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閱后即焚功能著稱的SnapChat已向紐交所提交IPO申請,計劃以250億美金的估值募資30億美元,這是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以來科技界最大的IPO項目。SnapChat上市被視作是低迷已久的科技產業走出寒冬的復蘇信號。
對于中國互聯網行業而言,這一IPO相比過往的美國互聯網公司更值得關注。一方面,SnatChat本身就有強烈的中國色彩,它得到了中國最大的兩家互聯網公司的共同投資,2013年騰訊8000萬美元領投其B輪融資,2015年阿里巴巴再以2億美金入股,阿里和騰訊共同投資一家公司并不多見。另一方面,中國多家互聯網公司與SnapChat都有聯系,SnapChat定位為相機應用,這與剛剛登陸港股的美圖很相似,但它的視頻和圖片社交特質又會讓人聯想到微博、陌陌甚至QQ,“閱后即焚”以及“stories”功出現在許多中國App上。除了上述兩個原因之外,SnapChat的成功對于中國互聯網行業來說也有很強的啟發意義,尤其是在抓住年輕化用戶這一點上,它成為互聯網行業的標桿。
校園市場起家的SnapChat成“最年輕的App”
SnapChat的創業故事跟大多數硅谷公司并無本質不同:大學生創業、最初不被關注、因某個功能躥紅、拒絕巨頭收購的橄欖枝、最終獨立IPO成就數個億萬富豪,蘋果、谷歌、Facebook等公司身上都有類似的故事。但是,SnapChat卻有一個獨特的標簽,即年輕化。騰訊當初投資SnapChat正是看中這一點,馬化騰投資SnapChat以后表示, “我們自己用起來覺得沒什么意思,但發現12-18歲的女生特別喜歡玩。”
SnapChat的靈感來自于埃文·斯皮格爾和鮑比·墨菲的課堂作業,現在這兩位創始人依然很年輕,分別為26歲和27歲,埃文·斯皮格爾還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億萬富豪。這兩位年輕人打造的SnapChat的功能面向年輕用戶而設計,2013年年輕人紛紛對FaceBook和Instragram等傳統社交平臺感到厭倦時,SnapChat的閱后即焚讓年輕人耳目一新,它從校園市場吸引了青少年成為第一波種子用戶。
招股書顯示,其用戶群以18~34歲為主,且年輕用戶更加活躍,2016年第四季度,25歲及以上的用戶每天打開Snapchat 12次,平均使用時長為20分鐘,而25歲以下用戶平均每天打開20次以上,使用時長每天超過30分鐘?,F在看來,SnapChat雖然依然有大把校園青少年用戶,但25-34歲的非校園用戶也已占相當比例,這表明它已成功地走出了校園市場。
校園市場何以成為互聯網業務的福地?
事實上,FaceBook最初也是從校園市場起家的,看過《社交網絡》電影的朋友很容易回憶起扎克伯格創業的那間宿舍。依托校園而誕生,走出校園壯大似乎已成為一個典型的互聯網發展路徑?;氐街袊?,校園起家的互聯網應用還有校內網、餓了么、趣分期、超級課程表以及當下火熱的ofo單車。這些公司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結局:曾如日中天的校內網轉型人人網之后遭遇慘敗,成為互聯網反面教材;超級課程表不瘟不火,而餓了么和ofo卻走出校園正在發展壯大,趣分期母公司趣店集團則將于近期赴美上市。從SnapChat來看中國互聯網市場,校園市場究竟意味著什么?
