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阿里巴巴似乎越來越熱衷于搞“高富帥小圈子”——聚集一些規模、實力相當的品牌,形成品牌聯盟,并給予多方面的支持。從最近發布“天貓家裝2.0戰略”、聚劃算的“倚天會”等,無不表明阿里對于旗下電商品牌的傾向:扶大放小,徹底提升品牌商家的影響力、效益,扶植“小圈子”內的成員做大做強。
這一系列動作,似乎預兆著電商格局的重新洗牌。
對抗B2C同行,培養“嫡系部隊”?
在上述所提到了兩個“會”中,天貓、聚劃算都在方案中都涉及“忠誠”一類的意思。天貓家裝資深總監王立成曾表示,專一、獨家的合作關系才能讓賣家與平臺雙方進行深層次的合作。事實上,這的確關乎到天貓、聚劃算平臺的利益,試想,平臺千辛萬苦為賣家提供的資源、有利政策,結果賣家與其他平臺也有合作關系,翅膀硬了卻自己飛走了,換誰心里也不是滋味。
(資料圖片來源網絡)
而日前,優衣庫閃退京東,似乎也有電商平臺“派系分立”的味道。有分析稱,這次優衣庫閃離京東或與阿里有關,因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和軟銀孫正義是優衣庫的股東,消息雖未經阿里官方證實,但京東方面對于此事的回應——“由于優衣庫的電商業務策略調整”卻值得令人玩味,電商策略調整,但卻是退“京東”不退“天貓”?
無需置疑的是,天貓方面有讓商家“站隊”的意思,正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賣家多平臺發展必然會帶來更多的流量支持,但是在深度方面,天貓似乎更傾向于獨家支持,為“專一”的賣家提供確定性資源以及各樣營銷支持。而京東、唯品會等B2C大鱷,近期不斷引進國外知名品牌進駐,也在為平臺“專屬”的品牌實力招兵買馬。
散養與圈養?
有業內人士稱,淘寶建立伊始,無數中小型賣家成就了淘寶的繁榮,卻成為了天貓的墊腳石;如今阿里再次要“劃圈而治”,組建核心品牌圈子,無疑又是一次對中小型賣家的“放血”。
而事實上,在今年年初,各大B2C電商平臺均有爆出商品質量、假冒商品、售后服務等問題,而天貓重點培養這一批核心商家,無不是對于整個電商行業氛圍的表態與調整。
據了解,聚劃算的倚天會是由聚劃算內部的核心TOP商家組成,商家完全采取邀約制,并且不對外開放報名,并且加入倚天會的商家需要滿足單期活動成交上千萬、淘系年銷售額達到1億、主品牌調性分在4分以上等條件。這樣的近乎嚴苛的條件,還有不少商家“擠破頭”地申請加入,這對于提升消費者信心,重構電商與消費者的信任關系起到一定作用。
但無可否認的是,電商零售業將會出現“馬太效應”,可能會對中小型賣家造成一定的影響。
自建品牌效應?
“雙十一”,從一次偶然事件變成了一種現象級的電商常態。探究“雙十一”出現的原因,無非是籍著當年所流行的“屌絲”文化與“光棍萬歲”的態度所誕生的一個網絡節日——既然只身一人沒人對你好,那就請對自己好一點吧。
然而經過“雙十一”一役,無論是天貓、京東還是其他電商的平臺、賣家,似乎并不滿足于一年一度的狂歡。節點帶來的是爆破式的銷量增長,背后帶來的經濟效益與品牌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事實上,打造另一個“雙十一”并不是難事,難的是如何讓這些節點具有“雙十一”同樣的品牌傳播力與品牌效益。雙十一過后,業界最關心的銷量榜成為了一張最能證明企業實力的名片,而“雙十一”則成為消費者所期待的一個節日。近期京東的“618盛典”,聚劃算的“7.23超級大牌日”等自建促銷節點,力求建立自身的品牌傳播鏈以及完整品牌傳播標簽,逐步將大眾對于節日的印象與理解結合到品牌當中去。
馬云說:“品牌包括兩方面‘品位和口碑’,品牌里是帶有文化和精神,所以品牌不等于廣告。”把高端品牌“打包”起來,創造下一個“雙十一”,需要平臺對賣家有足夠的控制力與合作深度,否則只有單方面的唱“獨角戲”,所謂的“大促”也只不過是一張掛在網頁上的海報。集聚行業領先品牌,形成品牌氛圍,似乎就是各種“品牌日”最顯而易見的動機。
天貓的這種“劃圈而治”的計劃實踐還處于起步階段,現在下定論未免為時尚早。但無需質疑的是,這是天貓一次重大調整,將影響整個電商行業的格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