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與張近東、雷軍,誰是真愛?
3月8日,格力電器在北京舉辦了“董明珠自媒體上線暨格力大松高端電飯煲萬人體驗行動”新聞發布會,董明珠邀請現場嘉賓及參加發布會的媒體記者一起試吃大松電飯煲煮的米飯。《中國經濟周刊》視覺中心首席攝影記者肖翊攝
[兩會聚焦]董明珠與張近東、雷軍“相逢一笑泯恩仇”
工匠精神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侯雋鄒錫蘭|兩會現場報道
“董明珠深情望雷軍?她和張近東20多年私交才是真愛”——全國兩會期間,董明珠與雷軍同坐的照片再次被熱傳;而同時,格力與蘇寧將合作的消息也為這個話題加了一把火,這樣的標題頻頻被刷屏。
3月5日,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深入推進“中國制造+互聯網”,建設若干國家級制造業創新平臺,實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啟動工業強基、綠色制造、高端裝備等重大工程。推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打造中國制造金字品牌。
當中國制造與互聯網親密接觸后,會產生什么樣的化學作用?二者融合后會給中國經濟帶來什么樣的效應?就在企業家們對此進行深入探討之際,董明珠、張近東、雷軍三位業內的領軍人物,已經碰撞出了火花。
“格力是知名品牌,蘇寧沒有理由不賣”
“董姐(董明珠)和我是朋友,我們有多年的交情。格力是知名品牌,蘇寧沒有理由不賣。”全國政協委員、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
這是“分手”兩年后,中國電器經銷商龍頭蘇寧與中國空調行業最大的生產商格力再度站在了一起,而且,這次先伸橄欖枝的是蘇寧。蘇寧副董事長孫為民對記者坦率表示:“是我找的董總。”
“因為好久沒聯系,我估計原來的電話號碼也不對,后來找了電話號碼發過去信息。因為一開始也不好打電話,說發個信息吧。沒回。我想是不是搞錯了呢?我跟張總(張近東)講,消息源應該是比較準的。隔了一天她(董明珠)回給我,‘張總過來看看我啊’。所以我們就去了。”孫為民說。
對此,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我1992年就認識張近東了,算起來有20多年了。其實究竟蘇寧與格力誰找誰的問題,沒必要糾結,我與張近東性格都有些倔,但我們都是做事的人。”
此前,蘇寧和格力分分合合,過程非常戲劇。2014年3月,蘇寧和格力雙方因合作條件分歧較大,格力空調憤然撤出蘇寧全部賣場。微妙的是,格力在和蘇寧分手的時候,高調宣布重返蘇寧老對手國美賣場。
而之前在2004年2月,出于規范市場價格之目的,格力空調全面撤出國美電器,一別就是10年。再度牽手國美與格力很快進入蜜月期,2015年春天,二者一度聯手沖擊空調銷售的世界紀錄。彼時蘇寧聯手6家空調企業發起“破格行動”,招致董明珠怒斥“無聊”。
誰也沒想到,如今格力和蘇寧“牽手”了。對此,張近東的解釋是“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合作”。他認為每個企業發展過程中,有自己發展的模式、發展的選擇,如果一個企業沒有規劃、沒有個性,這個企業是不可能走遠的。
“蘇寧和格力都是有發展目標、有個性的企業,合作才是主旋律。”張近東強調。
其實,張近東近年領導蘇寧已經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通過進軍線上布局O2O模式、擴展商品品類、提升現代物流能力等手段再造蘇寧,希望把這家有25年歷史的傳統家電線下連鎖商,轉變為一家線上線下全渠道、全品類的連鎖品牌。
“我們要更加開放,適應互聯網。”張近東表示。顯然,和格力這樣的制造企業合作,是張近東的努力和嘗試。
P30-3月5日下午,廣東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董明珠、雷軍相鄰而坐。
電飯煲讓雷軍董明珠齊發聲
董明珠有兩個非常有意思的稱呼,一個是因為資歷深被張近東等企業家稱為“董姐”,另一個則是網友口中的“董小姐”。
“董小姐”起源于近兩年董明珠不斷和全國人大人代表、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定下的賭約。2013年12月,在央視“201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上,雷軍向董明珠發起賭約稱,“小米如果5年內營業額無法擊敗格力,自己輸給董明珠一塊錢。”當時董明珠也不示弱,直接反駁雷軍觀點并暗指只注重營銷的企業難以長足發展,還擊說,“一塊錢不要再提,要賭就賭10個億。”因此,董明珠被網友稱為“任性董小姐”。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董明珠與雷軍因為電飯煲再次有了交集。
