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邁入2015年,回望2014年電商行業狼煙四起,圍繞“上市”、“促銷大戰”、“整合并購”、“4G”、“移動電商”展開。電商大鱷登陸美國市場,雙十一再造571億再造奇跡,同時伴隨著4G的發展拉開了移動電商爭奪戰,讓我們一起盤點回顧2014年電商圈的“大事”。
一、電商史上最大規模“上市年”
5月16日,美妝電商聚美優品正式登陸紐交所,上市融資2.5億美元。
5月22日,京東正式登陸納斯達克,發行價為19美元,融資17.8億美元,加上騰訊的5%投資,京東的整體融資額達到30億美元。
9月19日,阿里巴巴于美國時間在紐交所正式掛牌交易。股票代碼:“BABA”,阿里巴巴IPO發行價敲定為68美元,以此價格計算,阿里巴巴集團此次將募資217.7億美元,成為美國證券史上最大規模的首次公開招股。
二、行業整合、陣營凸顯
3月10日,騰訊入股京東15%,成為京東重要股東。公告顯示,騰訊向京東購買351,678,637普通股,占后者上市前普通股的15%。雙方資產將進行整合,騰訊支付2.14億美元現金,并將QQ網購、拍拍的電商和物流部門并入京東。易迅繼續以獨立品牌運營,京東會持易迅少數股權,同時持有其未來的獨家全部認購權。
8月29日,萬達集團、百度、騰訊在深圳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宣布共同出資在香港注冊成立萬達電子商務公司,一期總投資額50億人民幣,未來5年總投入將超過200億。萬達電商將打造國內最大的通用積分聯盟平臺。同時萬達、百度和騰訊三方將建立大數據聯盟。放下競爭來合作,利益驅使讓三巨頭走到一起,可見各方加快布局O2O的野心。
三、物流行業發起對電商逆向收購
電商與物流發展相輔相成,但從社會影響力及資本吸引情況來看,物流行業似乎一直都是跟隨在電商腳步之后。2014年,物流行業巨頭卻意外發力,逆向收購了電商企業自建業務,開啟電商化物流。
8月,中信產業基金高調宣布收購原凡客誠品旗下的快遞企業——如風達。對于如風達的成功收購,被看作物流行業進一步入侵電商領域的重要信號。近年來,物流行業大兼并小,收購落地配公司等行為屢見不鮮,但籌重資收購電商優勢業務尚屬首次。
12月底,中信支持下的如風達,又大舉收購了代表國內電商頂級水準的凡客倉儲業務,向倉配一體化發展。
在運籌數月獨立運營后,如風達電商出身的優勢為快遞行業帶來改變的風向。以互聯網思維運作,注重服務質量、客戶體驗、附加價值使得如風達與其他快遞明顯區隔。目前,如風達正在基于快遞業務,發掘更多服務的可能性。
四、無節操大戰
2014年初華為發起了針對小米的價格大戰,榮耀3c定價798直接針對紅米799,而榮耀3x定價1698元針對定價1999元的小米3。在此之后魅族、oppo、聯想等國內手機品牌都加入了價格大戰,智能手機很快被拉到千元機時代。
2014年2月開始以騰訊干爹為首的滴滴打車和以阿里干爹為首的快的打車發起了補貼大戰,本質上,打車軟件大戰背后是,移動支付市場針對年輕用戶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大戰,是微信支付試圖顛覆支付寶在支付市場的壟斷地位。結局是黃蜂,搖搖等打車軟件紛紛掛了或者轉型。
五、移動電商爭奪戰
4g時代來臨,移動電商駛入“快車道”。至2014年6月30日,我國4g用戶數達1397萬,3g用戶累計達4.71億戶。手機網民已占網民比例的83.4%,超過了pc上網的用戶數。隨著4g的普及,中國電商行業也加速駛入移動電商“快車道”。
六、雙十一、雙十二促銷大戰
11月11日,天貓雙十一交易額突破571億元。其中,開場第1分鐘交易83萬筆,零時3分交易額突破10億,38分28秒沖到100億,其中無線占比45.5%。天貓將今年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拓展至全球范圍,成為首個全球化的“雙十一”,天貓國際首亮相。數據顯示,本次雙十一天貓國際共有217個國家和地區成交,其中中國香港、俄羅斯、美國是除中國大陸外消費額最高的地區。
剛送走“雙十一”,“雙十二”購物狂歡又打響了。盡管“剁手族”看著剛剛癟下去的錢包,“咬牙切齒”地表示再也“不約”,可是商家們總是有各種方法掏空消費者的口袋。今年“雙十二”,線上線下商家更是齊齊聯手,等著消費者前去“撿便宜”。
七、2014年互聯網金融大戰白熱化
阿里、京東、蘇寧等各大電商平臺幾乎涉足互聯網金融所有領域。7月,京東眾籌上線。10月16日,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宣布正式定名為“螞蟻金融服務集團”。蘇寧云商,正在試圖通過一系列金融試水盤活自己沉積的資金,圍繞供應鏈打造出一個自己的金融“江湖帝國“。
另外,6月17日,支付寶和天弘基金共同宣布,雙方合作推出的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暨“余額寶”正式在支付寶上線。國內首只互聯網基金終于面世,電商對銀行的“逆襲戰”再度“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