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第一家眾籌平臺點名時間誕生到眾籌網、天使匯、大家投等創業平臺混戰,再到如今京東與阿里加入戰局快速催熟并形成“二八格局”市場。中國的眾籌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深入探索整合的發展時期。
當前,“雙創”、“互聯網+”等利好政策相繼出臺,進一步釋放了創業企業的活力,各種創新和玩法層出不窮,眾籌模式新穎刺激等特點使其快速擁有了大批支持者。然而,眾籌在中外的發展環境并不相同,其中文化差異、契約、信用都有明顯的差異。
任何行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成熟的市場土壤。美國的JOBS法案簽署之后,眾籌模式受到了法律保護,在眾籌網站服務規則完善的情況下,投資回報機制也相對健全。此外,美國的眾籌支持者對眾籌的市場認知較為成熟,他們可以為項目發起者去提供資助獲取價值或認同感,即使項目眾籌失敗也可以客觀看待,這種理性的投資者教育環境為眾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作為互聯網金融一種重要的業態,眾籌可以分為產品眾籌、股權眾籌、債權眾籌等門類。隨著行業的深入發展,產品眾籌和股權眾籌呈現出整合打通之勢。項目方通過眾籌平臺可以獲得市場、品牌、人脈、資本等眾多資源,但項目眾籌失敗的幾率也很大。相關數據顯示,眾籌行業的“鼻祖”及領先者美國Kickstarter剛剛發布了2015年的游戲行業眾籌數據:整體成功率僅為30.3%。
眾籌必定是一種市場投資行為,既然是投資就存在一定的風險。然而,中國的大部分眾籌支持者把眾籌模式當做了一場等價交換的生意或買賣,尤其針對產品眾籌的模式,很多支持者甚至將其與團購預售混為一談,認為參與眾籌就一定可以獲得預期的回報。
這種感性的市場認知忽略了眾籌的潛在市場風險,對眾籌平臺和自身乃至眾籌行業的發展非常不利。用戶應該理性看待眾籌模式,幫別人實現夢想的同時,一定要考慮眾籌模式存在的市場風險和自己的抗風險能力。
目前,眾籌行業的監管、行業的行為自律、眾籌支持者的市場風險投資教育都有待隨著市場機制的發展不斷完善。所以,不能因為一些項目眾籌失敗而否定眾籌模式發展的積極意義。
眾籌作為“舶來品”,已經與中國的本土國情特色產生了融合,雖然已經在保護用戶權益的路徑上呈現良性勢頭,但仍需規范有序健全的行業制度和正確的市場大眾認知,而不是因個別項目失敗而粗暴斷定眾籌行不通。一定程度上,眾籌支持者能否理性、客觀、公正的認識眾籌模式對行業的創新發展有重大影響。
資深媒體人、著名財經評論員李光一指出,眾籌從2011年進入中國,眾籌模式的發展創新正在不斷變化,眾籌平臺是項目發起者和眾籌支持者(籌客)的一個信息撮合方角色。伴隨著監管的完善,行業自律的提升,平臺、企業、用戶之間的責權利會變得更加明確。眾籌本身是有風險的,眾籌平臺不可能為創業項目進行兜底。
李光一還表示,籌客在參與眾籌之前,應該對眾籌平臺和計劃參與的項目有所甄別,在充分獲取相關信息之后再作出決定,以免影響后期的眾籌投資體驗。眾籌是市場性投資行為,伴隨著市場的繁榮,眾籌的模式玩法將更加多元化,沖動盲目的跟風式眾籌并不可取,熱情與理性兼備的籌客未來將是市場參與的主體。
眾籌行業是一個兼具情懷、收益、風險的良性產業,行業發展過程是一個自我修正的過程,行業、用戶、平臺所遇到的問題既可以傳播正能量,也可能傳遞負面聲音。任何一方都應本著冷靜包容的態度去看待和分析問題,既不能以偏概全影響行業創新積極性,也應該認識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并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良方。未來可以預期,眾籌模式在多方的探索磨合下會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量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