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互聯網以燒錢爭奪市場,而興起了一個個新風口,成為行業焦點。而當風力弱下來時,所謂“獨角獸”甚至沒有跑通盈利邏輯。
與之相應,聚美、唯品會、寺庫等平臺等垂直電商,回歸到平穩發展的正常軌道。互聯網潮起潮落,當風口退去,才能看清業務真實的生命力。
垂直電商的生存之道
近日,聚美宣布對集團電商業務的商業模式進行改良,逐步從重資產自營模式向輕資產平臺化模式轉型。行業從業者表示,這一轉型將為平臺帶來更多活力,聚美電商業務仍留有后勁。
作為成立9年的垂直電商平臺,聚美已經度過最危急時期,如今已進入緩流階段。從初興到興盛,再到平緩期,聚美成為垂直電商的最佳觀察樣本。
據聚美上市前的招股書顯示,其2013年營業額超過60億元,銷售3600單,市場份額超過22%。亮眼的銷售數字,護送聚美順利赴美上市,陳歐就此成為紐交所歷史上最年輕的CEO,為中國垂直電商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垂直電商的紅利期過后,聚美相對低調,進入平穩的商業運行階段。最新財報顯示,公司現金儲備豐厚,為公司轉型提供了堅實的財務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對哪家互聯網企業來說,巔峰狀態均不能持久,否則不符合正常發展規律。作為垂直電商,聚美也需要在規模與盈利之間,找到平衡點,以謀求更長遠發展。這是垂直電商的生存公式。
2015年,唯品會市值從上市時的幾億美元高升至150億,堪稱垂直電商妖股。如今其市值回落至55億左右。若因此說唯品會跌落神壇則有失偏頗,換成另一家公司,也很難將市值保持在150億美元高位。對于垂直電商而言,50億美元市值也許才是正常水準。
相比于美妝,奢侈品電商更為垂直,增長更為困難,而寺庫卻在持續開設線下店面,強化對現有客戶的服務。雖然規模難比淘寶、京東,但寺庫仍能固守一片自留地。
在綜合電商的壓制下,垂直電商為謀求持續增長,最佳途徑是燒錢發補貼,吸引用戶。不過,只會燒錢的公司并不是一家好公司。從聚美、唯品會、寺庫的發展路徑可以看出,相比于無目的的擴張,服務好現有客戶,激發更大流量價值,才是垂直電商的生存法則。
正如互聯網自媒體土妖表示,專業的產品、服務和體驗才是垂直電商的永生之道。
聚美多元化戰略孵化優質資產
相比其它賽道,垂直電商更早面臨流量紅利消失的困境,對于存量市場的理解可能也更勝一籌。而這并不意味著垂直電商就沒有增量的可能。
早在2015年,聚美便投資了另一垂直電商,母嬰電商平臺寶寶樹。屆時,寶寶樹還未開始盈利,也處于燒錢擴張階段。
一年后,寶寶樹廣告、電商、知識付費等領域多棲發展,宣布轉虧為盈。2018年上市后,寶寶樹成為港交所近年來為數不多的已實現盈利的獨角獸公司,發展前景可觀。
長期持有寶寶樹的聚美,也因此次戰略投資獲益。據業內人士估算,聚美此項投資的價值已經超過10億元,增值超過6億元。
與此同時,聚美未曾停止多元業務的增量探索。2017年,聚美收購共享充電寶品牌街電,征戰共享市場。
彼時,街電作為初興事物,仍處于燒錢的市場教育階段,此時投資最考驗眼力。截至2018年底,街電用戶量突破一億,最高日訂單突破180萬/天,覆蓋城市300多座,開始規模化盈利,并首次實現年度盈利。
無論是寶寶樹還是街電,在聚美投資時都未成熟。在聚美扶持下,二者分別成長為垂直領域的獨角獸,自然而然也成了聚美的優質資產。
正是多元化業務的擴張,這個互聯網老兵已在去年從“聚美優品”正式更名為“聚美”,由垂直電商向時尚科技集團轉型。聚美最新的財報顯示,2018年街電等新業務實現營收9.3億元人民幣,營收占比已達22%。
對于不止于優品的聚美來說,而寶寶樹與街電的成功,也是其轉型發展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