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間,共享汽車成為繼網約車、共享單車之后,出行領域的又一大風口。僅在廣州,這一新興市場已經有超過20家企業投入5700多輛汽車。昨日,神州專車宣布即將推出汽車分時租賃服務。
然而,緊隨而來的運營問題也接連爆發。最近,南方日報陸續收到不少讀者對于共享汽車的投訴,涉及充電、停放、計費、保險等諸多方面。對此,記者就共享汽車在運營中暴露的問題展開了一次調查。
充電難:電量半路耗盡,只好叫拖車
日前,廣州的吳先生在天河區取了一輛E流共享汽車開到40公里外的白云機場,當時汽車顯示可走70多公里,然而剛到達機場,汽車就電量耗盡,連車燈也無法打開了。在客服人員的電話指導下,吳先生請來拖車把汽車拖到了指定充電站,始終無法充電。吳先生只能等待運營方前來拖車,但期間系統一直在計費。
“對方遲遲不來拖車,這筆系統費用由誰來承擔?”經過協商,最終汽車運營方同意免除這筆費用,并另外贈送2000元代金券。不過,此間的等待和事后的溝通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吳先生對此深感無奈。
對用戶而言,共享最大的魅力在于隨借隨還、自由支配,但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分時租賃汽車都是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數量與共享汽車數量不匹配,嚴重制約了行業的運營效率,使得共享汽車的便利性大打折扣。
充電樁的不足,還引發了調度的難題。今年1月11日,新能源共享出行平臺盼達用車正式宣布廣州成為繼重慶、成都等城市之后的第7個運營城市,首批試運營上線1000臺純電動共享汽車。“在剩下最后一些電時,系統會提示就近還車。然后由我們的工作人員把車開到充電站完成充電。”盼達用車廣州公司負責人杜暉介紹,為了給用戶最好的體驗,盼達配備了足夠的線下運維團隊,免去用戶充電的煩惱。
廣州道路運輸行業協會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車輛投放較少時,人海戰術還能解決問題,但如果投入增加到2000輛以上時,人力成本將大幅上升,“這只能寄希望于今后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鋪設能更加完善。”
停車難:還車點太少,車隨意扔路邊
“共享汽車尚不能像共享單車一樣能做到自由取還,必須停靠在設定的電子圍欄中。因為停車問題造成的糾紛確實存在,我們就有一個用戶把車開到北京路、上下九,沒電了就丟在那不管,我們花了很大精力才找到,系統計費到了5000多元,現在都還在打官司。”總部位于番禺的叮咚出行運營總監尹喜波說。
與叮咚出行首選番禺、南沙和花都等郊區運營所不同,盼達用車一開始就瞄準了荔灣、越秀等中心城區。但杜暉也發現,沒有地下停車場的老城區,停車位一位難求,并且陷入了惡性競爭,“很多共享汽車品牌都在搶車位,物業方也就坐地起價,從600元到800元甚至更高。”
實際上,目前取還車網點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共享汽車用戶的需求,特別是在市中心。廣州珠江新城CBD等新城區停車數量雖然較多,但高昂的費用也讓共享企業望而卻步。“市中心的物業更側重于車位流轉,而分時租賃企業的長期租賃收益顯然要更低。”廣州道路運輸行業協會工作人員說。
“目前共享汽車主要問題是停車位,在廣州市核心區,車位成本足以覆蓋營收,而且也沒有跡象顯示,市場有一定占有率后可以抵消這部分成本。敢進入核心區域的一定要有資本支撐。”廣東分時租賃管理有限公司CEO陳銳輝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根據行業內測算,不包括停車費、清潔、檢測、維修等,一輛共享汽車每天要花費100元的成本,而每天營收要達到120元才能實現盈利平衡,但目前廣州市內大部分營收還只有60元。
即便是通過App找到了定點停車位,但當用戶開到停車位時發現,已經有其他車輛“捷足先登”,對此,一位分時租賃企業的員工告訴記者,計劃在專用停車位安裝升降器,以防其他車輛占位,但這樣下來,又是一筆不小的成本。
