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爭議、巨頭林立,仍然無法阻止創業公司進入生鮮電商領域的混戰。對此,中國零售業生鮮研究中心委員李長明“語出驚人”的稱,“99%的生鮮電商都在虧損”。
北京的生鮮O2O市場已經讓人感覺到了泡沫和非理性,在上海也已有一批生鮮電商企業倒掉。
目前關于生商平臺發展有著兩種思路,前者認為電商平臺的客單價提升意味著用戶的較高忠誠度,后者則希望購買水果成為一個高頻的需求,甚至是作為整個生鮮O2O平臺的入口。但雙方的目的相同——將用戶停留在自己的平臺上,盡快擴張。
在生鮮電商格局定下之前,所有人都在走一條平衡木:在規模和體驗把控之間做一個最佳節點的選擇。關鍵點在于,配套的物流和倉儲能否跟上擴張速度?
目前,國內生鮮農產品冷鏈倉儲和物流成本非常高。建一座小型保鮮庫,單價為每平方米900元(制冷設備、庫體保溫),自建2000平方米冷庫,每平方米需要2000元(土建、鋼結構、制冷設備、庫體保溫等),冷庫設備維護費,按照200平方米算,一年維護費1.5萬元。
這樣的天價,讓生鮮電商望而卻步,于是絕大部分是依靠第三方物流實現跨區域配送。如京東生鮮的配送主要是第三方配送,順豐為主,地方冷鏈為輔。然而即便是強大的順豐,目前也僅能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實現全程冷鏈物流。眼下,冷鏈物流的費用已占據了生鮮電商四成成本。
生鮮電商成本高、利潤低又由生鮮高損耗的性質決定,而這種損耗現在無法把控。傳統電子商務可以租個大倉庫,一兩年不動。但生鮮三天不動就是損耗,是比快銷還“狠”的產品。
即便解決了昂貴的冷鏈物流運輸,“最后一公里”依然讓生鮮電商頭疼。遠距離運輸可以找大型物流公司合作,但最后一公里要靠自己解決。然而,自建配送成本太高,多個倒下的案例都已證明,自建配送對生鮮電商是極大的弊端。在量有限的情況下,電商還能承受,一旦量大,就會投入人員,成本上升,最終轉嫁給消費者,失去競爭力。
另一個問題在于,生鮮電商的訂單配送非常集中。假如一天有2000單,大家都等著米下鍋,做午飯或者晚飯。這要求早上10點之前必須送1000單,下午4點之前必須送1000單。如何做到?難道建立1000人的團隊嗎?對于多數生鮮電商從業者而言,這絕不是砸下千萬元就能解決的問題。
更讓人抓狂的是,現在在家做飯的大多還是50、60后,很多都是電腦盲、手機盲,并不是主要的目標客戶。要等到75后成為家里的做飯主體,才會迎來真正的生鮮電商時代。而以生鮮電商極度燒錢的現狀來看,實現盈利至少還需三至五年的沉淀。目前的生鮮電商們可能大多無法把錢燒到75后掌勺的那一天。
其實,國外很多生鮮電商雖然經歷了超過十年的發展,但它們依然只在少數幾個城市開展業務。以FreshDirect(生鮮直達)為例,其成立于2002年,一直在紐約開展業務,直到2010年后才開始向旁邊的新澤西州擴張。而更為國內同行熟知的AmazonFresh(亞馬遜生鮮服務),它2007年8月上線后一直在西雅圖服務,直到近期才開始拓展洛杉磯市場。
也許,國內生鮮電商可以以一種小而美的形態存在——采取宜深不宜廣的發展策略,在自己熟悉的市場深耕,找到目標用戶并積極增加單位面積上的潛在用戶,靜待市場的成熟。
奉勸生鮮電商們,發展不必急在一時,暫時把“擴張占地盤”的念頭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