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日)今年伊始,知識管理平臺印象筆記推出了全新的內容平臺“印象識堂”,以“拒絕喧囂,安靜讀寫”為價值主張,鼓勵一切有志于創作、分享優質內容的作者入住,發布隨筆心得或專業知識,與印象筆記一同打造中文領域最具影響力的高價值信息平臺。
經過近9個月的運營和發展,“印象識堂”目前已經擁有了超過10萬位原創作者入住,累計發布了近30萬篇原創內容,被400多萬位印象筆記用戶閱讀和保存。“印象識堂”正在成為各領域內容創作者探討熱點、交流觀點的優質內容平臺,是印象筆記用戶傳遞、分享值得保存的常識、知識和見識的不二之選。
在2020年,如何面對瞬息萬變的全球局勢和充滿不確定性的社會環境,一直是“印象識堂”用戶討論的焦點話題。順應用戶所思所想,“印象筆記”召集各領域有所建樹的專家學者一起為受眾答疑解惑,幫助受眾在不確定性中建立起相對確定的安全感。
11月1日,印象筆記首場“識堂開講”線下活動在北京舉行,著名學者、作家、詩人劉瑜,經濟學家、國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長 劉勝軍,科特勒咨詢集團(KMG)中國區管理合伙人 王賽,搜狐網、一點資訊前總編輯 吳晨光,各色科技創始人CEO 郭婷婷出席活動,并圍繞“不確定時代的生存法則”這一主題,分別從教育、經濟、商業邏輯、突發事件應對、心理建設等角度展開深度探討和解答。
現任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系副教授的劉瑜老師,在談論不確定時代的教育價值時,貢獻了許多發人深省的觀點。她指出,現代社會的不確定性未必是壞事,有些機遇正是在不確定性中產生的,但同時不確定性也令教育陷入了“軍備競賽”的惡性競爭模式。身為一位母親,同時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劉瑜對待教育的態度卻十分“另類”,她認為教育是引導每個人發現自我,而非逃避自我。她眼中正確的教育觀是,不是非要把一棵小草培養成一顆參天大樹,而是要培養成一顆優秀的、健康的小草。
“想告訴年輕人兩句話,第一句話是認識自我,第二句話是接納自我,這不僅是為了讓年輕人過得開心,而是我相信一個社會里,如果每個人都各美其美,這個社會一定是充滿生機的。”劉瑜老師說。
劉瑜:《不確定的時代 教育的價值》
經濟學家劉勝軍老師則從宏觀角度出發,帶領觀眾運用大歷史觀和政治經濟學視野來看待當今中國乃至世界的經濟發展。劉勝軍老師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到,當今世界秩序正在迎來重構,這是百年難遇的重大歷史時刻,文明的沖突、社會的動蕩和變革仍在繼續。對于個人而言,我們首先要理解并接受這些不確定性,并注重培養自身用大歷史觀看天下,堅持政治經濟學視野看問題的能力。同時,劉勝軍老師也鼓勵大家相信:“中國經濟的下半場依然是非常精彩的,也是值得期待的。”
劉勝軍:《在不確定的時代 尋路中國經濟》
對于創業者來說,不確定性是個永恒的話題。各色科技創始人CEO 郭婷婷老師現場科普了“現在的你+自主行動-慣性行動=更好的你”的科學有效的心理調節公式,希望能幫身處不確定時代的人們減輕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同樣有過創業經歷的資深媒體人吳晨光老師,則分享了在以往工作中處理重大突發事件所留下的寶貴經驗:時刻做好充足的準備,用足夠的耐心去面對波折,同時積極處理好眼前的事務,在不確定中迎接令人驚喜的轉機和成果,把遭遇戰打成陣地戰。
郭婷婷:《如何用心理學工具 應對不確定的世界》
吳晨光:《不確定的時代,如何把遭遇戰打成陣地戰》
此外,科特勒咨詢集團(KMG)中國區管理合伙人王賽老師將多年的商業咨詢顧問經驗精準匯總,帶來了一堂深入淺出的商業邏輯實踐課程,現場觀眾收獲頗豐。
王賽:《如何運用邏輯思考 洞察商業真相》
印象筆記董事長兼CEO唐毅及公司高管團隊全程參與了此次“識堂開講”活動,并在活動結束后,與到場的印象識堂作者、印象大使們進行了深入交流,積極聽取了用戶們對印象筆記、印象識堂的產品功能、內容設置等方面的建議。
印象筆記董事長兼CEO 唐毅
在與用戶交流中唐毅表示,未來,印象筆記將有更多的技術創新服務于印象筆記用戶和印象識堂的作者,幫助大家構建與完善個人知識體系,讓更多真知灼見在“第二大腦”之間流動起來。同時,“識堂開講”將持續舉辦,邀請更多學者、達人為我們帶來基于常識的人性表達,基于知識的科學分享,基于見識的深度追問與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