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匡方(ID:kuangfang2012),作者:匡方,授權轉載發布。
顯然,要說服各位主動放棄所謂的風口與紅利,太難了。從眾效應是如此強大,使得大家可以直接無視“風口形成的原因”與“背后的賺錢邏輯”。反正身邊的朋友在搞,我必須搞,你說什么,隨意。
好吧,先說一個事實。據了解,去年做dou+帶貨的團隊,大半已搬到杭州開始搞抖音直播帶貨,即“付費做Feed流廣告引流到直播間+直播間賣貨轉化”模式。去年的今天,這些團隊還在熱火朝天的測試與投放dou+廣告賣貨,紅利僅僅持續了不到一年,嗅覺靈敏的他們,現已轉型…
不出意外,“Feed流”帶來的“直播帶貨”與“培訓”生意最多能干半年至一年,劇本已經寫好,沒有懸念。這就是緊跟抖音、追逐紅利的結果,團隊徹底淪為推廣“dou+、Feed流”產品的工具人,而抖音,永遠是最大幕后贏家。他吃肉,你喝湯,能不能喝到,還要看運氣。
一、“抖音Feed流直播帶貨風口”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近兩年,抖音的戰略就突出 4 個字:出海、出圈。
外面出海受阻,里面各種出圈,其野心、打法與騰訊幾乎一致,圍繞娛樂流量(騰訊是社交流量)拓展游戲、教育、電商等業務。
在抖音眼里,直播電商有著特殊含義,它不僅是疫情下的超級社會熱點與唯一增長點,或許還是拐入電商賽道,彎道超車阿里的大好契機。于是,早在去年就緩慢推進、步步為營的“淘寶熔斷”戰略,開年后突然激進提速,徹底攤牌:抖音不僅是內容引流工具,它要吸納海量商家入駐抖音小店并打通支付通道,構建自己的電商閉環。
所以各位也看到了,從“天價簽約老羅”“頻繁邀請明星直播造勢”到“以前高高在上,現在偷偷摸摸游走于各種民間圈子聚會、行業論壇的官方招商人員”…無一不是抖音發力直播電商決心與意志的體現。
點擊看大圖▼
抖音一發力,中小商家就要遭殃,因為幾乎所有平臺電商的利潤大頭并非來自GMV抽成,而是廣告,說白了就是賣流量(參考阿里財報的盈利結構),直播電商也不例外。所以,抖音直播間獲取流量方式,已經悄悄從“平臺扶持”跨入“付費購買”時代。流量成本上升,利潤必然降低,何況直播所售產品普遍毛利極低。
那么,抖音是如何銷售直播間流量的呢?一是dou+產品,用短視頻給直播間帶量;二是更直接粗暴的“Feed流”產品。這也是為什么大家突然一窩蜂研究抖音Feed流推廣的原因。但是無論你怎么研究,一旦平臺下場收割,直播紅利肯定也就沒有了。所以在上篇文章里,老匡冒著被開團危險,拉著各位別去送人頭。
其實也不用抱怨,平臺賣直播間流量是行業發展必然。10%的主播與商家掙錢了,他們肯定要下場收割。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移動互聯網都負增長了,哪個平臺都沒新用戶,都想著存量變現,割一割很正常。
二、“抖音Feed流直播帶貨的賺錢邏輯”是什么?
以前,直播間流量免費時代,你只需要做好供應鏈、管理好主播、把控好物流售后即可。嚴格意義上,以前你只需做好“直播”這一件事。現在,你要同時精通兩件事:1、Feed流投放;2、直播。
個人認為,光“直播”就夠中小商家喝一壺,現在好了,你還要瘋狂控制流量成本,使得即便賣利潤薄如紙片的產品還能盈利,就問你,你能招到這種超級專業、精細化的運營人員嗎?反正我是招不到,你可以試一試。
綜上所述,老匡觀點明確且固執:直播流量一旦收費,盈利難上加難。以前靠平臺扶持,頂多20%團隊掙錢,二八定律。現在平臺開始收割賣流量,賺錢概率10%都不到,一九頂天了。
很多人又問,“視頻號直播”有沒有搞頭?還是上面那條鐵律,你就看它賣不賣直播間流量?不賣?大紅利;賣?沒幾天了。據了解,視頻號正在內測“付費推廣視頻”功能,如圖。
點擊看大圖▼
可以想象,該功能上線后,大家一定在花錢推廣視頻的同時開視頻號直播賣貨,這與各位正在玩的“豆莢+Feed流”給抖音直播間引流有何區別?沒有任何區別。
說白了,視頻號這手“付費推廣視頻”產品,也是間接賣視頻號直播間流量,套路與抖音一模一樣。如果非要二選一,我暫時站騰訊,畢竟贏一手“私域”。
三、說了半天,是不是沒有一丁點機會?
