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微果醬(ID:wjam123456),作者:Bella,授權轉載發布。
幾天前,果醬妹一如既往勤奮地搜集選題(上網沖浪),在某大號上刷到了一條讓人疑惑的推文。
倒不是內容有多讓人迷惑,而是它的贊賞區。好家伙,這是什么互聯網產業聚集區?
究竟是什么魅力,能讓眾多“產業大佬”爭相在這里打榜(貼牛皮癬)呢?人家花大錢才能買到一段時間的廣告露出,你倒好,幾塊錢就白嫖了一個長期廣告位。
01
頭像、昵稱和評論里的廣告位
手機端顯示的贊賞區,只能容納 24 個贊賞用戶頭像,總打賞人數也才 27 個,好家伙,這里居然就有 17 個在打廣告的。
果醬妹點開該賬號其他推文看,這種現象也是近期才開始的,一開始只有一兩個廣告,后面就開始扎堆出現。不知道是賬號管理者也注意到他們“不同凡響”的頭像,還是“大佬們”覺得能花錢就不比比,這些頭像的賬號基本上沒有出現過在留言區中。
果醬妹看了看里面的業務,給孩子起起名、賣賣衣服鞋子(雖然是高仿)就算了,保險退保、花唄換現金,這些業務不都是在違法邊緣瘋狂試探的嗎?
除了贊賞區,留言區也是打廣告的“好地方”。
留言區的“大佬們”也會把自己的昵稱和業務拉上關系,有導流到自己公眾號的、招代理的、找徒弟的、直接留手機號的,應有盡有。
而在評論和浮評不能精選的視頻號,宣傳就更簡單了。商家只要把自己的業務和聯系方式寫在評論區里,就會成為浮評被打在公屏上,可謂是零成本的廣告位。
其實無論是公眾號還是視頻號,點擊頭像和昵稱都不能直達主頁,但只要撒的網夠大,總會碰到剛需用戶,反復朗讀背誦那些微信號和手機號,并默寫到搜索欄。
就算大家看到了不加微信,也會在每一次看到他們頭像和昵稱的時候,被動地復習一遍他們的業務和聯系方式。
02
屢禁不止的“牛皮癬”
這些小廣告也不是什么新事物了,只是從線下的電線杠,轉移到互聯網上罷了,甚至連字體排版和內容都沒有改變。其實不止微信,這些“牛皮癬”在各個平臺都十分常見,而且他們的影響,不僅僅是觀感不好。
1、泛濫的評論廣告
? 微博
果醬妹已經不是第一次說微博評論區的亂象了,微博一次又一次下場整改,時不時都會出處理公告,但小廣告依然是頑強地“夾縫成長”。直接點的,評論文案就帶外鏈,而有一些文案是正經評論,點開配圖卻是帶著網址或聯系方式的廣告,讓人猝不及防(而且還很高贊)。
? 抖音
其實抖音留言上的廣告分為引導關注抖音號和引導加微信兩種,第一種只是想要漲粉,第二種則是引導你加微信,再根據業務來收費。
果醬妹觀察了一下引導加微信的廣告號,他們的抖音基本上都是沒有發過動態的,你私信回復關鍵詞后,那邊就會甩給你一個微信號,讓你去加。抖音基本上只是他們發廣告和吸粉的一個平臺而已,主要的業務(割韭菜)操作還是在微信上進行。
? B站
前段時間,有很多B站用戶反映B站的評論區和彈幕也淪陷在垃圾評論里了。套路基本上和微博的相似(怪不得說B站的風氣和微博越來越像了),都是撿漏、ghs、賣片等垃圾信息。而智能一點的彈幕廣告會混在UP主的恰飯視頻里,用戶以為鏈接/店鋪就是UP主同款。不過據果醬妹的觀察,最近B站的垃圾信息已經少了很多了。
▲ 圖源B站用戶“不要看我動態QAQ”
2、暗藏陷阱的“牛皮癬”
? 影響用戶使用體驗
微博兩個月前大張旗鼓地整改評論區,就是因為這些外鏈廣告已經泛濫到幾乎整屏都是廣告了。起初只有一兩條時,用戶還可以自娛一下(微博賣片梗:好好反思一下,為什么你會被賣片的盯上),到了后面幾乎無法正常瀏覽了。這既影響用戶使用體驗,又會用戶對降低平臺的好感。
? 容易形成陷阱,用戶維權困難
各平臺評論區中的外鏈在進入/關注后,基本上都會引導用戶轉化,但是這些公司的正規性沒有保證,用戶在受騙后的維權難度也大大提高。這些互聯網牛皮癬,只是原本在電線桿貼小廣告的人學會了上網而已,套路和風險都是一樣。
牛皮癬小廣告不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也不是現在就能一步到位解決的問題。除了各平臺要加強處理力度外,大家平時上網沖浪,看到這些評論區有害信息,也不用多說,一鍵舉報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