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5年被公認為跨境電商洗牌年,越來越多的巨頭開始在這個領域掘金,而一些相關的創業者或者小玩家生存越來越艱難。
韓國市場或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從年初的刀光劍影到年尾的短暫和平,跨境電商們似乎已經將韓國的市場管分殆盡。而跨境電商的背后,卻是實體銷量的逐步衰退。
瘋長的韓國貿易市場
2015年12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大韓民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后第一次降稅,并于2016年1月1日實現第二次降稅,這意味著在經過10年后,韓國79%的產品將實現零關稅,經過最長20年過渡期后,韓國92%的產品將對中國實現零關稅。
數字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國依然是韓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根據韓國關稅廳數據顯示,2014年韓國僅化妝品的出口額就達到19.2億美元(約合121.8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0.4%。其中韓國對中國的化妝品出口額同比大增89%,達到6億美元(約合38.07億人民幣),幾乎占了韓國化妝品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超過了第二名中國香港(4.1億美元)和第三名美國(1.6億美元)的總和。
更重要的是,那些傳說中的“中國大媽”甚至改變了韓國零售業賣場的排名。
數字顯示,2014年首爾樂天免稅店總店的銷售額達到1.9萬億韓元,同比增長超過20%并成為韓國零售業居首位賣場,一舉超過了銷售額為1.8萬多億韓元的樂天百貨商店總店。
2015年年初,騰訊科技在首爾明洞免稅店化妝品專柜向多位來自中國的游客了解發現,絕大部分中國游客購買商品金額超過人民幣萬元,甚至相當數量超過10萬元。來自韓國產業研究院的資料顯示,2014年中國游客在韓國的人均消費為人民幣1萬2千人民幣。
跨境電商集中發力韓國
這樣龐大的市場自然引發了跨境電商的賣命爭奪。今年年初起,圍繞韓國市場的跨境電商爭奪戰正式開打。
2月,為尋求“極速免稅店”業務的供應商,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以及部分高管團隊拜訪了韓國60多家品牌商并舉行高端晚宴;3月25日,唯品會 宣布與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簽署合作備忘錄;僅一天后,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微博)在首爾宣布京東“韓國館”正式啟動;同樣在3月,阿里巴巴確認與200多家韓國公司洽談電子商務業務合作,隨后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微博)在韓國揭幕天貓韓國館更是顯示出這家國內電商超級巨頭對韓國市場的重視。
在跨境電商紛紛發力的另一面則是中國的跨境電商在韓國受到的異乎尋常的追捧。
數據顯示目前韓國女性居民僅有2000多萬,而在中國,僅僅聚美優品的女性用戶數就超過2000萬人。更何況韓國化妝品牌尤其是新興品牌數目眾多,中國毫無疑問是提升銷量的最佳選擇。但由于在中國開設裝柜需要經過多層審批,新品更是需要1-2年手續后才能進入中國。不少韓國化妝品牌看著中國巨大蛋糕卻無法分食,還要頭疼假冒產品造成的品牌傷害。
此時興起的中國跨境電商讓韓國的品牌們有了絕佳的選擇,絕大多數的韓國品牌都愿意為了中國市場擴大產能,甚至一些品牌愿意給中國電商們生產特供商品。
最新的消息是去年年底跨境母嬰電商蜜芽與好奇Huggies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成為首家在海外與國際高端紙尿褲品牌簽約的跨境電商。據介紹,韓國大田好奇工廠是全球最高標準的紙尿褲工廠,擁有7條全自動產化線,每分鐘生產1200片紙尿褲。
和其他的韓國相關品牌類似,韓國大田好奇工廠相關負責人對騰訊科技表示,未來或許會引進更多生產線來供應中國市場,其中一些質量特別好的產品更是僅供中國市場銷售。
蜜芽創始人劉楠則對騰訊科技表示:“在跨境電商的幾個重點發力國家中,韓日澳對中國跨境電商更加友好,而歐洲相對保守。蜜芽關注韓國的品類包括化妝品、食品以及母嬰用品,在今年6、7月的時候就已經和韓國很多食品公司建立了直接聯系。”
相對彩妝系列,韓國母嬰品牌在中國知名度并不算高,但劉楠表示:“很多韓國知名化妝品品牌都在開拓自己的母嬰線,這些業務未來蜜芽將會大力發展。”
實體銷售正在受到沖擊
在跨境電商的一片紅火背后,韓國的實體市場卻開始走向萎靡狀態。
以韓國最受中國消費者喜愛的化妝品為例,在搜索引擎上以“明洞+化妝品”為關鍵詞搜索,相關信息超過130萬,一些時尚類網站則直接將明洞稱為“化妝品圣地”。
今年年初時,韓國市場還廣受關注,首爾的明洞免稅店滿是中國面孔,但隨后故事開始變得不同。
去年6月12日,韓國一名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確診患者死亡,這標志著MERS患者死亡人數達到11人,確診患者為126人。隨后MERS開始引發恐慌,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稱,在濟州市連洞寶健街道,午飯時間本應人頭攢動,可現實情況卻空空蕩蕩。這里原本是赴濟州島旅游的中國游客必到的景點,但在長達450米的街道上,中國游客不到10人。當地商人抱怨稱,“從這個月初開始,中國游客的數量急劇減少。”
根據濟州島官方統計,到去年6月9日為止,取消日程的韓國游客有35000余人,外國游客達32000余人,共計67000余人。
而韓國的近鄰日本則成為了中國游客們的新寵。據日本觀光廳統計,2015年1~9月訪日中國游客的旅游消費額為上年同期的2.6倍,高達1.1萬億日元,人均消費則超過1.2萬元人民幣。
2015年,形容中國游客在日購物出手豪爽的“爆買”,在日本已經從一個新奇話題變成了全民話題。12月1日,“爆買”一詞脫穎而出,獲得2015年度日本“新語——流行語大獎”。
去年年底,騰訊科技發現,MERS過去后的韓國明洞、樂天免稅店依然是中國面孔占據大多數,但和年初的一擲萬金相比,中國消費者顯得更加理性。據騰訊科技觀察,大多數中國消費者購買金額并未超過萬元人民幣,甚至一些游客購買金額不足千元。
一位游客的觀點或許能夠說明問題:“大多數品牌在跨境電商平臺上都有銷售,價格和免稅店的價格幾乎不相上下。只有一些在跨境電商平臺上暫時沒有授權的品牌,才會在韓國本土購買。”
“相對來說韓國的品牌價格普遍較低,這也就意味著在現在的跨境電商征稅體系下,韓國的商品有更大優勢。”在劉楠看來,跨境電商在韓國擁有比日本更好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