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可以說是電商行業風起云涌的一年。這一年,中國電商不僅從區域走向全球化,而且將線下商戶與線上聯系得更加緊密,同時,中國電商行業也經歷了巨大的變革與發展,綜合電商巨頭開始探尋移動電商、農村電商的藍海,而垂直電商、O2O電商則在產品個性化、服務專業化、商業生態合理化等方面繼續精耕細作,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在即將迎來2016年之際,筆者綜合了2015年各類電商平臺表現,盤點出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行業三雄——阿里、京東和新美大。
在上述三家公司中,有一個顯著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準確抓住了時代變革的機遇,又通過自己的行業影響進一步助推了產業升級:起家于電商的阿里巴巴,抓住了21世紀中國經濟和社會的每一個高增長點,成功將其納入公司的發展方向,成為互聯網的代表企業;京東在電商從C2C轉變到B2C的過程中,擊中了消費者對品質要求的痛點,打造出“正品+物流”的強品牌風格。
而新美大順應團購大潮,在中國社會消費升級、產業升級的過程中,準確把握住本地生活服務升級的方向,成為覆蓋范圍最廣、產品類別最豐富、用戶超4億的全產業鏈O2O服務平臺。可以說,三家公司的明確分工與服務互補,使其在產品體驗、平臺化營運方面呈現出各自不同的優勢和劣勢,也讓他們在2016年的表現備受期待。
京東:長于物流 打造自營
在最新的報告中,京東2015年第三季度的交易總額達到11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1%,凈收入為44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這一增速充分體現了在中國電商向自營電商轉型的過程中,京東正在成為消費者首選的B2C平臺之一。
盡管從市值、GMV以及生態圈的布局來看,京東與阿里的體量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其自營+配送的模式,讓京東對商品的把控能力更強,從而在3C、家電方面優勢顯著。更重要的是,京東在電商領域打造的自建物流已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截至2015年9月30日,京東在全國46個城市已運營196個大型倉庫,并擁有4760個配送站和自提點,自建物流體系覆蓋區縣數量已增至2266個,第三季度中,有超過85%的自營訂單實現當日和次日達配送。
阿里:行業老大 搭臺唱戲
阿里巴巴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電商成長的歷史。對阿里而言,從外貿轉型,到零售業變革,再到信用缺失以及中國金融業變革,每一次中國經濟的關鍵轉型,阿里都參與其中順勢而為,這也直接造就了中國最大的電商平臺。
然而,在C2C和B2C并重的阿里看來,電商并不是全部的業務,在包括醫療、教育、文化、金融等產業,阿里的身影隨處可見,可以說,哪里有風口,哪里就有馬云。今年夏天,馬云更抓住O2O的風口,重啟了口碑網,希望打造新的流量入口。
但這種大平臺帶來的帝國式管理,以及阿里過去在產品創意、設計、營銷、交易等環節的體系缺失,使得口碑在O2O領域難以大有所為。更何況有阿里支持的新美大在前,其在O2O領域恐怕占位的可能性更大,待要比拼效率之時,或許在金融、醫療、教育、文化領域的布局已經筑起了另外幾座金山。
新美大:鏈接服務 消費升級
作為電商業新貴,新美大早在2012年底,就已經從團購轉為B2C的生活服務平臺,其典型表現就是:團購上線的銷售項目都是限時不限量,項目有優惠,而非單純的商品團購。
因此,隨著合并的完成,新美大的電商化策略也日漸明晰,這從美團最近的兩個動作就可見一斑:一是美團一線BD的角色在轉變,運營色彩越來越突出;二是美團將商家客戶端更名為“開店寶”,采取了類似淘寶商家客戶端的功能。這兩個改變,歸根結底就是要鏈接人與服務。
從目前看,美團點評的主要業務布局在前端的餐飲、電影、酒店旅游和婚慶等領域,其在后端還有一定的上升空間,比如布局廚房經濟、農業互聯網、商超便利配送等,目前在美團的外賣平臺,已經上線了商超和藥品配送,這種產業鏈前后端的打通,將讓新美大擁有行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眼界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對阿里、京東和新美大而言,能夠在中國經濟的每一次升級過程中準確把握住機會,足以彰顯他們在行業所具備的高度與眼界。在2016年農村電商、O2O風口持續發酵之際,只有不斷保持自我革新的速度,才能在風起云涌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