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零售業的廝殺從未停歇,尤其在電商行業為零售市場撕開一個巨大出口之后,實體零售的經營日漸處于劣勢。
眾多線下門店在重壓下不得不重新拓展渠道,紛紛加盟電子零售平臺,而實體企業也意識到了危機,開始尋求轉型,拓展線上銷售。
名創優品卻反其道而行,在線上零售發展前景最好的時間段,開啟了它的第一家門店,隨后,便一發不可收拾。
2013年,名創優品“中國一號店”在廣州開業,后迅速在廣州、深圳、上海、北京、沈陽等各城市擴張。目前,名創優品已遍及全球超過80個國家和地區,門店數量超過4200家,其中在中國市場擁有超過2500家門店,海外市場則超過1680家。
昨日(2020年10月15日),名創優品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發行價為20美元。截至今日美股收盤,名創優品股價上漲4.4%,市值63.47億美元。
從店鋪落地到迅速擴張,再到成功上市,名創優品用了7年的時間。這7年也是實體零售屢遭電商零售打壓的階段,但名創優品不僅沒有受挫,反而越戰越勇。
名創優品能大量擴張,贏得眾多消費者青睞,最明顯的就是它的平價商品。
與當時同類線下產品相比,名創優品的商品均以10元起價,價格穩定在10至30元的區間;而相比于同類的特價店,名創優品的商品質量更好,也更有設計感。這無疑就與其他競爭對手拉開了差距。
之所以能做到低價且優質,在于名創優品對供應渠道的優化布局。
一方面,名創優品在全球尋找優質的供應商,通過規模化采購,縮短工廠到門店的距離,減少運轉周期,自然也就降低了運輸成本。另一方面,通過自主研發的智能門店系統,公司能對產品銷售趨勢和消費者購買行為進行分析,及時合理地補充產品,減少庫存。
此外,公司還通過品牌加盟的形式,向加盟商收取“許可費”。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名創優品向加盟商收取的“許可費”共計5.9億元,占總營收的6.6%。
除了巧妙的“價格戰”,名創優品的品牌定性也十分吸引年輕消費者。名創優品的產品主打優質、創意、低價、環保的品牌特色,秉承簡約、自然的日系風格,并且將門店設置在大型商業區,給消費者營造了一種不昂貴的“輕奢風”。
可以看到,名創優品在設計上進行大量投資,一直有屬于自己的設計團隊和原創產品,且多個原創產品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獎,iF設計獎等。這一點就有別于其他純銷售的平臺。
為加強消費者的忠誠度,名創優品還提出“711理念”,即每7天,從總量約為10000個的產品庫中,推出約100個新SKU。2020財年,名創優品平均每月推出600多個新SKU。
此外,名創優品與漫威、故宮、迪士尼、可口可樂等展開跨界合作,借助其他領域的爆款IP創造熱度,吸引了大批“情懷型”消費者。
總的來說,整個零售市場潮流下,名創優品在大膽地“逆向而行”。在線上零售發展迅速的時候搶占線下市場;在昂貴的商區開設平價門店;在中國制造的產品中主打日系風格,這些特色都使其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
但是,名創優品這條“低價”之路,顯然要比成本低廉的電商平臺難走的多。有了高效明確的供銷系統,名創優品還要考慮門店在商區的高價租金,而低成本也不止一次引發了產品的質量問題,同時,還因設計抄襲引來糾紛。
今年,疫情的肆虐對線下門店造成嚴重打擊,而在名創優品等企業上看到甜頭后,網易嚴選、淘寶心選等也紛紛展開線下攻勢,名創優品有了更大的壓力。
據公司提供的招股書顯示,2019財年名創優品營收93.9億元,虧損2.9億元;2020財年營收89.8億元,同比下降4.4%,虧損2.6億元。截至目前,名創優品仍處在虧損階段。
盡管營收方面存在一定虧損,但名創優品的成功上市也向我們證明,它的潛力仍然巨大。此外,公司也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戰略調整。
目前,公司正在通過社群營銷、私域流量等方式打通線上線下;與京東、餓了么、美團、順豐等平臺合作,打造線下O2O的全鏈條渠道;積極拓展數字會員業務。
此外,近年來,在獲得騰訊的融資后,名創優品加速海外市場擴張步伐,制定了“百國萬店計劃”,并表示,公司堅持在國內和海外“兩條腿走路”,以擴大市場占有率。
名創優品這條獨具特色的道路究竟能否一直順暢,目前也未可知,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