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2月29日),阿里巴巴首度披露了天貓國際的經營數據,該平臺從2014年2月份正式上線以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11月份成交額比上線第一個月增長超過十倍。目前,已有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5400個海外品牌進駐天貓國際,其中30家店鋪單店成交都超過千萬元。不過,阿里并未透露實際銷售額。
值得一提的是,《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稱,天貓國際70%商家幾乎沒有成交量。有業內人士認為,阿里此時披露數據更像是對這一報道的間接回應。
阿里巴巴B2C事業部總經理吳倩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天貓國際是面向中國消費者提供海外商品直供的平臺。包括麥德龍在內的歐洲前十名中的超市零售集團,有五家正在積極準備進入天貓國際。“有30多家世界頂級超市、百貨平臺即將在春節前后入駐。”
天貓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上述報道完全失實,“天貓國際一直以來都是天貓商城很好的補充,二者并不是矛盾的,且發展勢頭非常好。”
保稅區成天貓國際發展基石
2014年可謂是阿里巴巴全球化元年。前述天貓相關人士透露,外國公司如Costco之類的尚未進入中國市場,也沒有線下實體店以及營業執照等手續,因此不符合在天貓商城開店的要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阿里開通了天貓國際。
Costco官方人士表示,早在1999年,Costco就曾在北京開設辦公室,但始終徘徊在中國市場門外,并撤回了北京團隊。時隔多年,Costco選擇通過天貓國際再度進入中國市場。
據悉,目前上海、廣州、鄭州、杭州、寧波等5個跨境試點城市保稅區已經和天貓國際達成合作。這將成為天貓國際發展的重要基石。
吳倩告訴記者,之前商家要自己解決跨境物流問題,收到訂單后單個包裹發出,效率低、成本高。“天貓國際希望重點打造保稅模式,讓商家提前把商品用集裝箱海運的低成本模式備放在海關的保稅區中,等相應的營銷活動上線后產生訂單,保稅區倉內分單清關配送。”
對此,天貓國際依靠菜鳥網絡,打通國際物流鏈路,并與全球各大國家級郵政紛紛達成協作。今年5月,阿里先后宣布投資新加坡郵政,與澳洲郵政達成戰略合作。
據悉,亞馬遜旗下的B2C母嬰網站、日本美妝權威榜單Cosme大賞、法國化妝品集群CosmeticValley將在春節后入駐天貓國際。
跨境電商仍面臨障礙
今年以來,亞馬遜、1號店、京東商城等電商平臺不約而同地大力開展了跨境電商業務。亞馬遜(中國)在8月底宣布開通海外六大站點直郵中國服務,高調推出“海外購”;1號店也于9月初宣布其海外購頻道上線。
隨后在“雙十一”期間,阿里旗下的天貓國際、淘寶海外、速賣通等三個跨境電商平臺也跟進。
公開數據顯示,從今年2月以來,天貓國際已經吸引到了近5400個品牌入駐。每名商戶需要繳納5000美元~1萬美元的年費,同時還要支付2.5萬美元的保證金(可以退還商家)。與天貓商城類似,該平臺上的商戶每完成一筆交易需支付銷售額3%~6%的傭金。
這一市場也受到資本熱捧。就在11月成立僅一年的蜜淘網完成了3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估值超過1億美元。而C2C海淘模式網站洋碼頭也完成最新一輪融資,融資額超5000萬美元。
業內人士認為,電子商務很重要的一點,是解決了因地域導致的消費不平等。國內電商平臺讓四、五線城市甚至更偏遠地區的消費者,享受到與一線城市同樣的消費機會。天貓國際的出現,能讓中國消費者無需付出更多成本,享受到海外同等品質的商品。
資深電商行業觀察人士郝智偉則表示,跨境電商的發展仍面臨門檻和障礙。“一是海外政策的風險和變化;二是品牌與線下渠道代理商之間的矛盾;三是支付過程中的報關、結匯、退稅等問題還有待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