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地體力活,到忙里偷閑點幾下鼠標便實現月入五六千元人民幣的“電子商務”,甘肅隴南山區26歲的打工族姚玉寶現在已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網店店主,而這距離他接觸“電商”這一新鮮事物僅1年時間。
初春的傍晚,在隴南市工地上忙碌了一整天的姚玉寶匆忙趕回他位于城邊山腳下的出租屋內,電腦屏幕上網店頁面不斷發出的提示音讓他顧不上吃飯,又埋頭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不時還要離開座位整理貨物、過秤、包裝、聯系發貨。
花椒、木耳、香菇、黃花菜、核桃、橄欖油……姚玉寶的屋內堆滿了從當地農戶手里收購來的各種土特產品。他說,2014年初剛開始嘗試通過網絡做生意的時候,只有簡單的七八種產品,隨著顧客的要求和需求量不斷增大,逐漸增加到近百種,其中九成以上產自當地。
“電子商務現在發展得太快了,沒想到很多當地以前愁銷路的土特產品放到網上這么受歡迎!”姚玉寶對“電商”在內地偏遠山區迅猛發展產生的“神奇效應”驚嘆不已。他坦言,2013年后半年才接觸并學會網購,2014年初試著在網上賣東西,到現在月利潤五六千元以上,這一切令人意外。
“關鍵是客戶群仍在繼續擴大,今年打算創建自己的品牌!”初嘗“甜頭”的姚玉寶對“電商”在交通不便的山區未來前景持樂觀態度。他說,現在生意好的時候一天會接100多個訂單,甚至有快遞公司主動上門聯系“低價發貨”,且尚有很多深藏閨中的“好東西”未被外界知曉。
據媒體報道,目前內地電商巨頭阿里巴巴、京東等平臺正在農村電商領域四處開疆拓土。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與會多位嘉賓亦認為,2015年或將成為中國農村電商的“啟蒙年”,農村電商即將迎來新“風口”。
中新社記者了解到,隴南市是中國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電商扶貧試點市,該市武都區近期被阿里巴巴設立為內地少數幾個“農村淘寶”試點地區之一。“農村電商”在當地漸入人心,開遍了城區大街小巷的農特產品體驗館內隨處可見提供“下單”的各種二維碼。
“農村淘寶就是要解決農民難買難賣的問題。”隴南市武都區電子商務中心副主任胡彬彬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現在城里人希望網購到質優價廉特色農產品,而尚未掌握互聯網技術的廣大農民既需要將手里的產品“保值”賣出去,也希望足不出戶買到“網貨”。
胡彬彬表示,武都區的“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已經進入實施階段。通過在農村建立村級服務點,讓農民在代購員幫助下購物,同時農民自己家里生產的農特產品也可以通過互聯網賣出去。這就解決了農民的買和賣的問題,幫助農民致富增收。
在胡彬彬看來,“交通落后”、“山大溝深”、“農特產品豐富”等是當地全力發展電子商務的主要因素。“今后綠色無公害的產品可以點對點直接交易,減少了中間環節,農民和消費者雙方都會受益。”他透露,短短1年時間,武都區發展起來的電商數量已超過千家。
針對未來“農村電商”快速發展可能面臨著交通不便導致的物流難題,胡彬彬對此已有所考量。他表示,試點初期可以臨時聘用長年駐守在各村的一些人員通過摩托車、拖拉機等代理收發貨,根據各地“電商”發展規模,再作適當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