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騰訊傳媒,授權轉載發布。
十一假期期間,“成都MC浴室”沖上微博熱搜,但在傳媒圈,比話題本身更熱鬧的是衍生出的一起疑似抄襲的爭議事件。
10月4日,微信公眾號“赫茲實驗室”以“成都MC浴室”的熱門話題為由頭,發表了一篇爆款文章。
然而次日,這篇文章被外界指出疑似與公眾號“常識”(四川大學校園媒體)發布于2018年11月11日的報道作品“有大部分重合內容”。此后,雙方圍繞文章涉嫌抄襲事件展開了一番你來我往的隔空對壘。
《常識》發布的聲明文章截圖
事件至今已經過去半月,似有“爛尾”跡象,對于疑似的抄襲洗稿行為,始終沒有明確說法。
爭議背后,即便拋開當事公號是否存在抄襲事實這條線索不談,也仍有很多問題值得深思。譬如,出于種種原因,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許多疑似抄襲事件都很容易成為懸案,最后不了了之。
那么,世界上是否存在典型的抄襲者?抄襲或洗稿背后都有哪些原因?為啥人人唾棄的抄襲,會不斷被人模仿乃至變本加厲?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找了一些國外知名案例,和你聊聊抄襲洗稿的那些事。
抄襲者畫像
抄襲事件的層出不窮,為人們樹立了許多經典的抄襲者形象。例如耍小聰明、職業道德低下、精致的利己主義等等。在人們的印象中,抄襲者都是追名逐利的,一旦被揭發,肯定是要身敗名裂的。這些當然非常典型的現象,不過,抄襲本身是一件復雜的行為,特別是在新聞行業,一個記者變成一個抄襲者,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
Poynter的記者Craig Silverman總結了傳媒圈里幾類常見的抄襲者畫像。
對規則缺乏正確認知的抄襲者
這種抄襲者常見于初入新聞行業的記者或者學生記者群體,他們將抄襲視為工作流程中“正常”的一環。這些抄襲者的抄襲行為開始得很早,并且會很頻繁。對于這部分群體而言,常見的抄襲原因是,對非自采信息的引用缺乏正確的理解,對實踐操作中的新聞倫理存在誤讀等。
此外,一些新聞工作者對版權引用的實踐倫理也存在誤解。“我的確采用了別的文章,但我已經對內容做了足夠多的改變以符合要求。” 在Steve Jeffrey抄襲案中,Jeffrey不能理解自己為何被定義為“抄襲者”,也不明白網絡是如何輕易地發現了自己的抄襲行為。對于這些老新聞工作者而言,他們習慣在沒有強大網絡互聯的小型本地報紙工作,并對“抄襲”和“借鑒”有自己的一套評判標準,以至于明明已經發生了抄襲行為,但打心底里不承認。
極度追求虛假高水準的抄襲者
還有一類抄襲者常為年輕、富有野心的記者,他們通常是為了應對繁重的工作或者面對復雜選題而選擇“取巧”。
2003年之前,當時的《紐約時報》記者Jayson Blair被視為新聞界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然而,2003年,《圣安東尼奧快報》的一位編輯發現,Blair的作品和該報記者Macarena Hernandez的早期作品存在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隨后,《紐約時報》對Blair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在他的73篇報道中至少有36篇存在抄襲、捏造等問題。因丑聞辭職后,Blair的名字一度成為了“抄襲者”的代名詞。
在這個人人都可以是寫作者的時代,對于那些年輕、充滿抱負的內容創作者而言,他們也有可能像Blair一樣,在成名之前存在工作不規范等問題,他們希望通過源源不斷的高質量內容獲得認可,洗稿便成了一條“捷徑”。
現實中,人們對于這類抄襲者的情感也更為特殊和復雜。在一些人看來,他們是急于求成的道德敗壞者,但仍會有一些人感到遺憾和可惜,因為這些抄襲者平時也是眾多出色作品的創作者。
在業內,這種抄襲現象也最令人不安。它指向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互聯網時代的各種內外壓力,是否催生了更多的抄襲現象?這些令人惋惜的抄襲者,是天生的還是被創造出來的?
