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線上會議逐漸普及,各類在線會議APP成為樂隊演奏的“舞臺”,成為學生的虛擬課堂。盡管會議軟件已經能滿足普通人的日常辦公需求,然而政府會議、中大型企業會議需求很難被這些消費級應用滿足。
例如,6月17日舉行的中非團結特別抗疫特別峰會,以線上和線下同步的方式召開,聯合國、世衛組織以及非洲十多個國家的代表分別在各自所在的國家搭建線下會場,通過線上接入的方式與其他與會者互動。一般的云會議軟件不僅技術上難以滿足要求,在可靠性和服務保障上也容易出問題,甚至有可能會出現會議即將開始,與會方集體掉線的情況。
最終,更為專業的華為云會議為這場線上大會提供了技術支持,通過專業會議終端與會議云服務的共同協作,提供了高清穩定的音視頻、強大的網絡適應性,保障會議順利進行。
華為云為這場大會制定了三個備用方案。華為云副總裁、聯接與協同業務總裁薛浩介紹,“華為把一個資源切成三個平面,三個備用方案同時進行,如果出現問題可以實時切換,相當于電視直播中導播切信號,導播臺雙備份,實現端到端的高可靠性保障。”
薛浩介紹,這類大型會議都有華為服務工程師對本地客戶進行預演和調測,量身定制服務方案,這些都是多年to B服務所積累下來的服務能力。在中非團結特別抗疫特別峰會之外,由華為云會議進行技術支持的重要國際會議還包括,東盟十國數字經濟合作年開幕式、中國東盟交通部長應對新冠疫情特別會議等。
(東盟十國數字經濟合作年開幕式會議現場)
同時,在2月開始的抗疫期間,絕大多數國家級、省部級疫情的疫情視察、抗疫部署等重點會議和復工復產期間大量的在線簽約、線上洽談等高規格、嚴要求的會議場景,也都由華為云會議進行支撐與保障。
薛浩介紹,華為云會議廣泛的面向政府、大中型企業、高校等,提供專業級產品,區別于消費級的在線會議軟件,專業級的會議產品一定是“端+系統”,并且需要復雜的會議管理系統,極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針對重要會議場合提供專業化的會議保障服務。
談及產品設計思路,薛浩表示,華為一直在做企業視頻會議服務,位居全球前列,中國本地的視頻會議市場連續七年銷售額第一,對目標客戶有深刻理解。他介紹,很多政府和企業原本就有線下會議系統,他們不希望線上線下割裂,這本身就是用戶習慣。因此,“華為企業智慧屏+華為云會議”,打通端和云,才能滿足客戶需求。“一般的會議軟件,實際上只是一個線上的‘聊天室’,距離真正的線上+線下協同辦公還差的很遠。只有線上的‘云’加上線下的‘屏’所構建的‘混合辦公模式’,在遠程辦公已成新常態的當下,才既能符合企業級用戶已有的辦公習慣,又能實現高效率的溝通協作。”
2017年華為云成立之后,考慮把線下業務搬到線上,“想法很簡單,實際很有挑戰,即便我們有技術實力。”薛浩回憶。他表示,具體挑戰有三點,包括產品的可靠性,集成硬件和軟件,形成1+1>2的效果,以及全球云資源布局。“這三點門檻很高,不是所有廠家都能做。”
談及消費級產品為何不能滿足企業級客戶的會議需求,薛浩分析稱,企業級客戶特別是政企客戶對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很高,他們有比較強烈的付費意愿,“如果讓他們免費使用一段時間,不簽合同,客戶不敢用,這和中小企業和個人用戶不同。”
此外,企業級客戶更看重開放性。薛浩介紹,“用戶屬于誰?數據屬于誰?這是華為設計產品的第一個問題。如果用戶歸屬于我,數據歸屬于客戶,這不算真正的開放。”華為會通過向客戶及合作伙伴提供SDK(軟件開發工具包)的方式,將華為云會議集成在客戶的企業辦公APP和IT系統中,用戶不必下載華為云會議App就能使用其服務,通過這種方式實現真正的開放。
薛浩強調,華為云會議希望“向上推動行業天花板”,服務于各行各業。華為云會議與合作伙伴簽署了很多會議集成的合作,比如將華為云會議嵌入到辦公軟件中,用戶打開文檔管理軟件,就可以和整個群組開會。華為注重C端用戶的體驗,并且第一時間將最新能力全部開放給合作伙伴,最終使用者即使看不到華為云會議的品牌,也能確保獲得一致的優秀體驗。
新冠疫情加速了云會議的市場教育,這一階段華為云會議也獲得了加速發展的契機,伴隨企業用戶數百倍的增長,中間曾出現峰值問題,薛浩稱這是“幸福的煩惱”,隨后華為云將相應的帶寬擴容30-50倍。
遠程辦公之下,很多企業客戶看到自身數字化能力建設還有欠缺。薛浩舉例,在很多企業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了數字化轉型,但全員居家辦公時,才發現原有的系統無法支撐這么大的流量,另外一些企業出于安全考慮,開發票、下訂單必須要去辦公室,一些企業的會議系統在局域網內,手機只能撥號接入……諸多不便讓企業意識到,原先數字化轉型只做了第一步:把手拉肩扛的部分放到線上,這時候依然需要云廠商提供的工具。業界對企業數據上云的安全性一直有顧慮,“原先政府不能接外網,現在發現上云也可以,這已經邁出了第一步”,薛浩介紹。
華為云會議正式上線不足一年,但發展勢頭迅猛。薛浩還介紹說,華為企業智慧屏目前處于產能爬坡期,眼下的訂單供不應求。他強調,“未來一兩年還是市場培育階段,希望能將這一能力賦能給其他企業。”
在技術加速變革的當下,對于云會議未來的形態,薛浩指出,華為云會議日后會融合AR和VR技術,這一形態將會在2020年9月的華為全聯接2020中亮相。他認為,會議的本質是音視頻的溝通,目的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5G、AI、AR和VR等是服務提供商的“黑土地”所提供的工具,這些工具如何滿足用戶需求,還要看具體應用場景。
華為云會議上線至今,已出現諸多創新應用場景。薛浩介紹,多屏協作可以實現云上簽約功能,雙方同時在屏幕上簽署文件,改變曾經只能線下簽約的局面。另外遠程醫療也是重要應用場景,比如鄉鎮醫院可以請三甲醫院的專家為疑難病癥患者看X光片,“X光片數據量大,一方面需要高清晰度的屏幕呈現,一方面結合華為的5G和華為云會議能力,就能讓遠程醫療更加普及、普惠。”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副書記、國家遠程醫療中心主任趙杰,與華為智能協作領域總裁孫權,在華為2020創新數據基礎設施峰會上介紹華為云會議+華為企業智慧屏在遠程醫療領域的最佳實踐)
此外,人工智能技術已在云會議中廣泛應用,比如實時美顏功能,提高音質與畫質;比如AI實時會議紀要以及AI自動翻譯,提升了會議溝通特別是跨國會議的效率。但薛浩坦言,行業技術水平發展依然存在局限,比如AI自動翻譯做不到信達雅,僅能打底,為人工翻譯減輕工作量。
“但華為在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的能力是非常領先的,比方說去年曾經成為網紅的AI詩人‘樂府’。所以,我相信我們會成為市場中率先取得突破的那一個。”薛浩補充到。
作者: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