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6年概念被提出到現在,人工智能已經走過“一甲子”的時間。展望其未來,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譚鐵牛26日在北京表示,未來社會一定是人機共存、人機協作、人機協同的社會。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要多一些戰略思維和冒險精神。
2016年中國人工智能大會當日在北京開幕,在會議間隙接受采訪時,譚鐵牛就人工智能在中國的發展現狀、未來前景和面臨的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人工智能備受關注方興未艾”,譚鐵牛說,今年的“人機對弈”更加劇了人們對于人工智能的關注,“暢想和擔憂并存”。
暢想在于,人工智能將會多大程度上方便人類生活。譚鐵牛描繪了這樣一個場景:未來在工作中,你可能不必糾結太多重復性的事務,因為你的同事可能就是一個機器人,幫助你處理一些瑣事,是你的“好助手、好伙伴”。
擔憂更為明顯。像很多科幻電影所展現的那樣,人類會不會反被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所奴役?譚鐵牛認為不會。“人工智能不可能取代人的智能,它只會輔助人類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他說,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的一種載體,只會成為人的好幫手。不過他指出,高科技也往往是雙刃劍,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必須得到高度關注。
“但在看得見的未來,人機共存、人機協作、人機協同,這一定是常態。”
他介紹稱,許多國家都在為走向這樣的“常態”鋪路,從國家戰略的角度出發去規劃,將人工智能作為核心研究點。人工智能也因此成為全球持續的熱潮。“因為這與整個社會形態發展的大趨勢是吻合的”,譚鐵牛說。
中國也緊跟這樣的趨勢。從“中國制造2025”到“互聯網+”行動計劃,以及《“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都把人工智能作為核心內容。“正在謀劃的面向2030年的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也考慮到人工智能的研究發展”,譚鐵牛說。
他認為,中國人工智能發展成果“可圈可點”。一方面,中國已形成了規模相當可觀的研發隊伍。另一方面,一些技術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如在語音技術、生物特征識別方面,“至少是與發達國家并跑的”。但在大型人工智能應用系統、大型人工智能平臺,以及數據支撐等方面,中國還與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需要加大研發投入。
“也因此,人工智能在中國還有很大前景。”譚鐵牛說,未來還需要“全國一盤棋”的政策協同規劃,以及一些冒險精神。“人工智能發展60年,但從產業化的角度看,其在中國還是一個新興產業”,需要更多政策支持,也需要容忍失敗。他認為,科學研究是不斷探索的過程,不保證一定能成功,也不保證今天投入明天就有回報,有曲折有失敗是正常的,不應該因此就不敢邁步。
“未來在人工智能領域,我們還需要多一些戰略思維和冒險精神”,譚鐵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