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海徐匯區教育局與騰訊教育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依托騰訊在云計算、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領域的優勢,共同建設國家級教育信息化實驗區。雙方計劃在未來3年里,打造100間支撐課堂轉型的智慧教室,培育1000名信息化助推課堂轉型的先進教師。
(徐匯區教育局與騰訊教育簽署合作協議)
上海市教委總督學平輝,徐匯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秦麗萍,上海市教委教學研究室主任王洋,上海市教委信息化工作處處長李海偉,徐匯區教育局局長王彤,騰訊公司副總裁、華東總部總經理張立軍,騰訊云副總裁、騰訊教育副總裁付曼青,騰訊智能平臺產品副總裁、騰訊教育副總裁李學朝等出席并見證了本次簽約。
(徐匯區教育局與騰訊教育簽約協議合影)
打造新型教與學模式 助力國家級教育信息化實驗區建設
徐匯區是上海的教育重鎮,也是全國的教育高地。在5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匯聚了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18所全國一流的高等院校,以及186所基礎教育學校。今年8月,徐匯區被教育部列入國家“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
徐匯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秦麗萍介紹,徐匯教育一直走在教育信息化領域改革發展的前沿。目前,徐匯根據實驗區的各項要求,結合自身教育實際,形成了由教學支撐、評價、資源三大體系組成的實施方案。同時,徐匯區政府也將提供資金、政策、人才方面的支持,助力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希望在市教委和各部門的支持下,在騰訊等專業企業的幫助下,徐匯國家級教育信息化實驗區能夠辦出特色、辦出成效,成為全市信息化助推教育改革的新標桿。”秦麗萍表示。
按照實驗區建設方案,徐匯教育局聯手騰訊教育、華東師范大學兩大戰略合作伙伴,將圍繞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踐深度融合,實施國家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創建融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智能化課程教學支持環境,創設符合學生認知、激發學習興趣、支持知識建構過程、促進思維發展的課堂,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學校育人模式轉型和區域內學校共同發展,引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在3年時間里,徐匯區計劃形成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評估標準、課堂轉型優質課評價標準2個評估標準,打造5所教育信息化應用標桿校,10個課堂轉型典型應用場景,100間支撐課堂轉型的智慧教室,100節課堂轉型優質課,培育1000名信息化助推課堂轉型的先進教師,最終形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課堂教學模式。
(騰訊云副總裁、騰訊教育副總裁付曼青)
騰訊云副總裁、騰訊教育副總裁付曼青表示:“與徐匯區教育局達成的戰略合作,將是騰訊在上海的教育信息化合作新的里程碑。騰訊將做好教育行業智慧化升級的數字化助手,圍繞徐匯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建設,以課程標準分解與轉化、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為支點,以信息技術、數據驅動、智能平臺為杠桿,做好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頂層設計,深入探索融合信息技術的教與學模式改革。”
加速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 探索教育信息化的“徐匯經驗”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教育信息化領域開展多種形式的業務合作,推動云計算、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深度運用,推進智慧教育在徐匯區教育管理與教育教學中融合創新發展,建設教育智能化數據平臺、互聯網個性化學習模式與平臺、AI輔助教育教學應用和內容產品等。
付曼青透露,合作將按照三期建設方案,分步實施,持續投入。通過打造教育信息化應用標桿校,固化課堂轉型典型應用場景,建設支撐課堂轉型的智慧教室,推出優質“融合”課,幫助徐匯區最終建立個性化的學生數字畫像,創新學生多元化評價體系,實現“因材施教”的創新系統應用。
據了解,首批合作的項目校包括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學、上海市位育中學、上海市第二中學、上海市徐匯中學、上海市徐匯區教育學院附屬中學、上海市紫陽中學、上海市南洋初級中學、上海市徐匯區高安路第一小學、上海市徐匯區匯師小學、上海市徐匯區上海小學、上海市徐匯區園南小學、復旦大學附屬徐匯實驗學校等共12所學校。
依托騰訊領先的技術和平臺優勢,騰訊教育一直致力于推動教育行業信息化、智能化升級。接下來,騰訊教育將與徐匯區教育局緊密攜手,加速智慧教育建設,加快推動教育智能化數據平臺、互聯網個性化學習模式與平臺、AI輔助教育教學應用和內容產品等項目的落地,為上海的教育信息化探索,也為全國的教育改革提供“徐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