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在深圳騰訊"云+未來"峰會上,騰訊云可謂出盡風頭。不僅有馬化騰為騰訊云公開站臺,其自身表現也十分搶眼,不僅推出4大新品升級產品矩陣,又簽約中軟國際和金蝶,為騰訊云下半年在云市場的布局開了個好頭。
這廂,騰訊正火力全開,完全開放云服務能力,擂響了云服務市場的戰鼓。巧合的是,深圳騰訊云峰會當天,阿里云宣布了深圳節點計算類產品降價。阿里云選擇的這一時機,耐人尋味。讓人很難不聯想到,面對火力全開的騰訊云,聲稱"趕英超美"的阿里云也受到了不容小覷的壓力。
馬太效應凸顯各大巨頭相爭布局云行業
互聯網時代,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新生企業,都紛紛"觸云"。千億級的云計算市場,BAT等巨頭都開始在云計算領域卡位布局,爭相切割云計算的蛋糕。阿里云風頭正盛,騰訊云來勢洶洶,百度云雖慢人一步但也在醞釀中……
然而隨著巨頭的加入,行業競爭變得更為殘酷。云計算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基礎設施,從來不是單個產品的競爭,而是產品群和生態的競爭。在自帶馬太效應的云計算市場中,平臺巨頭企業顯然能憑借規模經濟,用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質量來集中資源和客戶。
國內云計算市場雖然起步較晚,但增速很可觀,坐擁國人50%的互聯網時間的騰訊注定不會錯過云計算。顯然,相比馬云為阿里云站臺的頻率,馬化騰和騰訊云則顯得低調很多。本次小馬哥在騰訊"云+未來"峰會的首次亮相,向市場傳遞了一個信息--騰訊終于發大力做云了,想必這也是阿里云坐不住的原因。
長尾企業和巨頭平臺共建云端生態
BAT等巨頭紛紛入局,是否說明小團隊的參與度會被壓縮呢,答案是"不"。馬太效應固然存在,長尾理論也同樣適用,對諸如騰訊這類的具有強大優勢的生態平臺而言,更多地將會把重點放在打造開放的平臺上面,整合和引導第三方力量,利用長尾理論,共同打造云計算平臺的發展。
馬化騰也提到,未來的趨勢便是越來越生態化,每個企業都在自己最擅長的一個領域發揮自己的優勢,然后進行上下游的合作,建立一個完整完善的云端生態。在具體實踐上,去年騰訊云便發布"云+計劃"--未來5年投入100億打造云平臺及建設生態體系,以此吸引云計算產業鏈上的長尾企業。因此在應用層面,中小企業完全可以和騰訊聯手,共同服務千億級市場,實現共贏。
擁有騰訊云即擁有整個平臺資源
對于云服務的用戶而言,云已經成為互聯網+的引擎,傳統企業開始煥發新的生機,并涌現更多創新的商業模式,如互聯網金融、智能出行等。馬化騰坦言,騰訊云的優勢在于騰訊生態,這是一個最強大的場景,沒有之一。"擁有騰訊云,將獲得整個騰訊平臺。"他說。騰訊云是騰訊將其十數年在互聯網行業的積累優勢--技術、能力和經驗分享出來,而諸多行業翹楚,如滴滴、小紅書等已嘗到了云服務的甜頭。
在此次峰會中,萬科、美的和新東方等行業領袖也紛紛上臺助陣,共論云端生態。云計算市場是否迎來一輪大洗牌還暫不可知,但正如馬化騰提到的未來大部分的科技創新都會用云的方式來體現,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將會有更多人享受到騰訊云技術能力開放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