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段有趣的對話開始——
某記者:聽說XXX要上市了哦!
陳琪:哦。
某記者:你們不擔心么?
陳琪:為啥要擔心?
某記者:它們一旦上市,就搶占了社交電商第一股,想想優酷和土豆,優酷搶先上市,結果土豆悲催了,資本市場上一直被壓制不說,最后也只能落個被收購的命運啊!
陳琪:那當年號稱“電商第一股”的麥考林呢?(話外音:2010年麥考林憑“電商第一股”概念上市,IPO價格超過17美元,結果每況愈下,虧損不斷,后來不得不剝離服飾等電商業務,如今只剩下“殼”的價值,股價徘徊于3美元。)
某記者:……………………(長時間的無語凝結)
目光所及,便是一切?
好吧,“目光所及,便是一切。”就像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所說。無論是創業公司,還是媒體,如此執念于上市和爭當“XX第一股”,也是醉了。
沒錯,IPO上市是一個公司發展的里程碑,但它絕非企業飛鳥化鳳的決定性因素。千萬不要忘記,資本市場不相信眼淚,搞不好,被敲骨吸髓。尤其是華爾街那著名的名利場,從來都是向成功與金錢叩頭,身在其中,只能“Keep Growing,Fuck Everything Else”。
前段時間,蘑菇街創始人陳琪告訴小郝子:他很認同美團王興的觀點——“誰先上市誰認輸”。上市,本就該是件瓜熟蒂落的事情,自己從未把它當作是人生目標。他甚至有幾分感慨地說,如果真有人把上市當作人生目標,他無法想象“有朝一日,這個人敲完鐘后的感受和計劃”。
從另一個緯度來看,當今社交電商這一細分領域依然日新月異,競爭激烈,孰勝孰敗,定論尚早。在這樣的環境下,搶先上市的企業只能為了業績疲于奔命,攫取各種短期利潤,業績要好了更好。一旦要長遠布局而放大投入,立馬遭遇各種質疑;稍遇波折,便被各種做空……彼之甘露,或成汝之砒霜,這樣的失敗案例難道還少嗎?
前端的必不可少
說回社交電商。從最初建立購物的興趣社區,到后來的電商導流,再到如今的社交電商平臺,陳琪對蘑菇街的定位從未變化,就是連接社交、電商“兩塊大陸”的橋梁,只不過,一開始在上面跨界流轉的是人流、信息流,后來“拓展車道”,資金流也加入進來。目標也只有一個:讓社交用戶與電商賣家,以最佳的方式,形成買賣對接。
前端來說,蘑菇街要毫無違和感地融合社交和電商,必不可少的是,連續投入資本粘住消費者,將自己打造成認同感泉涌,歸屬感尿崩,幸福感爆棚,快感不斷的圣地。
以蘑菇街主力的女消費者為例,她們的內心世界其實算不得幽深,卻足夠錯綜糾結,暗藏著各種隱蔽的陷阱和炸彈,有些是生活扔給她的,有些是被外界話語微妙切換了角度,有些是自己設置的,問題的關鍵是,它們每分每秒都是動的,在本人都看不到的犄角旮旯震蕩、協同與抗爭。
因此,除了痛點、槽點、熱點上的引導,更需要深度(觀點)、濃度(見識)、溫度(故事)協調統合的運營系統,不斷打動用戶們的心。
而目前,依賴于“買手+數據分析”的方式,只是蘑菇街平臺前期的現實選擇,要進一步構建深度的、電商化的社交運營系統,則需要將更多情緒、情感、情趣、情懷的感性因素標簽化、數據化,在此基礎上形成應對的方法、程序……得出消費者洞察。這不單是破解“用戶會選擇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釋他們“為什么會選”的真諦。
如此工程,細密且龐大,須持續迭代、演進,非畢其功于一役,而講究日拱一卒,持續的資金投入必不可少,它的成敗決定著蘑菇街的生命力,及未來持續貨幣化的能力,陳琪自然不會怠慢,出手也必定闊綽——毫無疑問,任何創始人都會這樣做。
后端的不可或缺
再看后端。
畢竟,在這個沒有對錯,只有利弊的世界,被巨頭們模仿碾壓,絕不是什么稀奇事。因此,垂直電商領域的后來者,勢必掌控交易環節,與商家利益綁定,因勢利導,才能保證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要實現這一切,便意味著蘑菇街的商業模式變“重”,免不了擴充人員,搭建新的交易系統,真金白銀的投入不可或缺。
用金融界的老話說:“離錢最近,賺錢最穩”,早年的電商導購模式下,蘑菇街提供資訊、社交,打動用戶,去巨頭的平臺上成交,即便有龐大的用戶粘性,也不得不看巨頭們的臉色——利潤分成的方式變化,難受;巨頭平臺的商品良莠不齊,無奈。“輕”導流模式下,威福不能自操,宸衷便不可獨斷。
正因如此,陳琪才篤信“笨”辦法的價值,竭力將蘑菇街轉型電商平臺,打造自己的支付體系,以擺脫巨頭陰影。巨資推動下,蘑菇街匯集一流金融團隊,與銀行合作,一年內,將自主支付體系交易占比提升至30%以上,支付成功率近70%……以此為基礎,再談復購率、客單價,才不是海市蜃樓。當然,這套法則也適用于所有社交電商玩家。
但若蘑菇街是上市公司,各種環境約束下,豈能如此大刀破斧?一不小心,錯過時間窗口,恐怕只能落下“永遠看巨頭臉色吃飯”的命運,悻悻慨嘆“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在陳琪看來,支付金融體系還須持續投入,它于蘑菇街另存深意。那是一套金融化的標配打法——以交易數據為基礎,形成商業信用體系,由此為楔子,切入金融借貸,提供消費者分期貸款,給予商家供應鏈貸款。如此,平臺既釋放消費者購買力,又加速商家資金周轉率,交易額自然飛升。同時,“羊毛出在豬身上”的衍生服務獲利,也成為可能。
從“離錢最近,賺錢最穩”,到“獲利更易”,金融系統的完善,必定源于資本的積累,進而由量變走向質變,古今中外莫不如是。仔細回顧eBay與阿里巴巴,它們上市時,Paypal、小微金服都已經歷了海量投資,步入成熟期。玩金融的社交電商平臺,在上市前,也必定經歷相似的路徑。
是的,IPO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于對手,于自己。所以,小米創始人雷軍才會說:“找到一個巨大的市場,融到花不完的錢,和一流的靠譜團隊一起向前奔跑。”以致今日,小米依然在突擊猛進中準備,估值400億美元卻依然選擇不上市。
而就在數月前,蘑菇街以10億美元估值,獲2億美元投資,這一融資數額,已遠勝于很多公司的IPO金額。公司正有充足彈藥推進前后端的攻堅,何必非在2015年IPO?難怪陳琪會問:搶上市,那是個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