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與京東的口水戰,再度白熱化。
在上周末的京東年會上,“大嘴”劉強東放言京東未來的目標是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在演講中,圍繞假貨水貨、稅收貢獻等問題,劉強東多次暗諷競爭對手阿里巴巴,在行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把京東和阿里、劉強東和馬云放在一起總是話題不斷。當然,在對標阿里之前,京東與當當、蘇寧等對手也曾有過交戰。但隨著去年京東、阿里相繼赴美上市,天性好斗的劉強東明白:電商行業二虎相爭的格局已經形成,值得京東正視的敵人只剩下了阿里一個。
早在去年雙十一,京東和阿里就曾因為商標問題明爭暗斗;今年伊始,馬云的“京東悲劇”論也引發了不少口水。
電商行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培育出了京東和阿里兩種模式、兩個巨頭:一個是最大的自營電商,一個是最大的平臺電商;一個用物流號令天下,一個攜流量統帥三軍。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它們之間的競爭將是整個電商行業的主旋律之一。
至于最終誰將勝出,則是由體量、格局、管理、文化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管是京東還是阿里,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并存、機會與風險同在,決定其勝負的也許不是對手,而是趨勢和自我革新的速度。
阿里優勢:大而強
從體量層面看,無論是市值、GMV(商品交易總額)、盈利能力還是生態圈的繁榮程度,阿里都遠超京東。不過,京東的增長勢頭良好,未來二者的差距有望縮小。
【市值】截至美國時間上周五晚,京東市值329億美元,阿里巴巴市值2434億美元,是前者的7倍。
【GMV】2014年第三季度,京東GMV是人民幣673億元,同比增長111%;阿里巴巴同期GMV為人民幣5557億元,是前者的8倍,同比增長48.7%;盡管從增速上看,京東是阿里的兩倍有余,但并不意味京東可以在短期內趕上阿里,畢竟兩者體量差距太大,且難以預料京東這種急速壯大還能持續多久。
【盈利能力】2014年第三季度,京東凈收入29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1%,凈虧損1.6億元,虧損原因是受與騰訊合作的資產和業務拖累;阿里巴巴同期收入人民幣168億元,同比增長53.7%,凈利潤68億元,盈利能力遠超京東。二者營收增速相差不大。
【用戶】2013年,京東年活躍用戶數為4740萬;阿里巴巴在其2014財年(截至2014年3月31日的前一年時間)的活躍用戶數量則為2.55億,約為京東的5倍。
【商戶】京東雖然以自營為主,但其開放平臺(POP)業務也在高速增長。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共有約5萬名商家入駐。2014年第三季度,京東第三方開放平臺業務交易總額為268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48%,在總交易額中占比為39.9%。阿里巴巴則號稱有800萬商家,二者不在一個量級。不過,考慮到模式差異,這一對比不具太大的參考意義。
【移動化】移動就是未來。2014年第三季度,京東移動端GMV占比29.6%;同期,阿里巴巴移動端GMV占比為35.8%。占比之間阿里略微勝出,不過隨著京東和微信、手機QQ合作的進一步深入,其移動化的前景有望追上。
綜上所述,單從體量層面看,京東并不具備與阿里平起平坐的資格。那么,京東的優勢在哪?
京東優勢:正品+物流
眾所周知,京東是自營為主的電商,B2C是其根基,阿里是平臺電商,B2C(天貓)和C2C(淘寶)并重。這種模式差異使得二者成為了兩家完全不同的企業,在產品和體驗、平臺公信力方面大相徑庭、各有優劣。
【產品】在產品方面,淘寶的品類豐富度自不必言,從服裝、家電、3C、家居、百貨到汽車,“萬能的淘寶”有求必應,這主要得益于阿里并不染指產品,所有的SKU(庫存量單位)都由平臺上的賣家自發提供。賣家自然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所以最終形成了一個品類繁榮的大集市;相對而言,模式類似的京東和天貓,對商品的質量和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門檻較高,品類較少。尤其京東以自營為主,品類擴張的成本很高。所以從品類豐富度的角度看,京東不占優勢。
但在產品的品質方面,京東對商品的把控力度更強。長期以來,京東一直以“正品行貨”自居,尤其在3C、家電等標準品方面,盡管也時有假貨、翻新貨等事件被爆出,同時第三方平臺上也曾爆出存在供應假貨的商家,但相比淘寶上假貨水貨泛濫、李逵李鬼并存的現狀,京東在“正品行貨”形象的塑造上顯然更有優勢。