跨市難:跑一次外地,欠費可能上萬元
廣州的林先生向南方日報投訴稱,一個月前,他租了一輛知豆共享汽車開往惠州市。在惠州耗盡電量后,林先生先后五次找拖車尋找充電樁,都沒能給汽車充上電。原來,惠州的充電樁與廣州的標準不同,二者根本不兼容。“我沒有被告知不能跨市使用。”林先生抱怨說。后來,這輛車一直停在惠州,系統顯示費用已經超過1萬元。
也有一位汽車分時租賃負責人告訴記者,原計劃在廣深兩地同步投放,但因兩地政策非常不同而擱淺。例如,深圳有限行的要求,兩地上牌的進度不一致,相互間的基礎設施也難以兼容,等等。此外,一些城市扶持本地新能源車企,無形中也會對其他品牌構成壁壘。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以及汽車續航里程的提升,廣深之間一次來回是可以達到的,我們未來也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尹喜波說。但在市場培育初期,實現異地還車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有些分時租賃企業則擔心,由于汽車有一定的屬地管理原則,跨市出行一旦產生問題并不好解決。
縱深
汽車分時租賃
困難比想象多
與單車和打車市場更依賴于線上導流不同,分時租賃更強調落地的便利性和精細化運營,在實際運營中,這個行業遇到了遠比想象中更多的困難。
2017年12月25日,廣州正式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此前受牌號困擾已久的分時租賃企業,開始轉而尋求不用搖號的新能源號牌。不過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排隊等號時間依然需要不少的時間。“很多企業包括共享汽車都在搶,一些外來品牌為了加快上牌速度往往會請本地中介公司來負責。”有人士透露。
在深圳,寶港能源原計劃于2017年底前,在深圳投放10000臺共享汽車。但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遇到了挑戰,據寶港能源總經理吳波介紹,由于受車牌指標限制,共享汽車的投放數量被縮減到了4000輛,而在7、8月兩個多月里,企業實際獲得的牌照只有900張左右。寶港能源的遭遇,表明牌照緊缺是共享汽車面臨的一大難題,而在牌照資源緊張的城市,這一矛盾只會更加凸顯。
行業的快速發展,行業規范難以跟上,有業內人士表示,比如購買運營級商業保險因為缺乏強制性,有些企業為了降成本就不買,但不買的最終后果是對用戶造成傷害,進而傷害整個產業。“共享汽車是新事物,保險一直是個敏感問題,買什么不買什么保險公司也很難有結論,只能為企業制定個性化方案。”有業內人士表示。
有用戶預訂聯程共享汽車未取消訂單,就被扣取720元費用,甚至還有用戶反映,租用的Gofun共享汽車走新光快速右前輪飛出,為此受到一次不小的驚嚇……旨在解決出行難題的共享汽車,自身也面臨著不少尷尬的問題。
有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發生剮蹭,汽車送維護點維修,但共享汽車告訴用戶,他應承擔汽車每天300元的“誤工費”,而光維修就用了十多天。
分時租賃行業中遇到的諸多細節問題,有待行業的力量慢慢突破。此前,由于交警部門規定同一個車輛辦理違章處理手續時使用的駕駛證不能超過三個人,否則視為有賣分嫌疑,暫停辦理違章處理手續,但是分時租賃車輛一天最少兩三個租客,導致現在很多車輛因多人違章而不能辦理違章處理手續,給公司業務造成一定的障礙。廣州道路運輸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經過與廣州市相關部門協調,該問題基本解決,分時租賃企業只需要平臺信息在處理時一并提交。
隨著共享經濟時代的來臨,汽車分時租賃模式被越來越多人看好。目前,汽車分時租賃市場仍處在培育階段,盈利困難,市場模式、配套設施、人員等各個方面也不成熟,但隨著市場發展,相信汽車分時租賃市場將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