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weiquanqishi(ID:weiquanqishi),作者:維權騎士的小刀,授權轉載發布。
2020年第三季度,電影院有序復工、各大旅游景區進一步開放,我國抗疫形勢良好,整體進入后疫情時代,然而長達半年的抗疫反應到內容生態上則開始折射出一些更為深遠持久的影響。
當人們對科技、財經等熱門內容領域關注度下降之時,哪些內容領域正在成為新的焦點?當微信、微博視頻號瘋狂收割用戶的背后,視頻內容創作者的原創盜版之爭悄然興起,又該如何“鑒別”侵權?
本期版權報告亮點
1、受疫情影響,人們對就業、擇業的關注程度明顯高漲。內容總產量排在第21名的職場領域內容,傳播次數卻是最高。職場領域內容傳播次數首次登頂,平均每篇職場類內容傳播次數可以達到1.5次。
2、互聯網內容生態由圖文向視頻升級,視頻創作者創作內容時也開始重視版權問題。在第三季度所有有效登記版權的作品類型中,視頻類作品的登記數量反超文字類作品位居榜首,占總體登記量的30.0%。
3、創作門檻越高的領域被侵權越嚴重。房產、汽車和體育領域平均每位被侵權的作者,被侵權的內容數量達到44.6、42.0、33.0篇。相當于在每月發布的內容中,以上三個領域被侵權的作者平均都有10篇以上的內容被侵權。
4、多個平臺付費內容侵權量有明顯增幅,根據數據統計,百度貼吧的付費內容侵權量同比已經增加了452.7%。第三季度付費內容侵權線索總量達到了103021條,相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26.8%。
5、學術類、閱讀類、資料分享類平臺的版權治理周期相對來說較長。知網空間的版權治理周期達到了25.01天,人人文庫、百度文庫等版權治理周期也要15天左右。咪咕閱讀、百度閱讀等版權治理周期則在15-25天左右。
6、做短視頻營收的人群中,收入在1000-2000元的創作者占比是最高的,達到23.79%,而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只有6個人,占比1.93%,只有2.57%的內容創作者每月能接到10條以上的廣告。
7、數據表明,70%以上的視頻被侵權發生時間集中在一周以內,有93.57%的視頻創作者出于各種原因基本不了解各個視頻平臺的版權保護措施。
本期報告由維權騎士、鯨版權根據公開數據以及自身獨立的數據監測,以維權騎士、鯨版權的大量內容原創作者、文娛內容企業客戶,以及海量版權監測數據及騎士版權聯盟成員平臺的內部版權治理脫敏數據為主要依據,觀察新媒體、在線教育、內容付費、設計創意、影視動漫等領域版權環境的整體變化。旨在為各級版權局等主管單位、內容平臺提供內容行業版權保護與治理的數據支撐以及參考意見,為創作者和文娛內容企業提供運營建議,推動內容產業良性可持續發展。
內容生態
職場領域內容傳播次數首次最高
今年第三季度,內容創作者們共創作了1036813篇內容,同比減少8.7%,環比減少21%。其中,娛樂、社會、體育領域的內容產量較高,分別達到了41150篇、34236篇、27590篇。
根據數據統計,未按照領域分類的情況下,2020年第三季度平均每篇內容的傳播次數是0.25次,比上一季度環比提升了67%。
值得一提的是,細分領域后,內容總產量排在第21名的職場領域內容,傳播次數卻是此次統計的所有內容領域中最高的,平均每篇職場類內容傳播次數可以達到1.5次。
這也是職場領域內容傳播次數首次登頂,可以看出,受到疫情影響,群眾對就業擇業的關注度正在持續提升。
此外,受體育賽事取消、體育版權市場持續降溫影響,上半年平均傳播次數較高的體育領域內容,第三季度傳播次數有所降低,從上半年平均每篇內容傳播0.79次,降低到了每篇內容傳播0.35次。
且數據顯示,往年較為受到群眾關注的財經、科技等垂直類領域內容,受疫情影響,自今年開年以來,傳播次數一直表現不佳。
群體性觀影行為同比下降6%
7月16日,國家電影局官網發布了《國家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通知中指出,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
