉。
互聯網經濟不能割裂來看 網絡支付必然金融與場景連接
以專車開啟的補貼大戰的背后,分析人士認為是基于用戶網絡支付習慣的的爭奪,但在筆者眼中,你不能用孤立的某種商業模式,或是基于支付平臺的忠誠度,去判斷網絡支付的未來,與其背后所蘊藏的商業領域市場割裂開來,是不夠全面的。
從垂直行業來看,越來越多的公司看中基于場景的連接,比如新美大和餓了么這樣的O2O公司,試圖連接所有的商家,接入自己的生態,類似的效仿者都很多,但是這種基于長尾效應的模式不斷也有挑戰者,高額的補貼大戰之下,并未明顯分出勝負,長尾效應之下的互聯網經濟的演化更加復雜:互聯網經濟更需要的是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或結構,一般的平臺很難形成這樣的去中心化方式。
割裂的行業試圖通過自己的平臺,實現長尾效應去壟斷更多的行業目前來看,并未成功,想要實現這樣扁平化的方式,平臺的通用性會起到決定作用,從商業社會的構成來看,支付無疑是最佳方式,所以也就成為了在中國互聯網兵家必爭之地,正是這種相互依存和無法割裂的關系,對于支付市場的爭奪,也是對于商業社會的場景連接。
延展來看,支付的背后,是金融服務的支持:傳統金融業的代表是銀行,正是銀行的金融服務沒有到位,所以中國的信用卡和征信體系沒有建立完成,即使現在,很多人也沒有銀行頒發的信用卡,中小企業也很難拿到銀行的低息貸款。傳統的金融業與網絡支付平臺,又無法與互聯網以及支付平臺完全打通,網絡支付平臺的出現,其實僅僅是完善了國內傳統銀行所沒有完成的基本服務,才得以發展。
由此來看,網絡支付平臺,或者說中國互聯網經濟未來的發展,還是要建立基于金融服務和商業體系的場景連接,最終形成生態。
以支付連接場景 螞蟻金服和微信支付必有一戰
在扁平化的結構當中,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絡而形成非線性因果關系。也就是節點之間可以相互連接,發生新的關系,比如說:快餐店選擇了外賣平臺,其實就已經接入了線上和線下,快餐店也可以選擇自己與其他商家合作,發生關系,但是正是因為互聯網的介入,提升了這個店的效率,所以外賣平臺才能形成自己的閉環。
但是回歸到商業本體來看,不管是電商模式、團購模式,其實都是商業社會本身的構成或者僅僅是單一的商業模式,并不足以完成線上或者線下基于全行業的貫通以及形成全面的生態,所以目前主流的網絡支付平臺最終選擇的都是開放模式。
對于螞蟻金服在中國目前支付的市場地位,后面的追趕者也不少,在今年的螞蟻金服開放日上,螞蟻金服提出了“要做最懂金融和商業的開放平臺”的口號,實現“共享無現金紅利”。
如果單純的看螞蟻金服,目前是一個基于支付寶的支付生態形成的中國最大的網絡支付平臺,但無論如何,改變不了阿里巴巴最初的電商基因對其的協同效應:天貓和淘寶的數據,支付寶是完全可以打通使用的,這與其他支付平臺不同:與其苦逼的發展商家,而支付寶早已完成了線上商家的接入,而線下場景的使用則因為支付二維碼的普及,而逐步形成連接。
與其対飚的微信支付,在通過微信紅包、打車軟件后獲得了一定的用戶留存,并且也在進行商業的生態布局,目前能看到的,微信正在大力推廣小程序產品,這個圍繞微信生態而產生的產品邏輯是:通過簡易的開發流程,在微信的技術架構內,實現類似“輕APP”方式,幫助所有行業的商家建立自己用完即走的小程序,解決商業場景的一些問題。
這個邏輯也是在打通線下和線上的連接,但騰訊要面對的困難會更多:相比螞蟻金服的金融級的網絡支付方案,微信從社交屬性快速轉成網絡支付屬性,再試圖通過社交方式建立商業生態,這個圈繞的有點大,但螞蟻金服依然不能掉以輕心,微信的用戶基數和成熟的使用習慣是優勢,在移動支付領域,可能兩家終有一戰。
螞蟻金服的獨特價值,體現在商業領域:支付寶有著十幾年的經驗和積累,圍繞整個商業經營流程,沉淀出包括支付、營銷、安全、數據、信用、理財融資等多項能力,能夠幫助商家更好地做生意,目前國內的平臺大多側重于客戶管理系統(CRM)的打通,而并未類似螞蟻金服打通全鏈條,這也就意味著,商家無需轉換平臺,可以完整的完成所有的營銷計劃和落實:從客戶分析管理、計劃制定、會員管理、促銷計劃乃至于貸款、客戶信用認證、網絡營銷安全等,一站式解決。
歸根結底來看互聯網經濟生態的構建:不管是微信,還是螞蟻金服,場景的線上線下的貫通是第一步,在金融級服務上,螞蟻金服具有先發優勢,微信則在用戶粘性上有優勢,長久來看,微信需要完善的是其交易屬性,小程序是在給微信“補課”填補原有場景連接不足的問題,試圖縮小在“交易”和“金融”基因上的不足。
如果從互聯網經濟未來商業社會的構成,這將是一個綜合性的生態平臺,并不具有強大約束力的控制屬性,關鍵的是提供服務,也不是通過傳統的商業模式去變現,淡化了交易屬性而更加強調服務,本質是通過基礎設施的方式,構建全行業的,基于線上線下的以支付為基礎的商業社會雛形,這也才是互聯網經濟基礎之下的商業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