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ES8上市,特斯拉Model3量產困難,加上時不時蹦出來賈老板FF91的傳聞,以及新年政策的相繼出臺,讓新能源汽車這把火最近燒得很旺,好像茶余飯后不叨嘮幾句新能源汽車,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半個汽車圈的人了。
綠色消費理念盛行?“特權”才是實在需求
身在魔都不難發(fā)現(xiàn),近兩年街頭掛綠牌子的車越來越多,尤其是2017年,在連續(xù)兩年多的購置稅補貼政策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好似奏響了疾速狂響曲,大有馬上就要進入尋常百姓家之勢。就連說起地面交通一言難盡的北京,也在上周啟動了新能源專屬號牌的換發(fā)工作,來突出新能源汽車特殊身份,方便實施差異化管理,如不限行、免停車費、免過橋費等“特權”。
“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fā)展,更多的是消費習慣的變化,綠色消費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消費者將更加青睞新能源汽車。”近幾年,這種將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行為歸結為綠色消費的論調愈加盛行,但多少人是為了綠色消費才購買新能源汽車,這就不得而知了。
反而,筆者身邊為了“特權”買電動車的人不在少數,一位學長近期就買了一輛,談及原因,他表示用家里幾個人的身份證搖號,搖了兩三年沒搖到,因為著急用車,最后買了純電動車,事后總覺得自己是被“脅迫”了。而談及使用體驗,這位學長表示欲哭無淚——續(xù)航里程太短,去外面充電又很麻煩,一句話概括就是,有電的時候很猛,沒電就是一坨shi。
其實網上搜一搜,吐槽電動汽車的文章可以說是鋪天蓋地,充電樁運營混亂、充電效率不高、電池更換費用過高、核心部件使用壽命未知、續(xù)航里程不盡人意、技術不透明、二手車保值率低、售后體系跟不上……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讓人好奇的是,問題這么多,為何各位老板們造車熱情總是不減呢?除了夢想,大概就是出于對money的熱愛了吧。
近兩年,幾乎全世界政府都在迫不及待地給電動汽車企業(yè)砸錢。而現(xiàn)實是,就算是逼格比蘋果高幾十倍的特斯拉,從創(chuàng)立起就一直處于虧損狀態(tài)。在美國科技媒體圈,甚至每年都會有《特斯拉今年賺到錢了嗎?》的文章,但是特斯拉依舊風光無限,主要得感謝美國政府的大量輸血。其實和我國一比,美國政府的電動車補貼還是顯得窮酸:僅2015年一年,中央政府就支出了590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補貼,到了2016年,這個數字達到了830億元。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也滋生了不少投機倒把、渾水摸魚者,將政策紅利作為企業(yè)獲利的根本,攪混了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市場這一潭水。
那么,拋開這些老鼠屎不說,新能源汽車真的渾身上下都是優(yōu)點嗎?也未必。
無污染本身就是偽命題,電池技術還待攻下壁壘
新能源汽車雖然無需消耗不可再生的化學能源,擁有比普通內燃機更高的熱效率以及不排放尾氣的優(yōu)點,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就無污染,只不過是把污染和能耗藏在了看不見的地方。
很多人直接比較電動車和燃油車的能源使用率,然后得出電動車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理論,個人認為這樣計算不公平。燃油汽車使用的是未經轉化的化石能源,但電動汽車使用的是經過一次轉化的電能,所以電動車的能源使用率更高并不奇怪。真的要公平對決,就應該從電動汽車能源的源頭開始計算——發(fā)電廠。
目前國內80%左右的電力來自火力發(fā)電,也就是燒煤,而火力發(fā)電只有不到40%的熱能轉化成了電能,并且會在電網輸送途中發(fā)生損耗,在充入電動汽車中也會有一部分損耗。而使用燃煤的熱電站無疑會向大氣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硫化物以及顆粒物。所以與其說電動汽車消除了空氣污染,不如說它轉移了空氣污染,那些“烏煙瘴氣”只是從汽車尾氣筒,轉移到了遠郊的煙囪。所以,在火力發(fā)電為主的國家,它還真沒那么環(huán)保。
除了發(fā)電污染,電動車的生產過程也是一大污染源。這主要是因為電動車身上最值錢的零件——電池。生產鋰電池需要稀土,盡管中國是稀土生產大國,但稀土的生產工藝卻出奇簡陋,由此造成的環(huán)境恢復治理費用動輒就高達上百億元。當然,由此造成電池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這也使得電動車的售價不菲。
此外受技術限制,目前的電池能量密度低,使得續(xù)航里程短成為明顯的缺點,目前最多只能達到燃油車的一半。其實電池技術的停滯不前,從手機產業(yè)就可以看出一二。當前市面上的手機性能在不斷增強,續(xù)航能力卻顯得一成不變,甚至偶爾還會爆炸。有人認為,電池的技術壁壘是難以突破的,就像光速就是客觀世界的極限速度一樣。或許電池技術問題才是懸在新能源汽車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想要徹底解決,真的需要上帝派一位使者吧。
當然,筆者相信環(huán)保節(jié)能效果不樂觀、使用環(huán)境不成熟這些問題,市場驅動加上政策影響,假以時日都能解決。但目前電動車的未來還未明朗,大家就不遺余力的“捧”,是否略微用力過猛?當市場的力量還沒有推動新能源汽車向前邁進之時,巨額的補助與引導是否有些“揠苗助長”?電池技術沒有確鑿的把握能突破壁壘之時,孤注一擲押寶“純電”,是否略顯偏執(zhí)?更讓人好奇的是,在種種問題懸而未決之下,新能源這把火,還能旺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