然而,從整體來看,第三季度新影片上映數量較少,僅國產片占比就達到7成。7、8兩個月中國電影市場整體表現均不如去年,票房數據分別為2.2億元(20日復工,7月僅11天有票房產出)、33.8億元。
從9月開始,影院復蘇腳步加快,與去年同期票房基本持平。超過5000萬人次將復工后第一張電影票貢獻給了《八佰》;《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緊隨其后,吸引了1000萬人次以上的首次購票。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影響,群體性觀影行為(單次購票三張以上),比例較2019年下降了近6%。
院線逐漸重回正軌,各大網絡視頻平臺也開始長遠布局短劇市場。
愛奇藝和優酷此前上線的迷霧劇場和懸疑劇場開始后續發力。據網絡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上線的劇已經超過130部,其中,40集以內的劇集43部,30集以內的劇集就有29部,短劇占比達到67.4%。
以愛奇藝為例,截至第三季度,今年愛奇藝上線自制劇25部,其中11部自制劇均在30集以內。愛奇藝主打的迷霧劇場通過超前點播及品牌營銷雙向運營,為短劇盈利開辟了新模式。以往由電視臺向制作公司購買內容的to B模式逐漸發展成會員付費后分賬的to C模式。
視頻類作品版權登記數量反超文字類作品
數據顯示,在第三季度所有有效登記版權的作品類型中,視頻類作品的登記數量位居榜首,占總體登記量的30.0%,口述作品及美術作品緊隨其后,分別占到27.8%和23.1%,文字類作品的登記量最少,占登記量的17%左右。
需要關注到的是,與去年同期相比,視頻類作品的登記數量有顯著增加,總體登記數量幾乎是去年同一時期的三倍。這也符合價值規律,相較文字、圖片而言,視頻的版權價值往往更高一些。
相反,文字類作品的版權登記數量相較去年有所減少。這主要是由于互聯網內容生態正從圖文向視頻升級,大量圖文創作者開始謀求轉型。
繼抖音、快手、微視等短視頻平臺爆火之后,今年微信、微博高調推出視頻號,優質視頻創作者再次成為各大平臺的爭奪對象。
版權監測
房產、軍事、體育領域被侵權更嚴重
相較2019年同期,今年第三季度內容被侵權情況有所好轉。
被侵權內容(即被侵權的原文)總量從去年第三季度的237009篇降低到了今年第三季度的153308篇,同比減少35.3%;不過,從被侵權作者的占比達34.6%來看,作者被侵權的現象還是比較普遍,創作者仍然需要繼續提升自我版權意識。
其中,在被侵權作者當中,娛樂、文化、情感等領域的作者是被侵權數量最多的,分別占到被侵權作者總量的11.7%、9.9%、9.2%。
但是,從各個領域內部被侵權占比情況來看,房產、軍事、體育、汽車、科技等有一定創作門檻的領域作者被侵權情況更為嚴重。房產領域被侵權作者數量占該領域總作者數量的36.8%,軍事、體育、汽車、科技緊跟其后,分別達到32.0%、30.6%、27.7%、27.6%。
且從創作的內容來進行數據分析,房產、汽車和體育領域平均每位被侵權的作者,被侵權的內容數量達到44.6、42.0、33.0篇。這就相當于在每月發布的內容中,這三個領域被侵權的作者平均都有10篇以上的內容被侵權。
個別平臺內容疑似侵權量不減反升
統計各個平臺的侵權內容情況發現,2020年第三季度,微信公眾平臺依然是侵權發生量最多的平臺,內容疑似侵權量超過8萬次,緊隨其后的搜狐號、百家號也都在兩萬次以上。
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不少平臺的內容疑似侵權量都有了明顯減少。其中知乎、豆瓣、網易號、頭條號的降幅較大,同比降低了96.6%、89.6%、88.7%、86.4%。但是,需要看到的是,整體情況良好的背景下,也有個別平臺內容疑似侵權量不減反增,應該引起及時重視和調整。
