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是個很籠統概念,沒有放之四海的"國際化戰略".虎嗅考察過阿里及螞蟻金服在多個國家的業務拓展,最深的體會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必須根據目標國家的特點因地制宜。
2017年1月初,應邀來到澳大利亞,從阿里澳新事業部MD周嵐女士那里第一次聽到"Glocal"這個詞(顯然是global和local兩個單詞拼接而來),深以為然。
「電商、O2O在澳大利亞"沒法玩" 」
2016年11月,張勇透露了選擇海外新市場的五個標準:消費者基數、年輕人的占比、互聯網普及程度、零售體系的發達程度、物流及服務體系的發達程度。
從阿里/螞蟻金服的國際化足跡可以看到,上述五個標準既有"或"也有"與":消費者基數這條不可或缺,其它符合一、兩條就可以入選。
比如印度,人口基數龐大、年輕人占比亦高。西北歐諸國互聯網、零售體系、服務體系均高度發達,潮水般涌入的中國游客是天然的"種子用戶".只要合乎商業邏輯、遵從當地法規,市場拓展會比較順利。水到渠成是美事,西北歐對螞蟻金服來講是"渠已等水一百年".
澳大利亞的"硬傷"是消費者基數太少:截至2016年末,澳大利亞人口僅為2396萬,排在全球第52位,比馬達加斯加還少111萬;2016年中國赴澳游客只有117萬(預計2020年可達140萬,亦不為多)。
澳大利亞近半數人口集中在悉尼及墨爾本兩座城市,零售體系發達、電商"插足"空間不大,其余1000萬分布在730多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國土。
電商在國人心目中當然要送貨上門,否則怎么能叫電商?但是,要為澳大利亞中心城市以外的居民提供這種服務,電商恐怕要累死。即便用無人機送,勉強飛去也飛不回來。
還有一點,澳大利亞人力成本畸高。那里也有"到家"服務,比如維修水、電、暖設施,刷房子等。不過,請水、電師傅上門每小時要付200澳元(一小時起)外加100澳元"車馬費"(300澳元相當于1500元人民幣);粉刷100多平米的房子的人工費超過1萬澳元!
用小時工打掃房間或者快遞小哥送貨上門,在澳大利亞是難以想象的。
中國電商、O2O的"常用套路"在澳大利亞都玩不轉,阿里怎么辦?
「 把澳大利亞變中國人的"牧場" 」
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物種資源及科技、監管,使整個澳大利亞成為令人信服的"綠色無污染生產基地".對跨境電商來說,畜產品、營養保健品(蜂蜜、魚油等等)、化妝品、葡萄酒、母嬰這些品類都可能出"爆款"。
中國電商更在意的是物產而不是只有2000多萬消費者的市場。
但"澳大利亞貨沒有問題"這個說法還是太籠統,保不齊有不良商家假冒產地。對澳洲原產地產品的認證及可追溯機制是必須的,好在中國電商不必從"開天辟地"做起。
2017年1月6日,阿里與澳洲物品編碼中心(GS1 Australia)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
以后中國消費者可通過手機淘寶掃條形碼獲取商品信息。在海外實體店購物時,通過掃碼還可獲取相關商品的中文信息。#也可以比個價,看值不值得不遠萬里背回來#
同時,澳洲商家亦能通過阿里平臺"觸達"中國消費者。張勇將"新零售"的標志歸納為"四可".即賣家對消費者"可識別、可觸達、可洞察、可服務".GS1 Australia與阿里平臺對接后,澳洲賣家與中國買家之間的數據"通路"被空前縮短、加寬了。
阿里在澳洲設立了首個"全球訂單履約中心(Global Fulfillment Center,簡稱GFC)",為來自中國的訂單提供備貨、揀貨、發貨、庫存管理等服務,將物流平均時效縮短至7.5天。據悉,菜鳥還將在香港、新西蘭、韓國、德國開設一系列GFC,大幅改善海外購物體驗。
阿里國際化的姿勢可謂變化多端:在印度、泰國是填補本地居民金融服務的空白;在歐洲以中國游客為主要服務對象;在澳大利亞則從生鮮、營養品的采購入手,先讓澳洲成為"中國人的牧場"再說。
「 樣本:大藥房、牛肉、紅酒 」
虎嗅走訪了入駐阿里平臺的三個商家:澳洲大藥房、中和澳亞和Rochford酒莊。其中,澳洲大藥房及中和澳亞比較有代表性,前者是澳洲本土的成功零售商,后者是初窺門徑的"投資移民".