靈感“枯竭”的抄襲者
這一類型的抄襲者,通常是因缺乏新鮮的思想、觀點或者材料而轉向抄襲。他們從別人的文章里竊取觀點和思路,并作為自己的作品組合、打包、傳播。Hiroshi Kobayashi就是一個典型案例,他坦白說,每當自己寫不出新的評論文章時,就從其他報紙的文章里尋找觀點。
與Kobayashi直率的解釋不同,前北愛爾蘭政治顧問Steven King為自己的抄襲找了一系列理由:“工作壓力、因精神疾病幾乎被摧毀的婚姻、伴侶的突然死亡……”但是,無論是寫不出、想不到,還是其他原因,都無法為抄襲披上合理化的外衣。
抄襲者人人喊打,為何還是層出不窮?
對抄襲的評判標準不統一
記者們都會譴責抄襲,但是在個體的新聞實踐中,由于對非自采的信源內容引用標準存在分歧,人人都有可能成為潛在的抄襲者。佛羅里達大學教授Norman Lewis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Bu Zhong的一項研究結果發現,記者對信源引用標準的不同理解,能有效解釋部分抄襲發生的原因。
比如,《華盛頓郵報》的采編政策明確規定,“對其他媒體報道的引用必須完整準確”,但是研究表明,記者們并不會嚴格遵守規定。從更大范圍來看,大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記者表示拒絕“好的報道需要完整介紹信息來源”這一理想化程序。記者們并不愿意在自己的報道中指明,這篇文章其實借鑒了同行的報道。他們更愿意采用“據報道”這樣的模糊表達,從而為一種“虛假的原創報道”提供了創作土壤。
記者對新聞操作實踐理念的理解,也存在個體層面的靈活性。對于在截稿日期下從事原創報道的記者而言,需要在文章完整性和速度之間進行平衡乃至是取舍。那些認為原則具有伸縮性的記者,更有可能放棄對信源的完整介紹。此外,廣告收入的急劇惡化也助長了“少花錢多辦事”的風氣。
雖然絕大部分記者認可要注明完整的信源出處,但在具體實踐和細節中,卻出現了巨大的不一致性。顯然,在記者們愿意統一定義、采納引用標準前,抄襲這種行為不會得到根本扭轉。
內外環境改變催生抄襲
與新聞業抄襲現象相似,校園里的學生抄襲也是一大頑疾。一項研究發現,缺乏熱情、恐懼心理、資源的有限是學生抄襲的三大原因。這三點原因同樣也可以用來解釋社會上一些記者的抄襲行為。
例如,不認可自身工作的價值和意義,缺乏對工作的熱情和興趣,是進入職業倦怠期的記者常見的抄襲原因。如果記者認可自身工作的價值,并且享受寫作的過程,那他們會更投入地從事原創工作;恐懼心理則指向了記者從事新聞報道時承受的壓力;資源的有限、短暫的新聞報道周期等,是記者在做新聞時要直面的現實問題,為了完成稿件任務,懷著僥幸心理采取抄襲的并不在少數。
在極度追求時效性的內容創作生態里,記者從事新聞報道的壓力被進一步放大。同時,媒體經營形勢的惡化也對記者堅持專業主義產生了影響。不可否認,記者的一大重要任務,是用更少的時間、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情。盡管大多數記者都在勇敢地迎接這一挑戰,但仍有一部分人選擇了“投機取巧”的捷徑。
不能忽視的巧合性抄襲
2009年,攝影師Sarah Scurr向某攝影大賽提交了一張冰山拍攝圖片,并獲獎。6年后,另一位記者Marisol Ortiz Elfeldt宣稱該獲獎作品由自己拍攝,被Scurr抄襲。而后調查團隊發現,雙方都有作品的原始格式,兩張照片雖然非常相似但并不相同。更令人驚訝的是,拍攝時,兩位攝影師都在同一地點,并且拍攝時間僅相隔幾秒。
由于這種巧合性的存在,現實中,當面對抄襲爭議時,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證明作品之間的雷同是否純屬巧合。不同作品之間的相似性是容易證明的,但是要證明這種相似是出于惡意還是過失,則要困難得多。通常,可以通過重復的類型(具體的文字、圖像元素或抽象的想法)、相似的數量(句子、段落、圖像之間的重復程度)、其他解釋的排除等方法,檢驗作品之間的相似是巧合還是故意為之。
在針對疑似抄襲行為的調查中,“巧合”這一因素是必須被納入考慮的。證明兩個作品之間是否存在抄襲和被抄襲的關系,不能僅僅強調作品的相似性,更要花費更多時間證明這一相似性是不是由抄襲行為造成的。
面對抄襲,還可以做些什么?
