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再從阿里拿錢,即便最終成為了另一個滴滴,也可能與創始團隊無關了。
繼美團、高德之后,網約車市場又迎來了新的攪局者。
10月19日,哈啰出行宣布正式接入嘀嗒出行,在北京、杭州、鄭州等全國81個城市同步上線嘀嗒出租車業務,這其中也包括已于10月11日率先試點上線的上海、成都、南京三地。
至此,包括共享單車、共享助力車和網約出租車等多元業務在內的哈啰出行平臺也正式浮出水面,而這或許僅僅是個開始。
哈啰出行執行總裁李開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表示,未來哈啰會進一步推出順風車、快車、專車等業務。但是對于具體細節,則并未向外界進一步透露。
顯然,在共享單車市場拿到一定市場份額之后,哈啰出行已經不滿足與摩拜、ofo競爭,而是直接把槍口瞄向了滴滴。
有業內人士分析,滴滴深陷監管風波,美團點評按上網約車暫停鍵,哈啰選擇此時進入網約車市場會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只不過,哈啰出行的共享單車業務依舊未能實現整體盈利,而戰線的拉長意味著哈啰公司未來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
一旦阿里巴巴失去耐心,哈啰難免會重蹈餓了么的覆轍。畢竟,螞蟻金服已經成為了哈啰出行的最大股東,擁有其36.7%的股份。
共享單車盈利難
2016年11月,哈啰出行的單車業務剛上線運營的時候,共享單車大戰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尤其在一線城市,摩拜和ofo的廝殺頗為激烈。
哈啰并未選擇在一線城市與摩拜、ofo進行正面競爭,而是廣泛布局三四線城市,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迂回路線。
在哈啰出行創始人楊磊看來,三四線城市消費者也有使用共享單車的需求,并且市場也十分廣闊,正是共享單車業務的應許之地。
沒想到,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哈啰的“農村包圍城市”發展道路,成為其日后在“單車大戰”中生存下來的關鍵所在,而也正是這一選擇讓哈啰錯失了進入一線城市的門票。
2017年8月,上海市出臺共享單車限制令,要求各家共享單車企業立刻暫停新增投放車輛。隨后,北京、深圳、廣州等城市也發布了這樣的政策。
忙于深耕三四線城市的哈啰,就這樣與一線城市失之交臂。可在阿里巴巴的加持之下,哈啰的單車業務還是從共享單車市場中脫穎而出。
根據哈啰出行官方最新公布的數據,哈啰單車目前日訂單超2000萬次,用戶超2億,已經超越了摩拜、ofo小黃車成為行業第一。
可這一數據并未得到任何第三方機構的證實,摩拜單車和ofo小黃車從未有過公開回應,外界很難判斷其真實性。
相反,根據易觀數據顯示,ofo小黃車目前月活為2965.1萬,摩拜則為1999.2萬,哈啰月活則只有954萬,遠遠低于前兩者。
哈啰官方數據的真實性暫且不論,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哈啰的共享單車業務至今沒有實現整體盈利,而這也是整個共享單車行業的困境所在。
眾所周知,共享單車依靠租金賺錢很難。大多數共享單車的租金大多為每小時一元,可由于不少共享單車都推出“月卡”、“年卡”這樣的促銷卡,所以單次租金不足一元。
與此同時,共享單車每天使用頻次有限,每天的租金收入并不是很高。而另一方面,共享單車的制造成本、運維成本相當高,僅靠租金不足以實現盈利,哈啰也不例外。
盈利困局下,哈啰已經放緩了下沉市場的步伐,反而對進入一線城市的渴求增加,可由于政策因素,遲遲不能拿下這塊誘人的蛋糕。
已經面臨天花板的哈啰,需要新的故事。
抱團也不一定能制敵
2018年9月,在哈啰出行的大本營上海,面對臺下一眾媒體,哈啰方面宣布將聯合首汽約車、嘀嗒出行、高德地圖等多家平臺,擴展網約車業務。
一個月之后,嘀嗒的出租車業務終于在哈啰出行平臺全面上線。不出意外的話,首汽約車的運力也會很快接入哈啰出行。
借助第三方成熟運力,雖然可以免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但是如何盈利依然是一個難題,尤其是出租車業務,即便是嘀嗒出行本身都很難真正獲取利潤。
“相信我們在出租車用戶體驗上做得好,司機體驗做得好,有一定體量的情況之下,就會有盈利方式。”嘀嗒出行創始人宋中杰曾如此說道。
在一年前,首汽約車、嘀嗒出行與摩拜也曾有過類似的合作。彼時,首汽約車、嘀嗒拼車先后接入到摩拜單車的入口,試圖與滴滴正面對抗。
可最終的運營效果并沒有預期中的理想,一年過去了,當初的摩拜網約車團隊早已各奔東西,這一業務也陷入了停滯狀態。
歷史已經證明,在出行市場上,抱團雖然可以取暖,但是卻不一定能戰勝敵人,尤其是面對那種近乎壟斷市場的行業巨頭。
哈啰會越來越像滴滴嗎?
毫無疑問,美團暫時蟄伏,哈啰出行又逆勢而上,挑戰者前赴后繼,滴滴一家獨大,安享壟斷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在初步試水之后,哈啰出行未來很有可能推出自己的網約車業務,甚至最終會像滴滴那樣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務。
畢竟,出行市場一直是阿里巴巴的落寞與失意之地。只不過,欲戴王冠,必須先承其重,擺在哈啰面臨的依然有不少難題。
一方面,由于安全事故頻發,如今國內的網約車行業已經迎來強監管,過去那種野蠻生長的時代已經結束,網約車的準入門檻也勢必會提高。
另一方面,國內網約車市場已經趨于成熟,要想拿下一定的市場份額,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投入,才能快速吸引乘客和司機使用。
就像當初的美團打車一樣,為搶占上海本地市場,不惜巨資補貼司乘兩端,一度拿下上了上海本地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阿里是否愿意投入足夠的資金還是一個未知數,而在美團于滴滴在上海搶奪網約車市場時,上海市政府已經約談美團方面,要求其不得以低價競爭的方式擾亂本市網約車市場。
換而言之,即便手里有錢可燒,也會面臨花不出去的尷尬局面。
此外,哈啰管理層手里的股份已經不多了,根據新京報報道,哈啰管理層已經向螞蟻金服質押了8.52%的股權,其手里只剩下7.0244%的股權。
繼續再從阿里拿錢,即便最終成為了另一個滴滴,也可能已經與創始團隊無關了。
來源:不凡商業(bufanbiz) 作者:東三環霍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