此外,計算各個平臺的被侵權發生率發現,與上半年報告數據呈現的趨勢基本一致,大魚號、百家號、虎撲依然是被侵權發生率最高的三個平臺。其中,虎撲的被侵權發生率有明顯增幅,從上半年的平均47.1%上升到68.6%。
付費內容同比增幅達126.8%
由于開年的疫情影響,2020年在線教育及知識付費受到了較高關注。與此同時,付費內容的侵權量也有顯著增加,第三季度單季度侵權線索就達到了103021條,相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26.8%。
且對數據進行分析后,發現多個平臺的付費內容侵權量都有非常明顯的變化。侵權量增長的平臺就有8個之多,諸如搜狐網、搜狐視頻等平臺雖然侵權量不多,但同比分別增加了314.1%、182.2%,增速較快,應該在前期就及時引起重視,以防后期侵權量激增難以應對。
根據數據統計,百度貼吧的付費內容侵權量同比已經增加了452.7%,付費內容侵權量增長較快。
不過,將統計的多個平臺進行分類后發現,付費內容侵權量一向較高的電商平臺如淘寶、轉轉,以及百度網盤侵權情況反而有一定程度的好轉。目前來看,直接在交易平臺進行付費內容的交易情況在減少,以貼吧單獨開帖進而引流到微信,開展私密交易的現象更為隱蔽,其發生率卻在提升。
版權治理
過半平臺版權治理率在90%以上
從整體情況來看,第三季度多數平臺的版權治理情況良好,在報告統計的33個平臺中,有超過一半的平臺版權治理率在90%以上。
視頻平臺的版權治理率一如既往保持了較高的水準,自2019年第一季度以來連續七個季度,愛奇藝、優酷、bilibili及騰訊視頻版權治理率均在90%以上,youtobe和今日頭條更是成為今年第三季度唯二版權治理率百分百的平臺。
同樣,一向版權治理率較高的電商平臺,第三季度的版權治理率也表現優秀,數據都在95%以上。
不過,在多數平臺版權治理情況良好的整體背景下,相較去年同期,也有平臺版權治理率一落千丈。新浪博客、新浪看點和一點資訊去年同期版權治理率在90%以上,但今年開年以來表現不佳,第三季度版權治理情況相對較好的新浪博客版權治理率也才68.4%。
此外,天天快報、搜狐號、網易號版權治理率依然沒有好轉的跡象,版權治理率長期在20%以下。其中搜狐號內容侵權量達到32579條,但其維權成功量卻只有285條。而天天快報已經成了制約平臺版權治理率整體改善的“頑疾”,去年第三季度版權治理率已經低至33.1%,今年開年以來仍然持續下降,第三季度版權治理率僅19.3%。
學術、閱讀類平臺治理周期較長
在版權治理周期方面,與上半年相比,第三季度各個平臺的情況都有所改善。上半年版權治理周期最長的微信公眾平臺從版權治理周期平均20.2天,縮短到了4.2天,版權治理效率有明顯提升。同樣版權治理周期有大幅縮短的還有微博,從上半年的11.6天縮短到2.6天。
需要引起重視的是,根據數據顯示,學術類平臺、資料分享類平臺的版權治理周期,以及閱讀類平臺的版權治理周期,相對來說較長。知網空間的版權治理周期達到了25.01天,人人文庫、百度文庫等版權治理周期也要15天左右。一些近兩年較受歡迎的閱讀平臺如咪咕閱讀、百度閱讀、掌閱等版權治理周期也基本較長,在15-25天左右。
部分資料分享類平臺流程耗時長
為什么有些平臺的版權治理周期會較長?在這一點上,不同平臺采取的不同的版權治理流程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
根據騎士調研,目前很多資料分享類、在線文檔交流類的平臺,版權治理流程相對滯后。在視頻平臺、電商平臺版權治理普遍推進線上標準化流程的背景下,部分資料分享類、在線文檔交流類的平臺治理流程依然是非標準化。
其中,豆丁的版權治理流程主要依靠線下舉報,線上舉報則是通過文檔信息邊上的舉報按鈕,但線上舉報按鈕是一鍵舉報,舉報信息不全,而線下舉報是通過郵寄材料,耗時又較長;百度文庫雖然采取了線上舉報流程,但是舉報流程的引導信息非常模糊,且缺少一些證明資料的提交要求;道客巴巴的投訴渠道是最多的,包括微信、QQ、電話及公眾號、網頁等舉報通道,但是其對舉報通道的露出較為隱蔽,首頁找不到侵權處理的入口,且文檔也沒有單獨對應的線上舉報按鈕。