提前核查
在各種查驗抄襲的方式中,最常見的是創作者自己去檢驗一個未發布作品是否存在抄襲,即提前核查。即便人們普遍認為一部作品不存在剽竊,但為了證實或反駁這一假設,依然要通過檢查來給出結論。比如我們的畢業論文查重,就是一種由創作者或發布者提前核查的行為。通常,用于進行此類事前檢查的工具,需要一個大型的內容數據庫提供支持。
反侵權檢測
首先,需要一些完全原創的作品作為靶向,通常由檢測人主動選擇確定。已確認原創的作品,可以拿去和外部作品進行比較,從而追蹤判斷外部作品是否抄襲或洗了自己的作品。
這一方法也是大多數媒體都在采用的版權保護手段。執行這一檢測需求也需要一個大的、定期更新的數據庫,并且能夠進行快速的檢索、追蹤。其檢測的核心在于外部作品與自身作品的匹配情況。
版權管理工具
用戶內容生產(UGC)模式已經成為內容海洋重要的組成,也是最易被抄襲、盜取的資源。
2016年,由于長期遭遇平臺鼓勵盜版的指責,Facebook推出了版權管理工具Rights Manager,用戶可據此查看、管理Facebook上的音視頻內容。
今年9月21日,Facebook宣布升級Rights Managerd,支持用戶維護發布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圖像版權。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用戶可通過這一工具上傳內容,并設置使用權限和使用白名單。當發現自身內容遭到擅自使用時,也可用規定的格式向Facebook發送著作權侵害報告。
引文支持工具
今年9月,Google宣布將推出協作文件處理軟件Google Docs的新引文工具。新工具將不再依賴第三方工具或插件。在此之前,用戶必須手動輸入引文內容。Google在公告里表示,新工具將幫助用戶輕松地插入文字引文。這一工具支持來源豐富的引文內容,包括書籍、期刊、網站和報紙等。
面對當下日益嚴重的抄襲、作弊和機器寫作問題,Google的這項新舉措“雖遲仍到”,其將幫助記者等文字工作者更好地避免潛在的抄襲問題,提高效率,完善工作流程。
抄襲之后,身敗名裂?
