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網購狂歡節,再一次刷新了網購交易額歷史記錄,截止2015年11月11日24:00時全網總銷售額1229.4億,1229億是個什么概念?近一個省的年產值了。在全網電商中,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全天交易額912.17億元,無線成交626.42億元,無線占比68.67%。其中京東下單量突破3200萬單,同比增長130%,移動端占比74%。
電商帶來巨大銷售額的同時也給傳統企業帶來了沖擊。據《中國連鎖零售企業經營狀況分析報告2013~2014》報告顯示,2013年零售百強銷售額突破2萬億元,但增幅首次出現個位數,僅為9.9%,而零售百強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也從2009年的10.8%下降到8.7%。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宏觀經濟增長減速、消費疲軟、電子商務渠道分流、消費升級以及成本持續高企等因素共同導致的。
電商領域一路高歌猛進,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過去10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了10倍,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1.2萬億元,其中網絡零售額達2.6萬億元,規模居世界第一。電商推動了大眾消費方式的轉變,促使消費便利,釋放消費潛力。2014年,全國信息消費規模達2.8萬億元,與電子商務密切相關的互聯網行業收入增長了50%。電子商務帶動了批發、零售、物流、生活服務、傳統制造等傳統產業向“互聯網+”轉型,促進經濟向綠色、集約、高效轉型,并為中小企業帶來更多貿易機會。
作為中國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朝陽產業,電商近年來頻頻出現的假貨、價格虛標、刷單、物流配送等問題也同樣讓人心有疑慮。其中低價競爭、傷筋動骨的殺價所引發的假貨問題格外受關注。據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組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情況的檢查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網購正品率為不足六成,網絡消費是消費維權案件的集中領域。
電商在各種超級價格戰中,汲取利潤的話就只能打成本的主意,沒有底線的惡性競爭必然會產生一個結果:假冒偽劣。如果網購平臺上沒有一個好的產品,也沒有好的服務,假冒偽劣和低價競爭肆意橫行,直接受傷的除了無數的消費者,最后還有眾多傳統企業和品牌,這對商業意味著倒退。
對于傳統制作業而言,產品利潤是根本,企業依靠放量生產,降低成本,并經過分銷商分銷代理商將產品賣給終端用戶,價格自然高,而對電商沒有中間渠道,成品直接賣個終端用戶,省去中間的環節價格自然就低,但是互聯網作為輕產業產品的質量和售后不能保證,尤其是電商由最初的涉及消費品領域到現在向科技產品等垂直服務領域深度延伸,在這些領域,無論是技術還是商業模式電商面臨很大挑戰,他們沒有相關技術研發于是就會出現企業模仿、放量生產、降低成本,嚴重打擊制造業積極性,傳統企業或許在電商的沖擊下再難抗住成本問題,迫使企業不得不降低研發費用,降低新品推出率,降低生產成本,對產品品質必然沒有好處。
現如今互聯網+的概念大力推廣,并不是任何產品都能放到互聯網上去賣,否則電商上現低價競爭和假貨就會頻頻出現。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電商首先你要保證產品質量,這是關鍵,其次再運用互聯網營銷和互聯網極致思維,降低產品推廣和流通環節成本,而不是“犧牲”產品制造成本以期放量生產和銷售。因此在我看來與其說是互聯網+的模式倒不如走+互聯網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