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近日,蘋果和華為相繼發布了基于5納米制程工藝的商用芯片,作為全球首批5nm手機芯片產品,兩者在紙面數據上差距幾何?在最貼近用戶使用場景下,哪款產品表現更好?
紙面數據對比
我們先來看一下兩款產品的具體配置。
麒麟9000是業界首款5nm SoC,內置巴龍5000調制解調器,產品集成153億個晶體管。
CPU部分,麒麟9000采用八核心設計,包括一個3.13GHz Cortex-A77大核心、三個2.54GHz Cortex-A77中核心、四個2.05GHz Cortex-A55小核心。頻率達到3130兆赫。
GPU部分,麒麟9000集成24核心的Mali-G78。
AI部分,麒麟9000集成兩個大核、一個微內核
蘋果A14采用5nm 工藝,集成118億晶體管。
CPU方面,蘋果A14采用6核心設計,包括兩個3.1 GHz Lightning,4個1.8 GHz Thunder。頻率達到3100兆赫。
GPU部分,蘋果A14集成4核心自研GPU。
AI部分,蘋果A14集成16核NPU,可實現每秒11萬次的神經網絡運算。
總結來看,CPU方面,麒麟9000沒有采用最新的A78架構(可能與制裁有關),在大中小核有一定程度的提頻,配合先進的5nm制程,在官方給出的跑分數據中超越高通865,躍居安卓陣營榜首。GPU方面,華為這次下足了功夫,Mali G78架構下將GPU規格堆滿,官方宣稱能效比驍龍865+強50%。
蘋果A14麒麟9000集成24核心GPU 跑分數據略低于蘋果A144核心GPU,也從側面說明,蘋果A14內核更少,單核性能更好,這也是目前麒麟9000和A14的最大差距.
此外,A14+外掛高通X55實現了毫米波頻段,麒麟5nmSoC平臺不支持毫米波,毫米波在芯片設計環節中的難點可想而知,不清楚華為5nmSoC平臺后期是不是可以開放毫米波功能。
實際體驗對比
去年11月1日,三大運營商正式推出5G商用套餐,標志著中國正式進入5G時代。截至目前,我國5G基站已達69萬座,終端連接數達1.6億。
在實際的用戶體驗中,手機芯片設計固然重要,但還需要考慮天線設計、天線智能選擇和信道測量,以及基站、現網協議匹配能力。
TechWeb在同樣位置,同樣運營商(中國移動),同樣套餐(128元暢享套餐,限速500Mbps)的情況下對華為Mate40和蘋果iPhone12進行5G網絡測試,結果顯示,搭載麒麟9000芯片的華為Mate40下載速度輕松達到484Mbps,接近滿速,而iPhone12僅為130Mbps左右,且信號波動較為明顯。