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是近兩年增長速度最快的云計算領域之一。根據IDC在2019年底發布的報告,未來五年容器基礎架構軟件市場將以56.1%的復合增長率呈爆發式增長。
2020年6月30日,青云QingCloud發布容器混合云管理平臺KubeSphere 3.0。KubeSphere 是基于 Kubernetes 構建的多租戶、多集群、企業級開源容器平臺,也是業內唯一由中國人自己發起的、全開源的、經過CNCF基金會認證的Kubernetes發行版。
目前,KubeSphere在GitHub已有3700多個Stars,全球用戶數已達上萬個,其中海外用戶占比達到58%,成為國內容器領域的一匹黑馬。
在競爭激烈的容器市場,KubeSphere在定位和產品功能上有哪些差異化優勢?未來,容器的發展將走向何方?近日,「智能進化論」采訪了青云QingCloud應用及容器平臺研發總監周小四與KubeSphere容器平臺產品經理于爽。
1.容器大爆發,企業擁抱云原生的新痛點
企業上云過程中,多云和混合云部署日益常態化,這給容器的爆發提供了廣闊空間。根據Gartner報告,2020年,90%的中大型企業將利用混合云管理基礎設施。云原生則加速了混合云容器化——基于容器標準化封裝解除應用運行環境與混合云異構基礎設施的耦合,使企業更易于實現敏捷開發和持續交付。
“對于云原生來說,我們認為現在已經到了爆發期。突出的表現是用戶越來越多,使用場景越來越復雜。”青云QingCloud應用及容器平臺研發總監周小四表示。
容器發展之初,第一批擁抱容器的大部分是互聯網企業。近兩年,容器云正在加速從互聯網企業向各行各業滲透。周小四指出,容器相當于云計算的“下半場”。傳統企業一定會走向容器這條道路,只不過是時間問題。各行各業擁抱容器的趨勢是無法避免的。然而,企業擁抱容器面臨一些新的痛點, KubeSphere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推出的:
首先,隨著多云、混合云常態化,企業在不同時期采購的IT基礎設施更加異構化,多元化。企業亟需一個統一的管理平臺,在異構基礎設施上快速構建、部署及運維容器架構,實現更快的業務需求和應用分發。而且混合云正在從此前的面向資源轉向面向應用,云原生需要對企業現有的應用做容器化、微服務化改造,越來越多企業需要將應用跨異構平臺進行統一分發和運維管理。
其次,企業應用容器混合云本身就有一定門檻。雖然Kubernetes已經成為企業級容器、云原生事實上的標準,然而Kubernetes的學習、使用成本卻很高。原生的Kubernetes架構猶如“毛坯房”,離企業應用還有一段距離。企業的IT技術團隊不應該重復造輪子,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業務創新和應用開發上。市面上的容器混合云服務在降低云原生應用門檻,貼近企業業務和用戶體驗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第三,企業應用云原生需要開放的、兼容度高的第三方平臺。混合云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企業被單一云服務商綁定的風險,在云原生時代,這個需求同樣存在。
2.多集群管理,KubeSphere 3.0的核心亮點
從2018年誕生,KubeSphere兩年多時間內已經完成了三個大版本迭代。KubeSphere容器平臺產品經理于爽介紹,KubeSphere 3.0的主要升級有三點:
一、 多集群管理:可以跨集群部署應用。這是目前容器用戶非常迫切的一個需求。多集群管理相當于為容器混合云配備了一個“中央控制面板”。
KubeSphere 3.0可以統一管理異構、跨任何基礎設施平臺的之上的 Kubernetes 集群,支持 Solo 和 Federation(聯邦)兩種集群管理模式。其中,Solo模式可將獨立部署的 Kubernetes 集群統一管理,聯邦模式支持將多個 Kubernetes 集群聚合形成 Kubernetes 資源池,從上層實現應用跨區、跨集群的高可用。
二、可觀察性加強,支持用戶根據業務自定義監控面板。KubeSphere 3.0兼容了目前云原生領域已經成為事實標準的監控框架Prometheus。監控告警也是多租戶的,這是Kubernetes和其他同類產品都沒有的功能。
三、平臺安全能力進一步加強。針對金融行業用戶,KubeSphere 3.0支持審計功能,并提供了租戶網絡安全策略管理。
從新增功能上看,KubeSphere 3.0早已不單單是一個運維產品,而是逐漸向企業業務靠近的管理平臺。
而且,KubeSphere本身是一個輕量級的純軟件產品,適配了阿里云、AWS、騰訊云、青云QingCloud等主流的云平臺以及OpenShift、Rancher等容器平臺。目前已經有互聯網、金融、制造、物流等各行各業的用戶在生產環境下在使用KubeSphere。
3.容器混戰下,KubeSphere的差異化競爭力在哪?