作為一個封閉市場,校園市場有著許多特性。校園用戶群都是年輕人,同時是正在接受教育的新興人類,對于新產品、新服務和新技術的接受程度更高、更快。閱后即焚這樣的功能,還有共享單車這種新興服務很容易在它們中靠口碑而爆紅。校園人群聚集效應明顯,在人口密度極高的校園,不論是投放廣告還是開展活動甚至贊助社團都有比外部市場更高的投入產出比,FaceBook和校內網當年都是一個學校一個學校地“全部拿下”,速度之快令人咂舌。還有就是一個用戶往往要在這個市場待上幾年時間,流動性相對更低,給互聯網業務滲透和形成品牌創造了時間條件。
正是因為這些特性,校園成為FaceBook、SnapChat、餓了么、趣分期、校內網諸多互聯網業務的發源地,堪稱互聯網的“福地”。2016年最受關注的共享單車市場中,ofo能夠短時間內形成規模聲名鵲起,得到滴滴等巨頭的親睞,也是因為其起步階段聚焦于校園市場:這個市場用戶群特性清晰,場景簡單,推廣和運營成本低,同時還有從校園到校園的強復制性。
互聯網業務走出象牙塔才能做大做強
雖然是孵化互聯網業務的優質土壤,但校園市場不是久居之地。核心原因在于,校園市場容量有限,互聯網業務在普通市場做到最后都要下沉到三四線或者走出海外市場去尋求增長,校園市場自然無法滿足一個有野心的公司的胃口。就算愿意以小富即安的姿態立足于校園市場,還面臨著兩個問題:沒有賺錢能力的學生群體消費能力有限,并且他們都會畢業離開校園進入社會,因此,走出校園市場成為幾乎所有校園起家的互聯網業務的共同選擇。
試圖走出校園市場的互聯網業務成功的很多,但失敗的也有。最典型的就是校內網,其在校園市場站穩腳跟之后,更名為人人網走出校園進軍白領市場,雖然得以成功上市,卻因自身原因錯失成為“中國版FaceBook”的機會,現已被人們淡忘,公司跟雅虎一樣轉型為投資公司,有意思的是,人人網老大陳一舟還是SnapChat創始人的校友,校內網轉型失利可以說是一個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外部市場與校園市場有完全不同的用戶群特性,消費場景,以及市場環境,相對于封閉的校園來說,更加復雜,挑戰更多,正是因為此,許多互聯網業務在走出校園市場之后都遭遇了水土不服,甚至遭遇慘敗。
走出校園市場的關鍵是用好這塊根據地
以共享單車為例,ofo在2016年下半年啟動城市戰略走進城市之后,就遭遇了摩拜單車、小鳴單車諸多對手,同時還面臨著城市道路資源占用、自行車標準化智能化等行業難題。不過,ofo在今年1月宣布啟動“2017城市戰略”,當時ofo就已進入33個城市,計劃2017年覆蓋100座城市,其能夠快速擴張除了滴滴們的強力撐腰之外,在校園市場的積累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分為二地看,校園市場的積累可以為互聯網業務走出去提供大本營式支持。
校園是共享單車應用場景清晰、使用頻次高、現金流穩定、單車容易管理的市場,與之類似的單車市場還有綜合園區等,只要在這個市場站穩腳跟就等于形成一個利基市場。ofo在校園市場的絕對優勢和低成本運營,為其城市擴張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地推、投放、維護等城市資源也可復用。
校園還可成為城市戰略的緩沖地帶,幫助ofo在擴張速度與財務成本之間平衡。如果沒有校園市場,ofo高速擴張很可能會面臨孤軍深入的風險;有了校園市場的成功布局,ofo的高速擴張就上了一道保險。至關重要的是,ofo可以從校園進入城市,但其對手們卻基本沒有可能再去從城市殺入校園,并且就算殺入,這個半封閉的市場在已有領先者的情況下也很難殺進去,ofo在校園市場占比90%,校園成為ofo的一張王牌,換句話說,校園市場已成為ofo的根據地。
相對于其他從校園起家的互聯網業務而言,ofo要走的路跟餓了么更像一些,它們都是O2O類業務,都依賴地面部隊。餓了么最初也是從校園市場起家,2015年E輪融資之后才在守住校園市場的基礎上,主攻白領市場,由于有校園市場的資源儲備,餓了么進攻白領市場只需在電梯中投放大量廣告就快速吸引了用戶,校園市場在不同城市儲備的地推、配送等體系資源均可復用。餓了么已在百度外賣和美團外賣主導的白領市場站穩腳跟,ofo正在復制餓了么走過的路,走出校園市場在城市站穩腳跟之后,校園市場就會成為一個壁壘,2017年也將成為共享單車定勝負的決戰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