1)澳洲大藥房
成立于1972年的澳洲大藥房(Chemistwarehouse,簡稱CW)有420多家門店,年銷售額近40億澳元。經營品類涵蓋藥品、保健品、嬰兒用品、護膚品、彩妝等。
(澳洲大藥房墨爾本物流中心,占地3萬平方米,每天分發貨物50多萬件)
2015年9月,天貓獲得CW的"排他授權";是年"雙十一"零點過后40分鐘,CW銷售額就突破了1000萬;2016年"雙十一",CW銷售額在13分鐘內突破1000萬,全天銷售額過1億(成為天貓首個單日銷售額破億的海外商家)。
有意思的是,由于搶了"海外代購"的生意,網上一度流傳"天貓上CW是假冒的".虎嗅去驗了一下"正身".照片中的"老帥哥"是創始人Damien Gance,胖女士是亞太區總裁Nacy.
WC是澳洲最成功的藥品零售連鎖商家,在2000多萬人口的國家獲得40億澳元銷售額比較難能可貴。阿里為WC打開一扇通往13億人口的大門,言談中Damien Gance顯得躊躇滿志。
2)中和澳亞
中和澳亞創始人張勇曾跟隨牛根生創業,赴澳采購及學習養牛技術的過程中對畜牧業產生興趣。從2013年開始,張勇陸續在澳大利亞購置了4萬畝牧場,育牛規模超過2萬頭,成為澳大利亞首屈一指的對華牛肉貿易商。
畜牧業有很深的學問,需要幾代人的累積才能做好。張勇團隊再優秀,也不可能在短短幾年成為"上道"的玩家,中和澳亞在澳洲立足的秘訣是與電商結盟。
根據高管們的介紹,虎嗅推斷中和澳亞的主要模式是向其它牧場收購臨近出欄的牛只,進行一段時間的育肥后交給屠宰場處理,最后通過電商將各種牛肉類產品銷往中國。
打開中和澳亞官網,發現這是一家意在"導流"的網站:點開"澳大利亞移民條件"、"搬家公司價目表"展示的是百度的相關搜索結果。
想來中和澳亞是為企業形象才搞了這么個官網,但又不知道怎么玩兒,只能做點"倒流"的小生意補貼一點"挑費".
中和澳亞是畜牧行業新兵,IT能力幾乎為零。取得如今的行業地位,完全是因為在澳洲資源與中國電商之間充當了橋梁。#有投資移民意向者或許可以借鑒#
「 電商屬于"新經濟" 」
在2016末的一檔電視節目里,宗慶后不客氣地點評馬云的"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資源、新技術):"除了新技術以外,其他都是胡說八道!"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清末有種觀點相當盛行:"洋人不過是火器厲害!"但火器的背后是科技,科技的背后是文化和制度。只看到"火器厲害"這個表相的表相,認為其它方面自己依然很牛,必然被淘汰。
宗慶后還表達了一個觀點:"本身不是實體經濟的,制造什么東西?"將電商排斥在"實體經濟"之外。電商與傳統意義上的"實體經濟"有諸多不同,但送到顧客家中數億計的包裹可不是虛擬的。
前些年,國人發現美國超市里的"中國制造"比中國超市便宜。這是因為,達到一定規模,中國生產廠家外銷時以離岸價將產品交付美國渠道或直接向沃爾瑪等零售巨頭交貨,經手外商的運營效率遠高于中國渠道商。結果不遠萬里、漂洋過海的商品,零售價比通過中國多級批發、代理、零售渠道的商品還低。
多年以來,十幾億國人一直在為低效的商品流通體系買單。
在商品流通體系普遍效率不高的背景下,娃哈哈、匯源等快消品牌的成功,一大半是對渠道掌控的成功,宗慶后只認可"制造東西"的價值令人感到意外。
但電商所說的"新零售"效率更高。例如,娃哈哈的經銷商數以千計,總人力超過100萬,2016年銷售額495億元。與阿里有業務合作的快遞公司員工總數亦為100萬,2016年將超過3萬億的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在電商興旺之后,中國制造在美國比中國便宜的現象才有所減少。
許多情況下,損失的不僅是效率。一個化學反應要持續進行下去,反應物必須能夠通過沉淀或氣化脫離系統。同理,想擴大生產規模,更多的產品必須有出路。也就是說,電商解決的不是"2or1"的問題,而是"1or0"的問題。
比如澳大利亞,在滿足內須和傳統出口貿易之后,擴大生產的動力不足。因為效率低的緣故,由中國進口商經銷的產品價格居高不下,銷量難以擴大。與電商對接后,物美而"相對價廉"的商品將源源輸入中國,消費者與生產者都會受益。
對于電商的"虛實"之爭,李克強在最近表示:"網店、快遞業都是新經濟,它們既拉動了消費也促進了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