回顧上述內容,我們探討了抄襲現象層出不窮的幾大原因,比如行業認知標準的不統一、記者認知標準的模棱兩可等。除了這些,還能借助一個維度來評估抄襲為什么成為了痼疾,那就是看看那些著名抄襲丑聞的當事人的結局。
今年6月,BuzzFeed網站主編Mark Schoofs向讀者公開了記者Ryan Broderick的抄襲行為。Schoofs表示,目前已經識別出了11篇“不符合編輯標準”的文章。隨后,Broderick遭到了解雇。
這并不是BuzzFeed同抄襲的第一次戰斗。在2016年,當Benny Johnson被發現至少抄襲了40篇文章后,他也遭到了解雇。
對媒體而言,公信力和專業力就是一切。記者的抄襲行為不僅會給個人蒙羞,也會給媒體信譽帶來嚴重打擊。這也是為何許多媒體機構面對抄襲剽竊,常常會視而不見甚至加以掩蓋。但近年來,BuzzFeed對抄襲的嚴厲打擊,為其在嚴肅新聞界贏得了聲譽。
不過,在2016年的這個案例中,Benny Johnson被辭退后又快速在媒體業找到了新工作,盡管他此后再次因為違反道德規范而被停職辭退,但據稱他目前仍在行業內。
2012年8月10日,《時代》周刊專欄作家、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主持人札卡利亞(Fareed Zakaria)承認其專欄文章抄襲了《紐約客》上的一篇文章,遭到了《時代》和CNN兩方的停職處分。消息一出,這位曾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明星瞬間被“粉絲”拋棄。但由于后續調查中沒有發現其他違規行為,在調查結果公開后其又重返報社。
2009年,時任《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的Dowd被指控抄襲了某網站的一篇帖子。盡管涉及抄襲爭議的內容非常少,并且Dowd自辯這些內容是朋友轉述給自己的,他并不知情,但由于Dowd曾報道過總統候選人Joe Biden的抄襲案,并導致后者直接退出競選,這一抄襲丑聞得到了廣泛關注。
但在登出道歉信并接受編輯部公開批評后,目前,Dowd仍在為《紐約時報》撰稿。對于像Dowd這樣的知名記者而言,孤立的、偶發的的抄襲丑聞可能只是其從業經歷里的一朵小浪花,遠不足以掀翻職業生涯。
上文提到的《紐約時報》明星記者Jayson Blair,在03年抄襲丑聞爆發后,離開了媒體行業。據稱,他目前從事客戶咨詢工作,并且干得有聲有色。
簡單追蹤這些抄襲者后來的人生軌跡,可以發現,抄襲對記者的影響,取決于抄襲的嚴重程度、記者已有的聲譽和社會地位、丑聞造成的社會影響等。在丑聞發生后,這些當事人的人生際遇也各有不同,有些徹底轉行,有些則等待事態緩和重操舊業。
從這些知名案例中似乎也可以窺見,整個行業對于發生在內容創作領域的抄襲事件的寬容度總體是比較高的,標準是相對模糊的,懲罰方式更是因人而異的。換言之,抄襲的確會是職業生涯中的一個污點,但對于抄襲者繼續從事這一職業的影響,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大。
有人說,抄襲、洗稿是內容創作行業的“頭等大罪”,但很悲哀的是,說這種話的人一直在被現實“打臉”。
時至今日,內容作品有了日益多樣的載體形式,也面臨著更為復雜的版權保護漏洞。針對抄襲的處罰正日益嚴格,個人因抄襲而面臨的潛在損失不斷增大,但是與此同時,抄襲工具、打抄襲擦邊球的方式也在不斷升級。再考慮到行業對于抄襲行為理解的差異和懲罰的不確定性,這些歷史的、現實的原因相互交錯,抄襲這個頑疾,依然在隱秘的角落里野蠻生長著。
1.https://www.poynter.org/reporting-editing/2012/the-4-types-of-serial-plagiarists-in-journalism/
2.https://www.plagiarismtoday.com/2012/08/21/5-famous-plagiarists-where-are-they-now/
3.https://www.poynter.org/reporting-editing/2012/the-4-types-of-serial-plagiarists-in-journalism/
4.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6520708_The_Root_of_Journalistic_Plagiarism_Contested_Attribution_Beliefs
5.https://www.plagiarismtoday.com/2020/07/09/why-do-students-commit-plagiarism/
6.https://www.plagiarismtoday.com/2020/08/06/plagiarism-vs-independent-creation/
7.https://www.plagiarismtoday.com/2020/10/14/the-three-types-of-plagiarism-analyses/
8.https://www.plagiarismtoday.com/2020/06/29/buzzfeed-and-the-perils-of-fighting-plagiarism/
9.https://www.plagiarismtoday.com/2012/08/21/5-famous-plagiarists-where-are-they-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