“我特別生氣到國外買電飯煲的事情,這個事真的刺痛了我的神經。我覺得很遺憾,同時也很悲哀。中國那么多制造企業,沒有理由連一個電飯煲都做不好。”董明珠接連表示。
雷軍也表達了類似觀點:“去年年初媒體報道很多人到日本買電飯鍋、馬桶蓋,我以為是大家迷信國外產品,后來我仔細研究了一下日本的電飯鍋,發現日本電飯鍋的確做得非常好。中國的消費需求在升級,大家手上的錢變多了,希望過上更好的生活,我覺得我們應該盡快地改變產品的性能和品質,來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者的需求。”
顯然,兩個制造業出身的企業代表都認識到,一場新國貨運動正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浪潮中開始。今年兩會期間,董明珠與雷軍同坐的照片再次被網友熱傳。
“您和雷軍擦出了什么‘火花’?”面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的提問,董明珠說:“我們都是廣東團代表,開會討論都在一起,我去和他打個招呼很正常。我說我用格力手機,很好。他說,好。”
有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小米和格力的合作,不是沒有可能。如果雙方在資源上進行互補,比如小米在設計上,格力在制造上,雙方一起做營銷,應該會很有前景。
董明珠:希望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在表示對國人買“洋貨”痛心的同時,董明珠在3月8日高調推出新品牌“大松”牌電飯煲,用實際行動叫板“洋貨”。
董明珠認為像馬桶蓋這樣技術含量不是很高的產品,國人都要跑到國外去買,這就說明企業的產品品質有問題。“我們要檢討過去,因為有一些企業的不誠信、虛假宣傳,導致消費者失去了信心。”董明珠說,“現在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讓我們的民眾、讓客戶重拾信任。”
董明珠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企業不能僅僅還是在呼吁和依賴于政府,如果一個企業沒有技術,沒有創新,哪怕國家一分錢不要企業繳稅,企業也沒辦法生存下去,所以關鍵是要革命先革自己的命。“我們要加快速度,來改變我們落后的思維,而不是簡單的淘汰落后產能。如果思維沒有轉變,產能也是不可能從根本上轉變的。”
近年來,這位強勢女企業家也做出了很多改變。比如,她對互聯網企業和電商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排斥,雖然她強調線上后臺維護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而店面的存在會增加更多的就業和情感交流的機會,但是,她承認“線上銷售是一種補充選購方式”。
“互聯網是工具,制造業才是一個國家實體經濟的基石。”董明珠多次在各種不同場合對互聯網這樣評論。
“我做智能裝備,并不是因為我本人的特別需求,而是一個擔當的意識。我們這么大的一個國家,我買來買去卻買不到所需要的高端設備,都是從國外進口的,我突然發現我們中國依然停留于依賴別人的時代。我做電飯煲也是,希望讓世界愛上中國造。”董明珠說。
中國企業家的IP:工匠精神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工匠精神’是大工業時代精細化管理、精品制造的理念。對企業而言,產品生產全過程都應該追求完美。” 董明珠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工匠精神”的塑造將促進中國制造業實現質的飛躍。
董明珠認識到,“只有格力肯定是不夠的,中國應該有更多的優質產品向世界推廣和展示,才能更快更好更有效地讓世界愛上中國造,而互聯網是一個更有利于推廣和展示中國造,并且迅速積聚影響力的工具平臺。”
同樣,張近東也表示,蘇寧立足零售業的互聯網轉型,幫我們打開了產業升級發展的大門,但是無限風光在險峰。發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集眾智、匯眾力的乘數效應,需要大中小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創客多方協同。
他認為對于中國的制造業來講,現在應該是提高兩個方面的能力,一個是軟的能力,就是說創新設計的能力,這是軟性的能力;另外一個是提高工藝的能力,工藝水平的能力。也就是說設計和工匠精神,只有這兩種東西結合起來,中國國家制造業才會有下一步的機會。
顯然,企業家們都意識到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工匠精神”,無疑是幫助中國企業家找到了自己IP(知識產權)的鑰匙。
“我希望中國企業家要讓全世界知道,‘中國制造’四個字,完全能夠獲得應有的尊重和榮譽。”董明珠說。因此,她宣布創辦“董明珠自媒體”,希望這能成為“企業家IP”“中國造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