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國外媒體6月5日發表評論文章稱,互聯網廣告向移動設備轉移是大勢所趨,但精準的廣告投放必然與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產生沖突,迫使蘋果等設備廠商禁止廣告商調用部分數據。但越來越多的移動廣告網絡正在利用新技術繞過iPhone的隱私設置,從而向用戶投放更加精準的廣告。
以下為文章全文:
追蹤系統
盡管手機用戶可以在不同應用間切換,但廣告主卻可以借助iPhone和iPad內置的UDID唯一標識符追蹤其使用情況,從而發布精準廣告。然而,蘋果去年夏天禁止了這一行為。
為了繞過該限制,移動廣告網絡開始使用新的標識符,在用戶切換不同應用時搜集地理位置和偏好等信息。其中一個追蹤系統以iPhone無線網絡硬件的唯一標識符為基礎——該系統名為開放設備標識符網絡(以下簡稱“ODIN”)。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追蹤系統名為Open UDID,可以通過設備內置的復制/粘貼功能來實現。
這些廣告網絡聲稱,如果無法利用個人數據發布更好的精準廣告,每周都將損失數百萬美元。隱私倡導者認為,這些新技術可以幫助營銷人員判斷用戶身份,甚至侵犯隱私。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些移動廣告網絡采用上述追蹤系統為數千家公司投放廣告,包括馬自達、尼康和eHarmony。這些品牌并未直接參與用戶追蹤行為——甚至有可能對此毫不知情——因為他們通常聘請廣告公司為其開展移動平臺推廣活動。
馬自達數字營銷總監夏利·庫里爾斯基(Shari Kourilsky)表示,她并不知道廣告網絡使用新型追蹤技術投放該公司的廣告。但如果該標準被廣泛采用,她愿意使用匿名標識符來根據用戶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日常信息發布精準廣告。
“如果我們確信蘋果不會封殺這一措施,肯定很愿意使用這種方法。”庫里爾斯基說。蘋果拒絕發表評論,尼康和eHarmony同樣拒絕對此置評。
與此同時,庫里爾斯基還表示:“政府在制定隱私法規時面臨巨大壓力,我們肯定要遵紀守法。”
隱私問題
為了全面保護用戶隱私,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以下簡稱“FTC”)正在調查移動追蹤技術。今年3月,該機構出臺指導意見,要求各大企業更好地規范隱私行為,并催促美國國會通過全面的隱私立法。
FTC消費者保護部門高級律師拍的·馬基(Peder Magee)稱,該機構認為移動廣告網絡采取的最新措施不符合消費者利益。“現在就像是軍備競賽,一家企業推出隱私保護工具,利益相關方便會想方設法規避該工具。”他說。
廣告網絡表示,上文提及的標識符系統只能以隨機數的方式識別用戶,無法判斷其個人身份。但隱私倡導者認為,當營銷人員借助新的追蹤工具創建了用戶資料后,便可最終獲取足夠的信息,將數據與具體人名相關聯。
這場貓鼠游戲的根源在于方興未艾的移動廣告市場。據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測算,美國移動廣告今年的規模將達到26.1億美元,幾乎較去年翻番。但在規模達395億美元的在線廣告市場僅占很小一部分。
在桌面平臺,營銷人員可以借助cookie追蹤用戶在各大網站之間的行為。雖然移動設備也有cookie,但卻無法追蹤用戶在不同應用之間的活動。正因如此,各大廣告網絡才挖空心思推出追蹤系統。
解決方案
蘋果去年夏天宣布,將逐步禁止應用開發商使用設備標識符,這也給剛剛萌芽的移動廣告行業潑了一盆冷水。“大家都在爭相尋找UDID的替代方案,是蘋果逼我們創新的。”移動廣告公司Velti首席營銷官克里希那·薩布拉馬尼安(Krishna Subramanian)說。Velti正在與其他7家移動廣告公司共同推進ODIN項目。
蘋果也推出了自己的在線廣告服務iAd,但并未使用UDID,而是根據用戶的iTunes購買歷史發布精準廣告。目前還不清楚蘋果是否會對這種新的追蹤技術施壓。
“如果沒有廣告,多數應用都無法生存,這將破壞整個行業。”移動營銷公司Appsfire聯合創始人阿沃里爾·奧哈永(Ouriel Ohayon)說。該公司是Open UDID追蹤工具的發起方。
各大廣告網絡現在需要在不同的解決方案中做出選擇,但他們還是希望蘋果能夠出臺官方解決方案。“大家都在觀望蘋果將作何反應,沒人愿意發起標準大戰。”移動廣告網絡SponsorPay移動業務總監喬尼斯·海因澤(Johannes Heinze)說。
斯坦福大學隱私研究人員喬納森·梅耶(Jonathan Mayer)表示,廣告網絡的適應速度快于蘋果這樣的設備廠商。“從傳統來講,硅谷企業通常都不會把隱私控制視為一項用戶保護措施,而是把它視為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題。”他說,“他們的反應不是,‘他們不讓我們在應用之間追蹤’,而是,‘他們破解了一個用戶ID號,所以我們需要再搞出一個更厲害的ID號。’這完全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