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2020年中國國際數字娛樂產業大會在上海召開。本次大會的主題為“新時代、新使命、新作為”,騰訊公司副總裁王波在發言中圍繞如何以更開放的認知去發現游戲無限可能、與玩家和社會建立長期良性互動,分享了騰訊游戲的思考與實踐。
在談到責任和未來時,王波詳細介紹了騰訊游戲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所做的努力。6月17日,騰訊游戲正式升級未成年人保護3.0階段,專門針對“孩子冒用家長身份信息繞過監管”的問題,擴大人臉識別技術應用范圍,對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戶進行甄別。近一個星期,平均每天有541萬個帳號在登錄環節,1.3萬個帳號在支付環節觸發了人臉識別驗證。在這其中,因為拒絕或未通過驗證,登錄環節有89.05%的用戶被納入防沉迷監管,支付環節有82.62%的用戶被攔截了充值行為。
與時俱進,持續打造未成年人保護體系
王波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保護未成年人已經成為了產業和社會面臨的系統性挑戰,需要家庭、行業和全社會共同努力。多年來,騰訊始終將未成年的保護視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從決策層到業務一線,都在不計成本的投入資源和人力,希望用與時俱進的方式,不斷完善未成年人保護體系。
2017年騰訊就開始打造未成年人保護體系的“1.0”版本,率先構建起覆蓋“事前-事中-事后”涵蓋未成年人游戲行為的健康防護方案。針對“事前”環節打造了“成長守護平臺”,協助家長基于親子協商,直接管理未成年人子女的游戲時間、游戲消費;在“事中”環節,推出了健康系統,以此限制實名未成年用戶的游戲時間;在“事后”環節,騰訊發起了“少年燈塔工程”,建立未成年人消費申訴受理機制,并對疑似未成年人的非理性消費進行主動回訪和提醒。
2018年中開始,騰訊未成年人保護體系進入“2.0”階段,在“1.0”的基礎上重點推進“強化全部用戶實名驗證,不同年齡對象差異限制”。騰訊接入了公安權威數據平臺校驗,實行強制實名注冊的準入機制,同時積極落實 2019 年底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要求,升級健康系統,對于登記為未成年的用戶,22:00-次日8:00禁玩,平時限玩1.5小時/天,8歲以下禁止充值,8-12歲最高月充值不超過200元,16-18歲最高月充值不超過400元。
2020年6月17日起,騰訊將未成年人保護推進到“3.0”階段,針對孩子冒用家長身份信息繞過防沉迷監管的問題,擴大了人臉識別技術應用范圍,在避免技術濫用和盡可能減少干擾普通用戶的前提下,對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戶進行甄別,從而對其游戲時長和消費進行限制。
人臉識別驗證主要包含兩種場景,在游戲登錄環節,對疑似由未成年人操作的成年人帳號,在其登錄游戲時即要求進行人臉識別驗證,與公安權威平臺數據比對。拒絕或未通過驗證的用戶,將被納入未成年人防沉迷監管。在充值支付環節,當疑似由未成年人操作的成年人帳號月充值大于400元時,或用戶出現異常充值行為(如短時間充值金額激增等)時,即會被要求進行人臉識別驗證。拒絕或未通過驗證的用戶,則無法繼續充值。而且,人臉識別驗證的結果并不是“一勞永逸”,即使此前驗證通過,但后續如果被系統判定依然存在疑似未成年人的游戲行為,還是可能會被要求再次進行驗證。
不僅如此,騰訊游戲還在兩款頭部作品《王者榮耀》《和平精英》中進行了“家長模式”的灰度測試,幫助家長管理未成年人的游戲時間和消費。與此同時,騰訊游戲還與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廣東省游戲產業協會、深圳市網警支隊等多家企事業單位一起,共同探討、制定中國首個針對游戲未成年人監護的國家標準。
疏堵結合,發揮游戲正向價值
引導未成年人健康上網,除了在技術層面提供“強管控”的工具和手段外,也要通過提供合適、優質的數字娛樂內容,實現“堵”和“疏”的緊密結合。今天,游戲不僅是一種娛樂方式,還是新興的社交方式和文化載體,同時也在教育、醫療、公益等眾多領域發揮作用。自2018年以來,騰訊游戲積極探索功能游戲,去年正式推出了“追夢計劃”,希望更深入地探索游戲的跨界應用和社會價值。目前上線的作品已經超過20款,其中的《見》、《家國夢》等不少作品,都受到社會的關注和好評。
今年,騰訊游戲追夢計劃還將推出幾款新作,比如與語文出版社合作的學習游戲《普通話小鎮》, 希望幫助貧困地區的年輕人提高職業技能;聯合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中國免疫學會,發布休閑游戲《健康保衛戰》,將免疫知識更通俗地傳達給大眾;與多所高校合作,在青少年編程教育平臺“騰訊扣叮”上,推出人工智能編程課,培養孩子們創新能力。
王波在現場最后說到,“作為一家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科技+文化’公司,騰訊一直希望發揮游戲的正向價值。未來的游戲產業將走出怎樣的發展軌跡,取決于我們對產業的理解、對游戲的想象、對責任的擔當。騰訊游戲將一如既往,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以‘用戶為本,科技向善’為使命,匯聚更多力量,發現游戲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