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5年易果網成立,拉開生鮮電商發展大幕,到2017年的共計752家企業的混戰。轉眼間,國內生鮮電商市場已經跨過了培育和爬坡期,邁入行業深度調整階段。眾多資本進入,一小波中小型企業陸續出局,未來的生鮮市場到底突破口在哪?
市場規模或突破2000億
生鮮電商的市場規模可能要比你想象要大的多。數據顯示,2017年包括吸油煙機、燃氣灶、熱水器等在內的廚電市場規模為968億元,而生鮮電商的市場規模馬上將是廚電市場的兩倍。
據艾瑞咨詢日前發布的《2018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消費洞察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約為1391.3億元,同比增長59.7%。到2019年,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可能突破3500億元。
來自比達咨詢(BDR)的《2018年第1季度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發展分析報告》也顯示,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約為1402.8億元,同比增長58.8%,預計2018年可到達2066.3億元。
中國農產品電商聯盟發布的《2018年中國農產品電商發展報告》同樣顯示,生鮮電商市場自2013年來已連續5年保持50%以上的增速。
毫無疑問,中國生鮮電商市場正在以一個高速發展姿態向前推進,而今年的生鮮電商市場有很多的可能將突破2000億元大關。
消費升級帶動產業擴張
生鮮電商市場規模急劇擴張,與我國居民收入提升,消費升級大趨勢密不可分。比達咨詢(BDR)數據顯示,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從2013年的18312元增長至2017年的25976元。移動互聯網發展,進一步推動了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增長。從2011年開始,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每年保持了20%左右的增速,到2017年市場規模達到24.3萬億元。
國民消費觀念的轉變,也是生鮮電商快速發展主要推手。生鮮電商特點有新鮮、天然、營養,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產品,這些屬性與現代年輕人,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年輕群體的消費理念相吻合。
與整體市場快速擴張相匹配的,是參與者越來越多,巨頭加碼布局越來越迅速。比達咨詢(BDR)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我國共有752家生鮮相關企業成立,其中2015年成立的生鮮相關企業數最多,為266家。在這752家企業中,有362家企業獲得過融資,獲得率達48.1%,融資金額要超過26億美元,其中融資處于B輪或者之后的企業有40家。
在業內人看來,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費觀念升級變遷,消費者將不再滿足于簡單的必需品,對生活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將是未來一段時間里生鮮電商的發展基石。同時,生鮮電商的發展,也將從本質上促進相關農產品的產業升級。
最后一公里是角力場
生鮮電商有眾多資本進入,但市場仍舊缺乏領軍者。據比達咨詢(BDR)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在生鮮電商App中,活躍用戶排名最高的每日生鮮,用戶數為55.7萬人,第二名為手機惠農,用戶數為49.7萬人,用戶規模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對于生鮮電商發展來說,生鮮產品時效性和環境要求高特點,注定了產品和物流是生鮮電商發展核心,如何通過系統化方式,來提升產品質量和運營效率,是未來發展關鍵。
比達咨詢(BDR)分析師便指出,現階段生鮮電商正在從重資產模式向O2O過渡,在生鮮電商1.0時代,物流配送成本高是業發展的主要障礙,國內第三方B2C冷鏈設施、服務無法匹配生鮮電商1.0“高端產品+高端服務”的經營理念,所以早期生鮮電商以自建物流為主,定位高端、自建冷鏈、損耗率高是物流成本高企的主要原因。而隨著生鮮電商來到2.0時代,生鮮電商增再從自營O2O模式轉變為合作共營O2O,線上線下融合實現成本下降、市場擴大,線上下單、線下就近采購配送的強強聯手模式是生鮮電商2.0時代的主旋律。
企業也在開始探索線上線下的融合模式。今年年初蘇寧便組建了四大核心業務模塊,其中在大消費業務板塊的布局最為引人關注。蘇寧大快消業務新負責人卞農就指出,要用“生鮮業務+場景業態”解鎖生鮮市場,其中關鍵就是要將蘇鮮生、蘇寧小店等快速鋪開,迅速進入每一個社區消費場景。
談及生鮮電商的未來發展趨勢,比達咨詢(BDR)分析師認為,未來零售的發展趨勢,就是線上線下融合,利用互聯網的手段去服務好顧客,這是技術發展的時代要求。把布局在城市的高密度門店作為線上和線下的結點,商品銷售和消費體驗相結合,線上引流,最后一公里的布局成了各類生鮮電商角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