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雙十一落下帷幕,電商紛紛曬出自家喜報,除天貓持續邀請媒體現場伴隨其突破571億外,其他電商的成績單則多數避開絕對數值而側重描述增長幅度。本次雙十一之前,搶先注冊“雙十一”商標的阿里,造勢通知入駐商家今后將禁止顯示參考價的京東帶領著全體行業提前進入備戰狀態,神經緊繃。
與往年有別,今年部分渠道帶動商家采取了預售形式將消費者提前鎖定,這對于單店商家與渠道而言為雙重利好:一方面商家能夠提前根據預售數據進行備貨,分散雙十一當天迎戰發貨壓力,另一方面,商戶所在渠道則相當于提前完成部分購買力變現,為平臺整體銷售情況吃下定心丸。
但適用于超級平臺戰斗模式卻并不能照搬平移到窄眾或垂直細分領域的電商企業。以今年通過發力原創潮牌、明星潮牌而賺足眼球的潮流電商YOHO!有貨為例,由于其所針對的潮流分眾不同于大眾消費者,YOHO!有貨這樣已經集成了符合潮流趨勢風格商品的網站,實際上相當于已經為這一部分消費者省卻了絕大部分耗費在篩選過濾環節的時間,提供一站式的購物體驗。在這種形態下,做預售則成為非首選策略。
于是,除卻根據數據模型及今年預期提前籌備貨品以外,為對口的需求型消費者提供更加具有指導性質的組合優惠,成為YOHO!有貨等分眾垂直電商的招式。
今年雙十一,YOHO!有貨則提前于微信公眾號、論壇、網站發布了領取優惠券組合的活動說明,首先領取到優惠券種子的消費者可采取微信掃碼進行分享,繼而獲得更多優惠折扣。此外,YOHO!有貨還特別推出“T恤+衛衣+長褲”的福袋,便于消費者成為自己的潮流買手,任意組合大開腦洞,消費者可根據自己的尺碼領取對應福袋。這樣別出心裁因地制宜的優惠套組看似在玩兒法難度上有了提升,但較之滿減券則反而刺激了潛在消費者DIY的動力,賦予了參與活動的潮人完成任務的娛樂屬性。
YOHO!新力傳媒成立9年,已經從最初只有一本《YOHO!潮流志》的雜志社,成為今天橫跨平面媒體、社會化論壇與電商渠道的綜合潮流內容源,雙十一折射出的或許是其對自己消費者心態的精準把握,亦或是作為潮流風向標的YOHO!嗅到了時下各產業娛樂化的發展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