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Tech星球(ID:tech618) ,作者: 李曉蕾 ,授權轉載發布。
視頻內容戰場上,平臺間的纏斗正在升級。
“20億是保底,上不封頂?!?0月20日,西瓜視頻總裁任利鋒宣布,未來一年,西瓜視頻將至少拿出20億補貼視頻創作者,這也是西瓜視頻試圖促進“中視頻”生態而做出的一大舉措。
今年年初,張一鳴找到任利鋒聊西瓜視頻的業務,聊到最后,任利鋒發現,聊的內容多是很燒錢的事情。“沒關系,西瓜視頻不用擔心錢的問題,可以專注做更深度、更專業化、知識面更廣的內容?!边@是張一鳴當時的回復。
嚴格來說,西瓜視頻是字節跳動旗下的第一款視頻產品。從2016年西瓜視頻前身“頭條視頻”誕生,再到2017年品牌升級,正式將名字更替為“西瓜視頻”,這幾年,西瓜視頻始終躋身于視頻賽道中,雖不像抖音一般拔尖,但也始終是提及視頻產品時,無法忽略的存在。
西瓜視頻又一次升級后,“中視頻”成了內容戰略的核心。借由這個嶄新的概念,在以抖音快手為首的短視頻生態,優愛騰芒為主的長視頻生態外,西瓜視頻的“中視頻”想講出什么樣的故事?
“中視頻”不容錯過?
從抖音產品負責人轉至西瓜視頻擔任總裁的任利鋒,為視頻行業帶來了一個新的概念:“中視頻”。
這是抖音快手、優愛騰的短視頻、長視頻概念下的新區分點。簡單來說,“中視頻”即時長在1分鐘至30分鐘的視頻內容,相較短視頻,中視頻大多為橫屏,PGC(專業生產內容)占比更高。
任利鋒在演講中提到了幾個關鍵數據:抖音上,中視頻觀看時長占總時長的比例已經超過20%;西瓜視頻內部估算數據稱,中國用戶每天觀看中視頻的總時長,已經超過了短視頻時長的一半,并且是長視頻時長的兩倍,這一數據仍然在快速增長。
從用戶需求上,對中視頻內容的消費習慣已經形成,這也促成了內容平臺的升級。最早僅支持1分鐘以內視頻的抖音和快手,逐漸開放更長視頻的權限。去年抖音僅支持知識科普類內容發布5分鐘內的長視頻,到今天,視頻時長已經增加至15分鐘,也已拓展到全品類。
長視頻平臺也在試圖擁抱短內容生態,尋找更多與中視頻內容結合的方式。今年7月初,微博內測“視頻號”功能;10月,微信視頻號向一部分用戶上調了時長限制,從1分鐘變為了15及30分鐘。百度推出獨立視頻App百度看看,知乎也為視頻增設獨立入口,鼓勵用戶創造生產視頻內容。
任利鋒在專訪中提到了他觀察到的行業轉變,“像抖音這樣的產品,過去UGC偏重傳播價值,短平快的內容在傳播的寬度廣度上效率更高,所以到很多行業進入抖音進行傳播。但深度且專業的內容,就更適合中視頻制作。”
這種變化之下,一個很明顯的缺口是,“目前還沒形成有競爭力的平臺去做中視頻這件事,需求分散,還沒有讓整個行業形成規?;臓顟B。”
事實上,發展了4年的西瓜視頻在過去也一直在試圖尋找到一個準確而具有發展力的定位。2018年的西瓜Play大會上,自制綜藝還是西瓜視頻的重頭戲,當時擔任西瓜視頻總裁的張楠,宣布西瓜將投入40億元“All in”自制綜藝。
任利鋒坦言,從抖音轉至西瓜視頻后,他的其中一個工作重心即是,在西瓜視頻的產品方向定位上,做大量的思考分析和決策。
最終獲得的結論顯而易見,西瓜視頻將發展核心放置在“中視頻”上,也開始圍繞這一重心做各個層面的投入。事實上,在“中視頻”的內容生態下,也巧妙涵蓋了過去西瓜視頻在內容生態探索上所嘗試過的內容類型。
中視頻的戰國時代
從今年西瓜視頻與B站對創作者的搶奪戰中,也可以看出來,對任何內容生產平臺來說,創作者就是最富有價值的金礦。而如何幫助內容生產者創造更優質的內容,并促使內容創作者獲得價值和收益,則是平臺不斷需要探索和進化的。
依照過去的短視頻生產模式,1分鐘的時長限制很難完整表達一個主題。
譬如說,美食博主李子柒的視頻內容大多在5-20分鐘,但多數視頻平臺在早期均不支持這一時長,在很多短視頻平臺,李子柒的視頻需要被拆分為多條獨立短視頻,觀看體驗自然會打了折扣。
而在今天,一分鐘以內的內容已經很難滿足用戶的全部需求。同時,一部分優質的PGC內容生產者,也需要更多的空間對內容進行分發曝光。這也是平臺不斷放寬視頻時長的關鍵點,中視頻可以承載更大的信息量和更豐富化的內容。
事實上,市場上可以支撐和容納中視頻內容的平臺并不少。微博, B站,西瓜視頻,甚至百度,頭條,所有長視頻平臺,都不愿錯過發展中視頻業務的機會。
任利鋒在抖音的經驗決定了,他熟悉抖音的內容生態、創作者生態。轉到西瓜視頻后,他可以從兩個產品的優劣點,充分整合抖音和西瓜視頻的資源,做好中視頻這件事。這可以算作是任利鋒在西瓜視頻的第二個工作要點。
