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十一,總是淪為京東和天貓之間相混戰的“狗血劇情”。
年年雙十一混戰,今年尤其不堪。原本一個好好的大學校園用來歡樂娛情的光棍節,自被嫁接銅錢氣味之后,越來越被弄得不倫 不類,從貓狗大戰到雞鴨同池,從京東、工商的聯署辦公,到京東到工商控告天貓強迫網店商家“二選一”,從蘇寧派遣人員到京東亦莊總部巡游,再到天貓、京東 的雙十一娛樂晚會競秀,雙十一已經成了天貓和京東的“焦土戰場”,有人問,這樣混戰下去,電商大佬們還能不能好好做生意了?在商家只是為競爭而競爭而死掐 對方時,用戶的利益被擱置在了何處?
在電商最愛的運動式營銷背后,我們不妨細數一下這其中隱匿的“七宗罪”。
第一宗罪:粉飾財務報表,欺騙投資者
筆者曾經在一年前的一篇舊文《阿里開始裸泳 雙十一是救命藥方?》中指出,阿里之所以如此倚重雙十一這一天的銷量,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為了年終的KPI發起總攻,二是滿足大佬們君臨天下、俯瞰人間無數剁手男女為爭奪一點蠅頭小利而狼奔豕突的喜樂景象。
按照阿里官方公布的統計數字,從第一年的2009年開始策劃這場盛大的人造節日營銷活動開始,到2014年的6年里,阿 里巴巴平臺的業績分別為:5000萬元(2009)、9億元(2010)、34億元(2011)、191億元(2012)、350億(2013)和571 億元(2014年)。
對于陷入增長困境中的電商們來說,尤其是阿里這樣的利潤機器而已,雙十一這一天的業績就是給投資者注射的最烈強心針。阿 里巴巴2015年第二季度的營收增長為28%,第二季度為32%,這樣的增長速度已經遠低于幾年前的高歌猛進,甚至遠遠落后于競爭對手京東(兩個季度的營 收增長分別為62%和61%),阿里股價也因為業績增長滯緩而一度腰斬,這時候它最需要什么?就是業績!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曾經指出“如果比照這一標準,阿里人只要苦干一個月,就能做到一年上萬億的營業規模,余下的11個月里,阿里員工就可以拿著獎金和股票分紅去地中海度假了。”
因之,通過運動式營銷突然放大短期業績,用以粉飾財務報表,欺瞞投資者,是電商大佬們飲鴆止渴,甘之如飴的第一宗罪。
第二宗罪:虛定價格,欺詐消費者
電商平臺的經營秘訣,可以總括為一句話:羊毛出在豬身上。想當年天貓平臺上的眾多商家為了完成業績而“被五折”,今年已 經因為新的政策管制,而轉化為各種紅包、價格折扣和預定金雙倍折算等滿網翻飛,看得頭暈腦眩,總之一陣沖動消費下來,你發現還是買的沒有賣的精,各種價格 陷阱,各種貓膩,與紅包優惠俱下,價格紛亂如運營商的資費套餐,各種買買買,各種復雜運算,最后,你還是抱回來一大堆沒用的東西。
運動營銷的第二宗罪,就是搞價格欺詐,蒙蔽消費者的心智。
第三宗罪:快遞兇猛,漠視用戶體驗
互聯網商業的精義只在四個字:用戶體驗。可是,到了雙十一這里,只是成了電商大佬們一家的狂歡節。
每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商家們忙著為了刷單而公開造假,或者利用變相提價等手段大搞虛假折扣;快遞人員忙得叫苦連天,有的貨物甚至要滯延幾周之后才能輾轉到用戶手里;至于消費者,沖著低價買了一堆根本用不著的東西外,還得苦苦等待那個永遠在路上的快遞員。
此時,只有電商大佬們在旁邊數錢偷著樂,雙十一這一天,阿里的營銷費和傭金不會打折,而且會變相漲價——只會驅動商家去 投更多的廣告,低價賣出更多的商品,阿里可以獲得更多的營銷服務費用和傭金;而就在這一天,成千上萬的用戶在電腦前等著11月11日零點那一刻,打破頭搶 著為阿里去送錢。
