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于“全球直購”的洋碼頭,隨著14年初始的跨境電商浪潮開始受到關注。這家垂直類電商團隊已運營四年之久,他們在這四年間是如何整合上游的供應鏈,又如何解決物流難題?
基本情況
簡單說,洋碼頭屬于跨境電商中的平臺模式,業務形態包括C2C+B2C兩塊。洋碼頭不做自營業務,平臺上的SKU全部來自海外個人買手(C2C)及零售商(B2C)。
此外,洋碼頭旗下一個獨立的物流公司——貝海國際速遞,向跨境seller提供直郵+報關清關服務。
目前洋碼頭C2C及B2C業務的銷售額基本持平。創始人曾碧波今年11對外披露,兩塊業務目前各貢獻6000萬-7000萬的銷售額。
COO蔡華披露,目前總用戶量過百萬,每天訂單量過萬。平臺上個人買手超過1萬人,零售商超過1千家。平均每天新增2萬-3萬個SKU。
從用戶活躍度看,B2C和C2C平臺基本處于同一水平。但C2C產品“掃貨神器”的成交轉化率更高,新用戶當月購買3.5次,重復購買率40%。
融資情況:2010年獲天使灣創投的天使投資;2013年12月獲得賽富基金千萬美元A輪融資。
運營模式
上游供應鏈的整合
跨境電商雖然已經成為國內電商行業的新爆發點,但其在海外的供應鏈體系并不成熟。因此洋碼頭選擇的路徑是通過平臺模式整合供應鏈,不做自營業務。
比較有意思的是,洋碼頭PC端和移動端的產品和運營模式都有明顯的區分:
PC端——B2C限時閃購, SKU全部由海外零售商提供,主要品類為母嬰、保健品、護膚品等,基本是標準化的產品。同時B2C的銷售大多是采用閃購的形式。零售商家的供應鏈及服務體系相對更加完善,更適合喜好一站式購物的用戶。
移動端——C2C實時直播。洋碼頭移動app“掃貨神器”,主要由個人買手實時直播海外打折商品,呈獻給買家的是不斷更新的SKU。
根據洋碼頭披露的數據,目前“掃貨神器”每天有300-500個直播。由于不同國家的時差和直播的形式,用戶平均每天打開“掃貨神器”10次。早上看美國買手的直播,下午是日本,晚上是歐洲。
其中,個人買手主要提供的是海外各大商場、藥妝店、奧特萊斯的實時折扣商品,以直播的形式第一時間同步商品信息,目前美國買手大多是提供服飾鞋帽等,日本以藥妝、居家用品為主,意大利主要是奢侈品、服飾等。英德以居家用品、有機產品居多。
在掃貨神器的下單流程通常是:買手現場拍照——上傳洋碼頭“掃貨神器”——買家支付定金——買手現場買貨——買家支付尾款——買手將貨物發往洋碼頭當地貨站——洋碼頭完成海外到國內直郵;
物流體系的建立
洋碼頭自建的物流公司“貝海”目前在美國有4個貨站,全球10個貨站。目前美國段物流可以100%通過貝海完成,而日本歐洲的物流仍然依賴seller個人的渠道。
除了線下倉儲,貝海通過有一套系統和海關數據對接,以提高清關效率,用戶也可以追蹤物流的實時狀態。但貝海并不是包攬海外到國內直郵過程中的所有環節,更多是做資源整合,比如商品到達國內后的落地配是由合作方EMS完成。
同時,貝海也是一個獨立的第三方平臺,除了服務洋碼頭的seller,也開放給京東等其他有跨境電商業務的公司。而洋碼頭的seller使用貝海,也需要支付服務費用。
定位于跨境電商的“正規軍”的洋碼頭,表示貝海國際物流是100%主動報關,但這也意味著某些SKU會受到局限。譬如中國對高端化妝品征收50%的行郵稅,在這種情況下,大牌化妝品不具有價格優勢。因此,洋碼頭的海外買手一般情況下也不會采購高端化妝品。
服務保障
供應商的審核
洋碼頭對零售商和個人買手都有一套比較嚴格的審核流程。同時不論是零售商還是個人買手,洋碼頭要求seller一定是常駐海外,沒有中國本地代理商。
零售商這端,主要是驗證類似于營業執照的零售資質,譬如美國就是seller permit,同時會驗證所有者的ID信息,公司信息,也會從政府部門去驗證商家過去的經營情況。
個人買手,主要是對買手個人ID信息的認證,譬如美國是駕照,日本是居留證。同時會確認買手本人居住在海外,需要提供在海外六個月以上地址信息,水電賬單,銀行賬單等,再通過郵寄一個紙質的認證函完成居住地址的驗證。
買手資源的維護
洋碼頭的個人買手主要是長期居住在國外的華人,其中留學生、全職太太是主要群體,也有一部分是兼職買手。
洋碼頭目前在海外設有一支60人的運營團隊,培訓個人買手如何利用洋碼頭做生意,主要工作包括對買手的定期培訓、新功能介紹等,以及其他支持性工作。
在SKU管理上,洋碼頭也會對買手做出一些引導。但由于海外買手對當地商超信息相對更加了解,洋碼頭在SKU上不做太多干涉。包括商品價格等,除非涉及惡性競爭,否則平臺也不做干預。
售后服務
另一個關鍵環節就是售后服務,洋碼頭的做法是:本土退貨,海外維權。如果買到假貨,中國買家退貨只要把貨退到上海,洋碼頭海外團隊幫消費者海外維權。
洋碼頭表示和歐美、澳洲當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都有合作,當地入駐洋碼頭的零售商和個人買手都需要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注冊。
4. 風險&不確定性
1) 盈利模式缺失:從商業模式來說,洋碼頭比較接近“大淘寶”的概念,也就是C2C平臺+B2C平臺。但目前,洋碼頭并沒有對seller收取包括廣告費在內的任何費用。此前,洋碼頭對零售商收取平臺服務費,但從今年9月起,這個費用也已經取消。
洋碼頭表示現在不考慮盈利問題,目前的工作是把跨境電商的流程標準化簡單化。
2)SKU不足:雖然整合了B端商家和個人買手,但目前洋碼頭的品類仍然不夠豐富,做的比較好的品類也僅限于母嬰、保健品等兩三個品類。
COO蔡華認為,現階段洋碼頭基本能滿足70%的海淘需求,品類上目前主要是滿足三類需求:第一是安全性,主要是母嬰產品;第二有價差的商品,譬如服飾;第三類是獨特性,只在海外市場銷售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