任利鋒在演講中還介紹道,未來,西瓜、抖音雙端將會加強在中視頻內容和搜索服務的聯動,全力扶持雙端中視頻創作人。同時,未來抖音也會開始探索橫屏模式,整合提升中視頻播放器體驗,加強抖音和剪映的橫屏發布功能。
Tech星球此前曾報道,抖音內測版本顯示,抖音主頁面下方的“區域”Tab成為西瓜視頻的入口,將抖音與西瓜視頻打通,直接打開抖音流量池的一角,“灌溉”西瓜視頻。
同時,一個同樣值得關注的工具產品也將正式面世。很快,剪映將推出PC版本。
過去,字節跳動旗下剪輯工具“剪映”主要服務抖音,模版化工具、自動添加字幕的功能降低了很多UGC用戶生產內容的門檻。抖音早期的各類視頻道具、貼紙,乃至內容模版范例,本質上都是讓用戶生產視頻內容的渠道變得更暢通,成本更低。
當西瓜視頻想從中視頻賽道突圍時,如何解決更專業的內容生產門檻也是一個關鍵的問題。視頻時長更長意味著,內容生產的環節、鏈條、成本都更高。
剪映PC版的誕生,將專業的視頻剪輯工具門檻又大大降低了一步,支持更專業的視頻創作。同時,西瓜視頻創作者還將獲得專屬的免費云空間。西瓜視頻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提供足夠多的服務和產品化的能力去降低生產中的問題。
在商業化一側,此前也已經有過相關舉措。西瓜視頻、火山視頻以及抖音的流量變現體系已經打通,在星圖平臺上,客戶可以選擇投放字節三大平臺的視頻內容比例;在抖音小店后臺上,商戶也可以隨意選擇任一視頻平臺添加購物鏈接。
西瓜視頻如何突圍
在現有的市場環境下,西瓜視頻對中視頻內容的聚焦,也將面臨來自不同平臺的直接競爭。同行,“中視頻”的視頻內容在過去在不同平臺中均有展現,將其作為發展核心,也是屬于西瓜視頻站穩市場心智的機會。
在回顧YouTube的歷史時,YouTube在初期決定向創作者進行流量和廣告分成,被看作是YouTube之所以能培養起創作者生態的重要一步。在YouTube上,憑借廣告分成收入,就能支撐一部分內容創作者成為全職的視頻內容生產者。
這也助推了那些能生產優質內容的創作者,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來為平臺貢獻更多優質的內容。對創作者的激勵更大程度上將促使內容生態獲得根本的保障。
“上不封頂”“錢不是問題”,沒有盈利壓力的西瓜視頻,成了西瓜視頻不可不提的優勢。今年以來,西瓜視頻開始在市場上尋找更多的優質內容生產者,以獨家簽約及同步內容既有獎勵的方式將創作者們都吸引到自己的池子里來。
西瓜視頻提供的《中視頻創作人職業發展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西瓜視頻月活創作人數量達320萬,距年初增長175%,今年以來,平均每天有超過8000人加入西瓜視頻創作人行列。
一個月以前,張楠在抖音創作者大會上發布了800億元的創作者激勵計劃,這其中就包含對中視頻創作者的扶持。今天,西瓜視頻再度加碼,額外拿出20億對中視頻創作者進行補貼。
任利鋒特意強調了兩點,第一,這是真金白銀的20億元,不含任何商單、直播、電商收入,是純補貼,我們會積極探索“保底+分成”的模式,助力視頻創作人職業化。這種模式可能是行業首創。第二,20億是一個保底的數字,上不封頂。
對創作者們來說,這是基礎的吸引力。對大多數視頻內容生產者來說,即便不與西瓜視頻簽署獨家協議,將視頻內容全平臺同步,賺取分成費用及獲得影響力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途徑。
西瓜視頻能夠與抖音、今日頭條兩大流量池形成協同,在流量獲取上將獲得強勢的助力,加上過去今日頭條、抖音在智能算法推薦上的實踐和成功,西瓜視頻在通過智能推薦,幫助用戶突破認知邊界,獲取優質內容上也有先天的優勢。
看起來,西瓜視頻給出了豐厚的創作者激勵,也將字節跳動的短視頻內容生態串聯起來,給予了豐厚的流量,在工具上也逐漸創新更迭,在中視頻的突圍之路上,西瓜視頻已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對西瓜視頻來說,如何借由這些優勢,在創作者內容生態的構建以及社區屬性上得到新一個維度的提升,是留給平臺的難題。只有生態中,優質內容的活水流動起來,不斷持續突破既有圈層,西瓜視頻才有機會在現在的視頻平臺格局中突圍。
就像今年買下電影《囧媽》的獨播權一樣,西瓜視頻很可能再一次讓所有競爭對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