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談起“有問題”青年,屈原當屬中國古代“問題”男子,他用超170問的《天問》,將滿腹憂思質問于天地,也讓后人開始對一知半解的世界產生興趣,越來越多青年向世界好奇發問,尋求解答。
在知乎,已有超過2.2億用戶生產出3000萬個問題,1.3 億個回答,涉及硬核科普、怪誕日常、趣味腦洞、情緒療愈等多個方面。2020年已進入最后兩個月,知乎精選站內341個優質問答,新鮮出品2021“有問題”日歷。
延續去年的“有問題”主題,今年日歷依舊由平臺與用戶共同創造,以“每天滿足一個好奇心”為思路,日歷的正面是五花八門的各種問題,而答案就在每一頁日歷的背面。中科院物理所、KnowYourself、李淼、柏邦妮等權威機構與領域大佬們的專業回答,也均收錄其中。
日歷內容涵蓋超多“知識點”。有“魚會不會放屁?”“如果全人類集體跳海,能填滿太平洋嗎?”等怪誕日常與趣味腦洞,也收錄了“氧氣如此重要,為什么人呼吸時不完全吸收它,還要呼出去一部分?”等硬核科普,及“如果科比知道自己的結局,還會那么努力嗎?”等情緒療愈回答。小小的一本日歷,包含著知乎所有“大智慧”和“小聰明”。
整體外觀上,今年的日歷保持了同往年一樣的簡約風格,方方正正,藍白配色??伤菏皆O計,配合精心挑選的問答,讓每一頁都洋溢著滿滿的好奇心。
細節方面,今年日歷解決了去年“無法站立”的問題,有了一個精巧的立式底座,折疊后會形成一個傾斜的坡面,穩穩托住日歷。不再“日躺”的斜面很好地滿足人眼在閱讀時的舒適角度,翻看毫不費力。
751國際設計節期間,知乎特別企劃了“好奇心販賣機”裝置,在一個能自動售賣故事的郵筒中,將各種有趣問題拋給觀展者,答案則需要在《知乎日歷》中找一找。
以“每日一問”互動,開啟嶄新的2021。知乎希望這本日歷可以盡情滿足用戶的好奇心,在開腦洞、享樂趣的同時,也能從回答中收獲知識、汲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