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假貨與正品關系圖
12月23日上午消息,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網規研究中心對外發布 《2014網絡交易平臺打假前沿報告》。
數據顯示,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更多運用,同時互聯網平臺協同相關部門線上線下聯動打假,如今網上售假、糾紛、消費者滿意度和產品合格率四個方面,網上數據遠超網下。
報告認為,廣義的假貨概念有幾十種,不合格產品、水貨、山寨、仿品和盜版,都屬于侵權產品,但各自的侵權方向和程度不同,其內含與正品相同的部分也不盡相同。其中不全是違法侵權的,存在大量的灰色區域,也有合法的,體現了網上交易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不宜都歸為假貨。
該網購報告認為,網絡交易平臺不僅是網下情形的映射,更是集中。一個史無前例的跨國統一電商大市場出現的同時,問題也就集中了,借助搜索引擎等手段,就顯得很多。在線上各類情況被統稱 “假貨”的情況,讓大眾產生了線上假貨很多的錯覺。
實際上,從網上售假、糾紛、消費者滿意度和產品合格率四個方面,網上數據遠高于網下。報告披露的數據顯示,執法部門處理的網上售假,是線下的千分之六左右;消保組織收到的互聯網服務投訴,是線下的4%左右;交易平臺收到的售假投訴和消費投訴,分別只占交易量的萬分之二和萬分之五。網絡購物用戶的滿意度在90%以上。
報告認為,雖然假貨源頭在線下,電子商務本身并不造假,但結合大數據技術,將成為辨別假貨等侵權行為的一面“最好鏡子”。在網絡上打假,最大的優勢是網上的所有行為都是記載在案的,可以有效運用大數據的手段進行分析,極大的提高打假的效率和精準度。
近期,淘寶發布的2014打假報告也顯示,在與公安等部門聯手線上線下打擊的數據分析顯示,近9成的售假團伙來自線下十個區域,前3大區域分布在珠三角、長三角、東南等地。
此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曾強調,“對電子商務而言,解決假貨問題只能靠互聯網。今天去一些假貨集團調查一下,他們最怕的是到淘寶網去賣,很簡單,阿里巴巴很快能查出誰在賣誰在生產,通過這些數據公安馬上撲上去了。前幾年很厲害,因為線下你很難找到誰在賣假貨”。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表示,由于有完善的數據記錄、嚴密的游戲規則、先進的技術手段,網上購物平臺應該能夠比網下購物平臺更好解決假冒偽劣問題。希望能夠看到,假冒偽劣不是因為斷網而減少,而是因為更多人上網購物,環境越來越透明,假的東西無處藏身而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