未必,下面分享幾個可能性。
1、勸中小商家放棄C端賣貨,做B端生意!
直播行業有個邏輯陷阱,即上篇文章里提到的“戰略性虧損”。我發現做直播的朋友,普遍認同“薄利多銷”理念,即:先虧錢做量,再問量要利潤。
殊不知,薄利多銷有個大前提,就是你的銷售環境足夠穩定,但是直播本身存在太多變數,加之抖音的公域流量屬性無法降低邊際成本等,導致很多人掛在薄利多銷的路上。死因與APP瘋狂補貼用戶,還沒等到盈利就倒閉了一樣…
所以,與其每天與用戶斗智斗勇,不如直接放棄C端帶貨,做B端生意(例如招商),畢竟毛利足夠高,流量隨便燒。舉個例子,如圖。
2、小團隊在抖音最適合做短平快項目!
誰都想做長久生意,但是目之所及,真正在抖音賺到錢的基本都是短平快小團隊。本質原因還是因為以內容為核心的算法導致粉絲屬性與賬號脫鉤,行不行全看作品,抖音積累的粉絲價值不大。
老匡青島一好兄弟,這兩年斥巨資轉型短視頻、直播,最終選擇了快手平臺,問其原因,答:“抖音就是快速擼”。別信我,信市場與從業者。具體有哪些短平快項目?看我前文,如《老匡: 7 個抖音 0 門檻創業小項目,賺個買菜錢問題不大!》《老匡: 10 個抖音 0 門檻賺錢小生意,不懶有手就行!》,盡管有些已經過時了,但依然可以嘗試,畢竟抖音算法,誰也說不準。
3、新品牌、小品牌不要找MCN做直播,做種草!
為什么勸新品牌、小品牌不要做直播呢?兩個原因:第一、頂流、大主播看不上你。這個無解,給錢人家也不給你播。像薇婭、李佳琦這種頂流,兩種合作渠道, 1 是直接找他們選品團隊,可以碰運氣,但沒基礎不可能選你,因為她們自己也搞不動了,也要靠貨帶人。據匡扶會會員爆料,現在與薇婭合作的新品牌,一般 10 來個商家,每家掏個百來萬,湊一千多萬請流量明星帶著產品找薇婭,才有可能合作。新、小品牌基本沒戲。 2 是走渠道合作,例如薇婭走渠道,一般收費35- 50 萬,10%+的提成,單價 200 的產品能賣3000- 5000 單,加上退貨,你自己算算賺不賺錢?
第二、你找不到大主播,只能找中小主播,但是這幫人既沒量,還壓價,導致頻繁降價損害的品牌價值遠大于銷量帶來的利潤,并不劃算。以前我也說了,你天天降價搞直播,后面用戶只加購不下單,就等你開播降價。
所以我勸新品牌、小品牌,干脆別搞直播,沒事別降價了,找KOC慢慢種草吧,成本低,在幾乎所有平臺開始模仿抖音算法推薦的情況下,你投的KOC作品還有機會上熱門,上熱門就爆單,就這么慢慢磨,沉淀一兩年,品牌就出來了。
4、個人堅持做自媒體,問題不大!
最后,說說個人在遍地都是短視頻、直播創業的大環境下,能做點什么?依我說, 30 歲以上的朋友,有一定經濟基礎,直接組隊弄抖音小項目,例如匡扶會⑧群邱老板,一邊公務員上班,一邊寶寶取名、汽車掛件等幾個小項目、幾個小團隊干著,日子無比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