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舉行的2016年“第十三屆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向業界全面闡述了面向全聯接世界發展的企業戰略,以及在云計算、物聯網、運營轉型等領域的戰略思考、產品與市場進展。在幫助運營商數字化轉型方面,華為常務董事、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丁耘在接受飛象網專訪時,闡述了華為的優勢、面臨的挑戰和一些產業發展原則。
與運營商一起探索
隨著人口紅利和流量紅利逐漸消減,電信運營商急需開展數字化轉型,以云服務、數據服務來滿足用戶需求,向數據和信息尋求效益。不過在數字化轉型問題上,無論是ICT廠商還是運營商,都仍然處于探索階段。
據丁耘介紹,在幫助運營商數字化轉型方面,華為的視角首先是圍繞Network 2020進行有關的產業投入,實現運營商未來網絡的平滑演進、業務快速上線、統一運維管理、降低TCO等等。另一方面,華為也在IES、BES和大數據方面有很多探索,希望能夠使能運營商實現互聯網化運營。
世界各地的電信運營商都在致力于向ICT轉型,而華為在過去八年間與這些運營商結成了廣泛的合作關系,因此在運營商ICT系統建設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丁耘告訴記者,華為在與運營商客戶溝通時,會主動地分享2008年到現在所經歷過的挑戰、教訓等。
“華為與運營商之間有很多共同之處,所以我們獲得的經驗和教訓,會比單純的IT廠商更有借鑒價值。”丁耘說,“近年來華為一直在與運營商開展深入的合作,共同探索數字化轉型之路。”
技術之外
說到通信與IT、互聯網行業之間的差異,丁耘認為這在人才、文化、流程和對新技術的理解等方面都有體現。
在人才結構上,華為過去主要招聘電子工程、通信等專業人才,近兩三年才加大了計算機軟件、網絡安全方面的人才招聘。如何組合、培養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才以更好地適應未來云時代和數字化時代?這已經成了整個通信廠商和運營商共同面臨的難題。
在企業文化方面,行業特點使得通信廠商、運營商對項目的成功率極為重視,對不確定性和失敗的容忍度很低。丁耘告訴記者,華為的項目成功率大概在70%左右,互聯網公司會認為這個成功率太高,說明華為不是一家勇于冒險的企業;一些企業客戶則認為這個成功率太低,要求提升到90%以上。“華為今后會更好地管理不確定性,形成勇于試錯、寬容對待失敗的機制和文化。”丁耘說。
在流程上,通信行業一種技術或業務從提出到商用往往需要三五年時間,而IT廠商推出一種OTT業務只需要很少的時間。丁耘告訴記者,通信業通常花費兩、三年確定標準,隨后用一、兩年時間完成產品的開發,測試、后臺系統的集成又需要幾個月時間,因此在業務推出速度上與OTT類應用完全無法比擬。不過在實現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運營商必須要跟上市場需求熱點的變化,這就必須引入一系列新的開發模式,對運營商的采購、內部運營等流程都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最后,丁耘對互聯網公司研發隊伍的年輕化頗感羨慕。研發隊伍的年輕化意味著對用戶需求、新技術的應用趨勢更加敏感、更容易接受,同時也更勇于嘗試全新的事物。“年齡大一些不一定是壞事,但在某些方面肯定是有劣勢的,在這個方面華為和運營商也有待加以改進。”丁耘說。
向最好的企業學習
如今華為正在致力于發展自身的ICT綜合解決方案提供能力,那么會不會導致華為的戰線無限延伸?
丁耘告訴記者,華為會繼續專注于自己擅長的領域,不會貪心地試圖進入所有領域。目前華為的產業戰略是“上不碰應用、下不碰數據”,包括應用、內容開發和有關的咨詢服務都不會涉足。“華為在這些方面沒有任何優勢,我們的市場已經足夠大了,不需要這么貪心。”丁耘說,“華為要先做強再做大,而不是做大之后再做強。”
互聯網時代,所有行業都在學習向互聯網轉型,華為也不例外。事實上,華為在每個領域都會向最好的企業學習,比如日本企業在材料、攝像頭技術、穿戴設備領域的工匠精神,德國企業在質量管控領域的嚴格細致等等。
“華為正在學習互聯網的一些開發模式,但在有些方面,華為有自己的堅持。”丁耘說,“比如在對可靠性要求較高的領域,通信行業更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