電商在中國剛剛起步的時候,價格致勝,淘寶的急速崛起正是得益于低價這一草根氣質。但隨著商戶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成本劇烈上升,過去的低價商品不再具有價格優勢。加之國內的消費潛力正在釋放,追求有品牌、質量有保障的商品是未來主流的消費需求。所以,單從商品品質角度看,京東模式具有一定優勢。當然,意識到B2C才是未來的阿里巴巴,近幾年也在不遺余力的發展天貓。不過,按照目前的現狀看,天貓更擅長服裝等品類,3C、家電方面京東的實力更強一點。
【體驗】電商的體驗可以劃分為網站體驗、支付體驗和物流體驗、售后服務體驗四個環節。網站體驗方面,京東和阿里的差距并不明顯,這里不做贅述;支付層面,支付寶有超過3億實名用戶,其中活躍用戶接近2億,京東的網銀在線雖然未公布相關數字,但相比二者的差距不小。網銀在線未能成為大眾支付工具一定會影響京東的支付體驗,不過好在京東和騰訊合作以后,用戶可以使用微信支付付款,在支付體驗方面有一定改善。但微信支付畢竟是騰訊的產品,除了要交費率之外,過渡依賴微信支付也會影響京東金融延伸業務的發展。
物流一直被認為是京東的核心競爭力,京東7萬多名員工,其中絕大多數是在倉儲和配送崗位上工作。自建物流可以保證商品及時送達,可以進行貨到付款,快遞員未來還能當做推銷員使用,成為O2O的線下流量入口。阿里自己不賣商品,所以物流服務通過四通一達等社會化物流企業來解決,雖然馬云希望通過發展菜鳥物流來改善局面,但目前尚未看出太大進展。
綜上所述,在用戶體驗層面,正品形象、物流體驗上京東優勢較為明顯;而在淘寶越發被詬病的今天,阿里要想捍衛自己的電商帝國,既需要大力扶持天貓,又需要不斷完善物流環節,挑戰不小。
模式之爭
京東做的是零售業+物流業,阿里玩的是商業地產+互聯網廣告。零售業和物流業的錢需要一分一分賺,效率就是生命,所以京東注定苦逼;地產業和廣告業都是暴利行業,成本低、來錢快,阿里成為土豪一點都不奇怪。
【盈利模式】自營電商,自買自賣,京東賺的是差價。舉個例子,一臺手機進價3000元人民幣,售價3288元,京東賺的就是288元的差價。除去倉儲、物流成本,利潤微乎其微。加之,京東一直在大肆興建倉庫、擴充配送隊伍,有著這些投入做為背景,不難理解為何京東一直 虧損。而阿里巴巴不管商品、不管物流,只需負責經營好流量,就可坐收租金和廣告費,毛利奇高,風險極低。
所以,當馬云輕輕松松賺的盆缽滿盈、走上“神壇”、呼風喚雨之時,劉強東還在苦逼兮兮地和快遞員們稱兄道弟、打成一片。問題是,羊毛不會出在狗身上,馬云雖富,卻是建立在數百萬商家掙扎生存的前提下;劉強東雖窮,但效率未必就不能致勝。在零售業的鏈條上,京東和阿里都各占一環,到底誰的模式才是更合理的資源配置模式?探討這個問題需要對產業鏈的上下游進行綜合分析。
【生態】
劉強東有個著名的“十節甘蔗”理論,從零售行業供應鏈的角度解讀了利益分配。他認為,一個產品從創意、設計、研發、制造到定價五個環節應該由品牌商來做,從營銷、交易、倉儲、配送到售后這五個環節應該由零售商來做。京東的策略是做更多的環節,交易是基礎,延伸至倉儲、配送、售后、營銷等其他環節追求更好的服務和更大的盈利空間。這意味著,品牌商跟京東合作,只需要專注在產品的生產階段,流通環節交給京東來做,比較符合專業分工的理念。可以說,京東是零售服務商,是為品牌商打工的。
在阿里的體系內,上述十個環節仍然需要由賣家自己來做;而且,為了爭搶流量賣家往往還需要付出更多的額外成本,競爭成本暴增,生存狀況普遍艱難。這也是最近幾年越來越多人感嘆在淘寶的生意不好做的原因。
劉強東不久前暗諷阿里讓賣家賺不到錢,但自己卻過得十分滋潤,并非沒有道理。
總之,阿里的模式雖然賺錢容易,但商家之間競爭激烈。當然,京東的重模式也并不完美。按照劉強東的計劃,京東希望未來能擁有60萬名員工,這樣的擴張節奏,蘊藏的風險十分巨大。管理一個擁有60萬名員工的企業,保持零售和物流兩個方面的效率第一,絕非想象中那么簡單。
格局較量
眼界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
梳理阿里巴巴的歷史不難看出,馬云最懂“順勢而為”的重要性。他抓住了21世紀后中國經濟和社會的每一個高增長點:外貿轉型、零售業變革、信用缺失以及中國基礎物流落后等,并將其變為公司轉型的方向。
阿里曾經適時地把業務重點從B2B賺到C2C(淘寶),后來又轉到B2C(天貓)。在電商業務之外,馬云也希望依托支付寶打造一個新的金融帝國,同時,馬云還在涉獵醫療、教育、文化等產業。可以說,哪里有風口,哪里有金錢,哪里就有馬云。
阿里巴巴雖然起家于電商,但未來完全有可能干完就走,等到行業不再呈現高增長態勢、需要比拼效率之時,或許阿里的金融、醫療、教育、文化布局已經筑起了另外幾座金山。
而劉強東則似乎鐵了心要在零售行業扎根,除了金融,京東很少參與主業之外的其他業務。零售業賺錢不易,但京東就是要啃這塊老骨頭。
不過,最近兩年,京東也在做出改變。劉強東曾期望,京東金融未來十年內要撐起京東70%的利潤。理財+供應鏈貸款+消費貸款+平臺業務+眾籌,京東手握自己的用戶和數據,也在爭取另一個春天。
但在塵埃落定之前,京東和阿里的競爭還將持續。圍繞農村電商、O2O等新興領域,雙方短兵相接、爭個你死我活也不意外。對供應商和消費者來說,有競爭才會有越來越好的產品、持續改進的服務。
京東和阿里,兩種模式、兩大高手。它們的好戲,仍在繼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