目前,國內容器賽道的競爭非常激烈,2018年開始做容器平臺的青云QingCloud入場并不算早,但是從市場反饋看,KubeSphere的發展呈現加速趨勢。僅今年上半年在GitHub上就比去年多了2000多個Stars。
周小四告訴「智能進化論」, KubeSphere 3.0的差異化競爭力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 輕量級,極簡易用的用戶交互體驗。自誕生起,極簡一直是KubeSphere的基因:讓用戶用非常低的成本去學習、使用容器、云原生應用和Kubernetes,降低傳統企業走上云原生應用的門檻。
比如,在網絡和存儲方面,KubeSphere把很多Kubernetes底層的細節都屏蔽了,用戶只需要像用公有云一樣,用可視化的方式使用。KubeSphere 3.0提供了基于租戶的可視化網絡安全策略管理,極大降低了容器平臺在網絡層面的運維工作壓力,滿足了很多大型金融企業對容器安全性的訴求。
通過QKE云服務(青云QingCloud公有云提供的KubeSphere和Kubernetes服務),最快10分鐘左右就可以創建一個高可用的集群。QKE還支持在業務不中斷的前提下,升級底層Kubernetes和KubeSphere集群,也是目前市場上唯一提供該能力的產品。
二、用戶體驗出發,不斷完善的功能。KubeSphere每次大的版本升級都涵蓋了很多創新功能,比如3.0版本的多集群管理、審計、自定義監控、基于租戶的事件管理、基于租戶的網絡安全策略等等,都是基于企業用戶最迫切的需求開發。
三,更健壯的基礎設施,全棧容器云。目前,大部分容器平臺廠商只做容器管理平臺,在底層基礎設施層面不得不聯合第三方云廠商。通過KubeSphere容器平臺、QingStor NeonSAN存儲產品、光格網絡SD-WAN、解決物理機負載均衡的開源解決方案Porter,青云QingCloud成為業內少數幾個在解決方案層面能夠提供全棧自主可控的混合云解決方案的廠商。
四、針對企業級業務場景的優化。比如,KubeSphere可以實現多租戶的監控告警,這是Kubernetes和市場同類產品都沒有的功能。
4.面向未來,KubeSphere的下一步怎么走?
“開源項目要成功,一定要全球化,不能閉門造車。”
周小四指出,KubeSphere的定位是全球化的容器平臺,無論是產品設計、社區運營還是合作伙伴的發展,都堅持全球化戰略。
雖然源自中國,KubeSphere在海外也頗受歡迎。2020年上半年,海外用戶達到58%,已經超過國內用戶。其全球化生態合作伙伴也不限于國內,包括土耳其云公司Radore等。
“在云原生應用領域,容器平臺廠商未來的競爭一定是生態的競爭。并不是某一個功能比別人做得好,就能贏得市場。”周小四表示。
談到KubeSphere的未來規劃,開放架構是關鍵詞。據透露,KubeSphere 4.0希望做成一個可插拔的、開放式的架構,讓更多的ISV和用戶基于開放架構的標準開發自己的應用或者服務,部署到KubeSphere上。
“未來,KubeSphere的標簽有兩個,Open Source(開源)和Open Architecture(開放架構)。KubeSphere只提供最核心的服務,比如管理基礎設施、工作負載,提供系統級別的監控、告警服務,其他都交給Open Architecture。”周小四表示。
從極簡易用切入市場,靠用戶體驗贏得口碑,并加速布局全球生態和開放架構,不斷進化的KubeSphere將成為青云QingCloud發力容器混合云時代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