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走向國際化的阿里巴巴不僅讓國內線下商業體系受到了沖擊,美國市場也越來越感覺到了其威脅。
昨天(12月2日),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幾家大型零售商向美國國會發出警告稱,阿里巴巴集團可能會扼殺本土公司,除非美國國會堵住針對在線零售商的稅收漏洞。
據悉,由Target、百思買、HomeDepot、JCPenney等主要零售商組成的大眾商業公平聯盟 (TheAllianceforMainStreetFairness)在上周末播放的電視和廣播廣告中表示,要求國會結束對阿里和其他在線零售商巨頭的特殊稅收待遇。
阿里巴巴相關人士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相關廣告并沒有事實依據。阿里巴巴集團一直按業務經營所在國家的要求繳納稅項,包括美國。“不管怎樣,我們會繼續致力透過旗下各個平臺,為中美兩國的企業和用戶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務。”
電商分析人士認為,大眾商業公平聯盟其實針對電商平臺的納稅建議由來已久,此前主要針對亞馬遜和eBay兩家美國國內公司。“電子發票無論在國內外都是發展趨勢,并非阿里巴巴一家電商平臺面臨的問題。如果這一政策可以普及,對電商行業的規范也有促進作用。”
“黑周五”銷量不及“雙十一”
今年9月,阿里巴巴在紐交所創下全球最大規模IPO,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也再次刷新紀錄,其單日銷售額達到571億元(約合93億美元)。
這一銷售數據超過了上周剛剛結束的美國“黑色星期五”當日全美零售銷售額。不難理解,美國線下零售行業已經開始對這個未來可能的競爭對手產生警惕。
12月1日,亞馬遜中國公布了部分海外直購的數據,亞馬遜“海外購物節”的48小時內,包括直采和獨家選品等在內的國際品牌商品的銷售比上月同期增長了13倍,訂單量增長了近30倍,訂單數達到了“雙十一”期間的5倍。
可以說,正是中國人龐大的購買能力讓亞馬遜首次引入海外直購并參與了“黑色星期五”促銷。不過,美國國內零售額的數字并不容樂觀。
根據ShopperTrak統計,全美所有的傳統商場在“黑色星期五”一天的銷售為91億美元,網絡零售總額為23億美元。其中,24.2%的銷售額由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貢獻,前者占比15.6%,智能機為8.6%。
網絡零售額的增速往往被視為美國零售行業的增長風向標。以Amazon和eBay為例,兩者增速同比去年分別提升24.2%和26.9%。而天貓今年的 “雙十一”同比去年增長57.7%,其中移動成交額占比42.6%。
此外,作為國內電商龍頭,阿里巴巴在“黑色星期五”期間也參與其中。11月20日,支付寶推出“海外直購”,用戶選好商品,只要用支付寶賬戶登錄,填寫國內收貨地址并使用支付寶支付,便可以直接海淘國外網站商品。包括梅西、尼曼等美國四大百貨都通過支付寶間接獲取了中國用戶。
不過,支付寶官方并未向記者透露此次合作帶給海外網站的具體收益,也并未公布相關數據。
但在近日的一個公開場合,支付寶國際事業部總經理彭翼捷表示,“海外直購”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黑色星期五”當天,梅西百貨向支付寶發來了感謝信,并希望雙方展開更多合作。
或許正是阿里巴巴強大的吸金能力讓美國線下零售百貨感覺到了寒意,開始集體呼吁取消對阿里巴巴的稅收優待政策。
前述電商分析人士認為,線上和線下的銷售應當是相互競爭的互補關系,都有存在的意義和必要性,不存在誰威脅誰的問題。“無論對國內零售商還是美國零售商,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差異化競爭。”
阿里增長核心仍在中國
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淘”市場之一,2013年國內 “海淘族”已達到1800萬人,2013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達到3.1萬億元,同比增長31.3%。
隨著阿里巴巴和亞馬遜中國對跨境電商服務的加速,未來國內消費者還會爆發更大的熱情,也會讓國外電商及零售商獲得更多機會。
美國零售商和行業分析師預計,憑借著IPO獲得的龐大資金,阿里很快將推出一項針對美國消費者的服務。不過阿里巴巴官方表示,仍會主要專注于中國市場,中國消費者在線滲透率的提升,將使得中國市場依舊是未來增長的主要動力。
美國零售業領導者協會公關事務副總裁杰森·布魯爾對外媒表示,阿里巴巴IPO改變了所有事情,這家公司將很快成為一種威脅,速度要比亞馬遜當年的速度快很多。
因此,該協會不得不警惕阿里巴巴可能帶來的沖擊,并將矛頭指向了網上銷售的稅收問題。
返利網CEO葛永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由于稅收、成本、渠道等各項原因導致線上商品的價格往往低于線下,這也對線下零售市場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沖擊。“也是基于這一原因,有很多線下的商戶開始主動找我們合作,提供返利服務。在以往看來,讓這些品牌商戶讓利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在他看來,隨著阿里巴巴、亞馬遜、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對線下零售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也會迫使線下市場轉型,更多與互聯網模式相結合。
事實上,關于網店征稅的問題在國內呼聲也由來已久,但是何時在電商行業普及依然是未知數。
每經記者 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