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們經常會收到購物優惠、外賣紅包等服務短信,除了正規電商平臺推送外,此類短信還可能來自一些專門為商家做推廣的技術服務商。在去年8月北京警方破獲的假借出售全國性資格考試答案收取費用的詐騙案的基礎上,三家技術服務公司因涉嫌通過短信平臺群發詐騙短信而成為“電信詐騙幫兇”,其12名嫌疑人也于近日被警方控制。
(圖:涉嫌發送詐騙短信的12名嫌疑人被警方押解回京,圖片由警方提供,來源新京報)
事件追溯到去年5月,北京警方接到多人舉報,稱在報考一全國性資格類考試后收到“出售答案”詐騙短信,先后因“繳納資料費、保證金”被騙,涉案金額200萬。在逮捕相關嫌犯后,警方進而查獲三家“幫兇”公司。“‘出售答案’短信看似平常,卻涉及到個人信息泄露。”騰訊手機管家安全專家楊啟波分析,“不法分子先通過某些渠道獲取用戶信息后,通過技術服務商,向參加考試的特定考生群發短信。等考生主動聯系后,再按照既定的話術實施詐騙。”
事實上,詐騙短信只是手機端風險之一,騙子通過電話實施的詐騙話術,充分運用社會工程學,以真實的個人信息騙取信任,更能蠱惑人心。近日,廣東警方開展“颶風3號”專案統一收網行動,查處冒充政府、政府工作人員等類型的電信網絡詐騙團伙89個,抓獲450余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額1000余萬元。在“假冒公檢法”套路中,騙子主要通過購買受害人的個人信息資料,冒充公檢法、中紀委等單位工作人員,以涉嫌刑事犯罪進行詐騙。
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幾乎每天都會接到騷擾詐騙短信和電話。如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規避財產損失風險?安全專家楊啟波提醒,首先,用戶收到的短信包含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時,一定要格外警惕,做到不泄露、不點擊、不轉賬;其次,不要隨便點擊短信中的鏈接,當收到“積分兌換”、“信用卡提額”、“航班延誤”等短信,可以撥打官方客服電話進行信息核實;最后,借助騰訊手機管家安全軟件,自動攔截騷擾詐騙電話,識別包含風險鏈接的短信。如果用戶不小心點擊鏈接時,騰訊手機管家會掃描識別風險網址并進行風險項提醒,阻止繼續訪問,在用戶與電信網絡詐騙建立一道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