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國內外炒鍋市場的新寵蜂窩不粘鍋,幾年時間從鍋具單品迅速發展成為一個創新品類并且還將持續受到市場青睞。對比傳統的不粘鍋,這一炒鍋新寵最大亮點在于鍋內多了蜂窩紋路,看似簡單的紋路不僅代表著這一創新黑科技對行業的引領,更體現了歷史傳統工藝的延續。
蜂窩紋路的跨界使用 現代科技與中世紀歐洲蝕刻工藝的碰撞
蝕刻工藝的發現起源于一次偶然,工匠不慎將酸濺在了金屬上,結果金屬與酸接觸的部分被腐蝕出紋理。在14世紀末15世紀初歐洲,這種蝕刻工藝被廣泛應用在鎧甲和刀具上。應用酸能溶解金屬的原理在金屬上蝕刻圖案,再附上一層抗腐蝕的材質,之后在抗腐蝕層上鏤刻圖案,最后拋光打磨掉表面的材質即可實現美麗的金屬花紋。
康巴赫品牌的創始人周和平,便是在參觀德國擁有百年歷史的索林根博物館時,被中世紀歐洲金屬鎧甲及刀具上的蝕刻花紋所吸引。通過充分了解德國蝕刻工藝,進而思考是否可以將這種傳統工藝應用在鍋具制造上,從而達到解決炒鍋不粘涂層脫落的問題。得到靈感的周和平,立即在德國漢堡建立了研發中心,組建德國研發團隊,將這種古老的蝕刻工藝加以現代技術升級改進并沿用在鍋具制造上,在團隊的努力下,第一口蜂窩不粘鍋宣告面世。與此同時,周和平在德國注冊康巴赫品牌,希望以此紀念德國蝕刻工藝核心的來源,更希望未來以德國制造業的標準,在中國制造出符合德國一流品質的國際品牌。這一德國傳統蝕刻工藝的跨界應用,一面市便深受消費者喜愛,更是掀起了炒鍋行業的技術革新熱潮。
首創技術提升安全保障 科技進一步防止不粘層脫落
傳統不粘鍋實際上是在不銹鋼鍋表面增加不粘層,隔離食物與鍋底,解決了炒菜時易發生食物糊鍋、粘鍋的問題。但在烹飪過程中使用到強酸、強堿的佐料或食物時,會導致涂層不穩定,易被鍋鏟鏟落。基于此,德國品牌康巴赫自主研發了蜂窩不粘鍋。
蜂窩不粘鍋是一種運用蜂窩不粘技術在鍋底形成一張無涂層網狀結構的新型不粘鍋,因其紋理酷似蜂窩而得名。蜂窩不粘技術是通過德國蝕刻工藝,在鍋壁內蝕刻出凹凸的精細紋理。其中凸出部分構成一張無涂層蜂窩網狀結構,不粘層僅覆蓋在紋理凹陷處,直接降低了不粘層在鍋壁內的覆蓋面積,并且有效解決了鍋鏟與涂層接觸而致脫落的問題。
得益于蜂窩網狀紋理的凹凸結構,鍋鏟與不粘層零接觸,不懼金屬鍋鏟翻炒,最大限度降低不粘層脫落的可能性;不僅如此,高溫作用下的蜂窩紋理凹陷處會形成高溫水蒸氣膜,介于食材與鍋底之間,讓食材受熱均勻,使得烹飪過程更輕松,真正做到隔離涂層,實現“物理不粘”。不同形狀的凹凸紋理不粘鍋,本質上都采用了蜂窩不粘技術原理,屬于蜂窩不粘鍋的一種。
科學設計產品細節 高品質提升烹飪體驗
康巴赫蜂窩不粘鍋不僅利用蜂窩不粘技術創新實現了不粘之效,在細節處也體現了品牌將工業設計與人體力學的巧妙應用。
聚能導熱更快:蜂窩網狀花紋的高聚能鍋底,凹凸結構導熱更迅速、更堅固,不怕刮蹭、不易變形、不發黑。握持更穩定,利用承受力強的鉚釘固定手柄,使手柄更穩定且不易脫落;手柄處的隔熱防護套設計,增加摩擦的同時起到隔熱效果,即使在烹飪中不慎滑鍋也不易燙傷。
多處人性化設計,使得烹飪更放心。鋼化玻璃,透明易清洗,使烹飪進度一目了然;獨特、可立式鍋蓋,添加鍋鏟放置卡位,解放烹飪中無處安放的鍋鏟,讓廚房更整潔;第三代康巴赫蜂窩不粘鍋,在鍋蓋與頂部手柄銜接處配有智能硅膠感溫圈,當鍋內油溫過高時,感溫圈立刻變成紅色,提示高溫隱患,烹飪更安心。
更高標準升級材質 造就蜂窩不粘鍋更優表現
據了解,現市面上銷售的不粘鍋大多使用304、316和316L不銹鋼作為產品基材,較低端的使用430、201不銹鋼。一直以德國品質標準要求自己的康巴赫,在蜂窩不粘鍋的基材選擇上十分嚴苛,產品均采用優質304與316L不銹鋼。
316L不銹鋼常用于海水設備、醫療器械等領域,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不銹鋼材料。從化學角度來看,316L在304不銹鋼的基礎上,添加了鉬,使得整個鍋體耐蝕性、耐高溫性大大提高;相對304不銹鋼更高的鎳占比,也讓材料性質更穩定,應用在鍋具中,大大增強鍋具耐用性。
據了解,德國康巴赫一直在對不粘鍋基材進行潛心研究,開發更優材質提升產品品質。
飛躍式革新,蜂窩不粘鍋讓烹飪更享受
2013年,德國康巴赫蜂窩不粘鍋一經上市便受到消費者熱捧,迅速在7年之間從鍋具單品發展為創新品類,目前康巴赫運用蜂窩不粘專利技術的產品涵蓋煎鍋、蒸鍋、炒鍋、奶鍋等,并且還投入研發刀具及廚房配件等更多產品。
縱觀廚具行業,康巴赫開創了蜂窩不粘鍋新品類,用技術革新行業,引領行業成長。蜂窩不粘鍋品類的誕生是行業的里程碑,更是康巴赫啟程的初心。
堅持品質不斷創新,讓每一位消費者都享受到高端輕松的烹飪體驗,是每一個廚具企業奮斗的目標,更是消費者最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