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人工智能這一“風口”,卻甚少在公眾面前主動展示自己,被視作低調的“實干家”,這家企業便是寒武紀。在登陸科創板之前,寒武紀很少在大眾面前曝光,只是一味的埋頭鉆研技術。
但在行業中,由于產品過硬,談及AI芯片必然要提及寒武紀。不少業內人士戲稱,正如其名字是地質紀元上的開創意味,寒武紀是國內AI芯片的拓荒者。
于資本市場而言,寒武紀上市意味著科創板注冊制對于“優秀企業”的評判標準走向多元化,意味著創新物種開始在國內資本市場生根發芽。于寒武紀而言,上市不是目的,而是走向公眾的手段,有益于遠大目標的實現,從而吸引更多人才的加盟——毫無疑問,創新型企業走向星辰大海最重要的資本之一就是人才。
人才一直是寒武紀最關心的,寒武紀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吸引芯片行業最優秀的人才,以此來保證、持續夯實寒武紀的技術壁壘。
公開資料顯示,寒武紀的核心研發人員多畢業于著名高校或科研院所,擁有計算機、微電子等相關專業的學歷背景,多名骨干成員擁有知名半導體公司多年的工作經歷。目前,寒武紀共有研發人員680名,占總員工的79.25%,碩士及以上的人員占比超過60%。
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寒武紀底蘊深厚。據券商研報介紹,寒武紀是目前國際上少數幾家全面系統掌握了智能芯片及其基礎系統軟件研發和產品化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同時,寒武紀憑借領先的核心技術,較早實現了多項技術的產品化,專門設計的通用型智能芯片架構已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此外,在知識產權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累計申請的專利為1929項,按照專利地域可分為:境內專利申請1361項,境外專利申請430項,PCT專利申請138項;按照專利類型可分為:發明專利申請1882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23項,外觀專利申請24項。此外,公司還新獲得了軟件著作權6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2項。
與此同時,寒武紀還率先提出了“AI+IDC”的產業融合概念,基于公司產品矩陣中的重點業務產品——智能計算集群業務,將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于數據中心,引領產業與標準的融合。
為了應對巨頭帶來的巨大壓力,在這項業務中,寒武紀也走出了與之不一樣的差異化發展道路。
不同于華為海思采用的類似于蘋果理念的垂直整合生態策略,寒武紀的定位是獨立、中立的芯片公司,企業走的是安卓路線,只做基礎系統軟件,做獨立芯片公司,不做應用層,避免與自身的芯片客戶發生競爭,讓底層芯片與系統軟件都充分服務客戶和開發者,這也是企業吸引許多客戶的一大重要因素。
事實證明,這一業務也成為了寒武紀2019年收入的最主要來源。數據顯示,2019年,寒武紀智能計算集群系統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9,618.15萬元,占比高達66.72%。
新業務從產品化到商業化的進展,不僅使得寒武紀降低了產品業務單一以及大客戶依賴的風險,同時云邊端以及軟件等多元化的營收結構或能讓寒武紀可以擁有更多的客戶群和業務靈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