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于1854年的《瓦爾登湖》至今風靡全球,它的作者梭羅說: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上百年后1989上映的電影《死亡詩社》里的文學老師基汀對學生們大喊:別陷入這種境地,沖出來。他的學生在山洞里探討詩歌和人生,擊節而歌。
把承載思想的文字大聲讀出來,讓文字的聲音穿破喧囂和嘈雜,思想直抵靈魂深處,這或許是現代社會在安靜中沉默焦慮的一種救贖。國內最大的圖書電商當當,在21周年來臨之際,發起一場口號為“把書讀出來”的“我是領讀者”活動。在雙11消費欲望的頂峰,釋放出別樣的聲音。
21位大咖出鏡獨白:把書讀出來
11月1日,當當官方發起一則大咖云集的視頻,歷史學家閻崇年、育兒暢銷書作家大J小D、著名作家麥家、青年作家張皓宸、漫畫式科普開創者陳磊、央視主持人尼格買提、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陳勇等21位知名作家、著作者回歸教室,在當當21周年之際向讀者傳達他們共同的心聲——把書讀出來。
“把書讀出來,讓文字有生命,讓生命有力量。”作家劉同和漫畫家白茶不約而同發出呼喚。 “讀書不是一個儀式,而是一次改變。” 著名作家麥家因為讀書改變了命運。“把書讀出來,和更多的人共鳴。”“把書讀出來,抬高聲響,沉淀自己。”知名主持人敬一丹和當代文學大家馮驥才一個向外一個向內。
“我們總希望孩子愛讀、會讀、享受閱讀。但往往忘了自己也可以。把書讀出來。”“讀書聲是對自己更好的鼓舞。不要感到羞怯,在大聲的朗讀書中,你會遇到更好的自己。”還有來自同為媽媽的育兒暢銷書作家小J大D和親子教育專家王小騫的細膩視角。
“把書讀出來,縱使再微小的聲音,縱使無人響應,縱使它是這個浮華年代的微不足道。” 被稱為“微博上最會講故事的人”的張嘉佳,道出了這個時代閱讀的微光。越是浮躁的年代,閱讀的價值更值得被推崇。
告別碎片化,讓書聲成為新潮流
近年來,基于手機屏幕的碎片化閱讀,開始逐漸代替書本閱讀,成為主流的閱讀方式。隨意切換的閱讀內容,方便且快捷,帶給人閱讀豐富性和知識容量巨大、進而收獲巨大的“假象”。實際上,碎片化閱讀很難達到“深層閱讀”,就像往平靜的湖面扔進許多顆小石子,微弱的漣漪轉瞬即逝。
"碎片化的時代,閱歷和判斷比以往更重要。持續的、獨立的深度閱讀思考理解,才能對信息進行消化和積累,才能轉化成認知能力、判斷能力,提升我們的行動力和領悟力。"當當相關負責人表示。
讓讀者把買回家的書讀起來,一直是當當近幾年的關注重點。賦予文字以聲音,讓閱讀從無聲變為有聲,此時,文字變得更有分量,閱讀者也仿佛打開了深度思考的開關,走進書中,品位作者的思想,不懂之處再讀一讀,精妙之處反復吟誦,別有一番趣味。
相比一眾商家大聲疾呼“買買買”的簡單粗暴,當當的雙11,更有點像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引導人們去讀書、讀好書,不得不說是雙十一的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