相對來說,360doc的版權治理是最科學化的,采用線上+線下雙通道,且線上舉報的流程引導是標準化的,其舉報資料的內容上傳有清晰的劃分,與視頻平臺的舉報流程設置相似。因此,也可以看到,在版權治理周期上,360doc是同類平臺中表現較好的,一般2.30天就能治理完畢。
短視頻版權
23%左右的視頻創作者收益在1000-2000元
隨著越來越多的內容創作者轉型開始做視頻,視頻版權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維權騎士對位于17個省份的311名內容創作者進行了相關問卷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分別是抖音、快手、B站、微視,在此次隨機抽樣調查的內容創作者中分別占到了61.09%、33.76%、27.97%、26.37%。
其中,有65.59%的視頻內容創作者是出于個人愛好進行短視頻創作,25.72%創作者創作的視頻隸屬于企業,還有8.68%的創作者與MCN機構簽約。
然而,相較于大量涌入短視頻領域的內容創作者數量,短視頻內容變現的情況顯得不如預期般樂觀。
調查結果顯示,有將近一半的受訪者做短視頻不接廣告、不做營收。但是在另外一半做短視頻營收的人群中,收入在1000-2000元的創作者占比是最高的,達到23.79%,而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只有6個人,占比1.93%,只有2.57%的內容創作者每月能接到10條以上的廣告。
超90%的創作者不了解平臺版權保護措施
一般情況下,版權保護動作流程至少要包括以下5個環節:證明作品權屬的確權環節;發現侵權線索的監控環節;判定作品是否被侵權的校驗環節;針對侵權線索的取證固證環節;實施作品維權的落地環節。
然而,在視頻領域,由于海量視頻內容的充斥,發現視頻侵權的初始環節就非常困難。調查結果顯示,僅19.61%的創作者曾經發現自己的內容被侵權并有確鑿證據,有34.41%的創作者雖然沒有發現內容被侵權,但認為自己的視頻內容在其未知的情況下被侵權。
其中,發現視頻被侵權后有67.85%的創作者都會選擇維權,但數據表明,有93.57%的創作者出于各種原因基本不了解各個平臺的版權保護措施。
在侵權平臺方面,抖音、快手、微視由于用戶體量較大等多方面原因,侵權情況較為嚴重,45.34%的創作者表示曾發現被抖音賬號侵權,35.05%的創作者表示曾發現被快手賬號侵權,24.44%的創作者表示曾發現被微視賬號侵權。在這一點上,同樣用戶體量不小的B站表現相對良好,僅9.97%的創作者曾發現被B站賬號侵權。
70%以上視頻侵權發生在一周內
數據顯示,視頻被侵權的發生時間集中在一周以內,有23.79%的視頻創作者發現自己的內容在24小時以內就被侵權,有26.05%的創作者發現內容在3天內被侵權,一周以內就發生的侵權體量占據調查對象的77.17%。間隔如此短暫的侵權發生對原創內容帶來更沉重的打擊,也從側面反映出視頻內容侵權亂象。
侵權如此猖狂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視頻內容的版權保護開展較為困難。根據調查結果,有39.5%的創作者認為跨平臺搬運、抄襲視頻是維權難的主要原因,不同平臺的不同機制導致侵權行為難以追責。也有29.2%的創作者認為是形式變換導致侵權內容難以被監測和發現,其中有30.87%的創作者曾發現自己的視頻內容被二次處理成音頻導致侵權。
事實上,視頻版權的保護也并非毫無對策。
今年7月,維權騎士正式上線短視頻監測板塊,該板塊通過強大的內容指紋識別技術,針對當下主流的短視頻發布平臺抖音和快手,精準判定侵權線索,實時同步線索列表。
開啟短視頻監測后,視頻原創作者可以通過上傳內容開啟視頻版權保護。
短視頻監測中一條視頻的監測周期為30天。基于短視頻內容作品傳播曲線,維權騎士可以準確監測短視頻侵權情況,針對每一條線索搭建一個為期30天的侵權監測工作臺,確保不錯過每一條侵權線索。現在通過維權騎士官網綁定信息即可開啟監測服務。
公眾號后臺回復版權報告即可獲得完整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