最慘的是快遞小哥和消費者。前者一天忙得吃不上飽飯,為了拿每一單的獎勵而披星戴月;用戶也好不到那里去,除了望斷秋水之外,快遞員的種種壓力也會轉化為用戶最糟糕的購物體驗,種種耽擱,種種錯亂和種種暴力運輸,此時也會增加11倍以上。
第四宗罪:刷單作假
刷單已經成為電商大佬們的公開秘密。不同的是,每逢雙十一,電商平臺上的刷單業務就更加繁忙了。
刷單之所以屢禁不止,而且還越來越受平臺和商家們青睞,原因有三:一是增加商鋪曝光率,降低營銷費用(這和阿里的競價營 銷制度有密切關系,畢竟本質上,阿里才是中國最大的網上廣告公司,而不是電商公司),排名越靠前,商鋪在平臺上需要交的廣告費就越少;二是幫助增加平臺業 績,電商大佬們也可以趁機向投資者刷單,夸大平臺營銷業績,況且還能收到平臺商鋪影業收入1%-3%的傭金,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最苦的就是用戶了,被永久蒙蔽而不得知。工商總局剛剛頒布的《網絡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活動管理暫行規定》中,盡管也有禁 止刷單的要求,但這樣粗疏的規定,執行起來幾乎不可能,原因你懂的:網上的系統交易本來就很隱蔽,而商家和平臺運營商唯獨在刷單這一件事是穿同一條褲子 的。
第五宗罪:惡性競爭
當天貓和京東為了競爭而競爭時,用戶就成了兩頭大象爭斗時泥蹄下那只可憐的小白鼠了。
事實上,就我在前文《阿里、京東怎么比? 馬牛不相及》一文中指出,阿里和京東本是兩家不同商業模式的公司,就像井水不犯河水,一家以自營為主,依靠規模和服務(如京東金融等)獲得利潤;而另一家 是經營平臺,類似于王健林的商業地產,搭好平臺好招商,因此,阿里是坐地商,進來的都要交錢,這一模式的特點是利潤奇高(阿里是凈利潤也高達40%以 上),但用戶體驗不好掌控(自己不直接經驗買賣行為)。
這種銷售模式的差異,和兩家公司創始人的性格、甚至和兩家公司的LOGO形象都非常契合。東哥只問耕耘,靜候金娃誕生; 馬云像一個游俠,東邊不亮西邊亮,從中國黃頁、網上B2B、C2C、B2C到螞蟻金服,投資者、商家和用戶都被他忽悠得眼花迷離;一個勤懇樸衲,如忠誠之 犬;一個機敏空靈,如仙世靈貓。
管理學宗師德魯克曾經指出,商業的最高境界是以滿足社會服務、解決社會問題;而最低的、也最沒前途的就是為消滅競爭對手而競爭,比如充當價格屠夫,比如惡性競爭,如此看來,天貓京東的那些貓貓狗狗可以休矣!
第六宗罪:操縱輿論、制造狗血劇情
今天的媒體界,最大的危機不在數字化,而是完全為商業力量所操控。雙十一更是如此。
比如滿篇的奶茶妹妹,微信中泛濫的馬云語錄,還有各位電商大佬互相打賭、斗嘴、譏諷對手以及各種花邊新聞,充斥了每一份 報紙、網站的版面。一些無節操、無底線的狗血劇情,更是亮瞎了讀者眼睛。試問:馬云和一家公司有那么重要嗎?劉強東的私生活一定要被放大在每一個新聞報紙 的版面嗎?
這種輕狂和驕矜之氣也是商業浮躁的征兆。當年巴里巴巴單挑工商總局,不久前京東被曝光和工商局聯署辦公,除了各家關公部和隸屬公關公司的大肆渲染之外,電商大佬對于媒體的操控,已經嚴重擠占、損害著媒介的公共空間。
第七宗罪:貶低消費者智商,操控大眾
雙十一的運動式營銷,源于營銷術,也只能止于因銷術。
但電商大佬們之所以迷戀這樣的運動式營銷,和他們骨子里的精英思維密不可分。在他們看來,中國互聯網就是一個“人傻、錢多、速來”、充斥著無數無知小白鼠市場,利用技術和營銷手段,就可以輕松玩弄于股掌之間。
果真如此嗎?在筆者看來,雙十一式的運動營銷就是中國人發明的人民戰爭翻版,旨在愚化消費者智商,制造更多的群氓效應,如此看來,這種運動式營銷實在沒有太多的知識和技術含量,小白鼠們再愚駑,也會有覺醒和消費疲勞的那一天,長此以往,雙十一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